这个“公益”活动让广告圈炸了锅

 

刚刚迈入2017年,一封“白发家书”广告就刷屏了我们的朋友圈,并一举登上凤凰、网易、腾讯、财新网、人民政协网等各大头条。...

你可以认同,
也可以不认同,
崇拜或是诋毁,
但唯独,不能忽视,
因为重视一个问题,
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刚刚迈入2017年,一封“白发家书”广告就刷屏了我们的朋友圈,并一举登上凤凰、网易、腾讯、财新网、人民政协网等各大头条。



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新华网、新京报、扬子晚报、法制网等各大媒体官微做了报道。
随后,新华网、东方网、南方网、中国青年网、北京晨报、西安晚报、潇湘晨报等多家媒体为此发表了评论员文章,进行了深度解读。



截止1月6日,百度搜索“白发家书”相关消息近150万条。


元旦期间,76岁的陈庆兰、80岁的王强和72岁的李秀珠老人,带着三幅用白发绣成的“家书”现身苏州山塘街街头。“白发家书”的每一笔每一划,都是老人们亲手用自己平时收集来的白头发,一针一针耐心绣成,前前后后共花去了40多天
据了解,三位老人的子女长期在外,已经有好几年春节没有回家和父母团聚了。而这场白发刺绣展背后的生活家家居,一直倡导“爱与责任”的品牌理念,希望借此机会来警醒更多的中华儿女,家有一天会老去,会不在。呼吁大家春节回家和父母一起过年,别等家也老去。


围绕“白发家书”呼吁春节回家看望父母的问题,各路网友分属两大阵营,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不认同的人觉得白发广告苦情哀怨,逼迫子女回家过年,有道德绑架之嫌。



认同的人觉得白发广告呈现了父母老去的事实,号召对传统孝道的回归。



而此次“白发家书”事件对生活家的品牌是否有所帮助,有营销圈的人士跳出来指出,整个事件做下来,品牌也没有沾到什么光。



对此,我们也了解到品牌方生活家家居对此次事件的一些看法。

生活家运营副总裁赵阳

“白发家书”确实让生活家获得了很大的关注度,展出后苏州广电就联系到我们苏州分公司的同事,想要采访几位老人家,但因为老人家本身的原因拒绝了,在成都我们也有同事晚上听到交通广播里以发绣为引子做话题讨论,有人说这是生活家做的一次成功的营销,但又未尝不是一次情感的表达呢?生活家始终坚持“爱与责任”的理念,希望通过白发展等一系列的活动,呼吁游子们回家过年,真正的将爱传递下去。

生活家品牌总监何玉

继“白发装置艺术展”之后,“白发家书”引发的热议,让生活家品牌的知名度迅速提升,也让生活家成为很多人眼中“最有爱的品牌”,我想这是对生活家至高的夸奖。在未来,生活家将始终保持爱的温度,做良心家装,不负众望。

就在“白发家书”之前,生活家家居的另一个“白发装置艺术展”,同样也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迅速占领了首都新闻、凤凰新闻、新周刊、中国青年网、中国日报、光明网、中国网、第一财经等各大头条。


在北京展出的“别等家也老去”白发装置艺术展,总共征集了全国各地2061位父母的白发,装进瓶中组成了一个高达2.5米的“家”,每一个白发瓶上都贴着一句老人对儿女说的话。2061位老人,剪下2061束白发,用2061句心声,呼唤全中国的儿女过年回家,别等家也老去。













网友的评论同样是两极分化——
一方觉得父母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不应该太多干涉子女的选择。



一方觉得父母的白发呼唤非常具有打动力,戳中泪点,想要回家。
那么关于生活家家居用白发呼吁子女回家这件事,到底该怎么看?下面几位媒体评论员的观点,或许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启发。

来自《北京晨报》的“白发家书,期盼价值回归”

作者:郭元鹏

为人子女者,在看到了这样的“白发家书”之后,心情一定是难以平复的。可以想见的是,这三位老人的子女在这个即将到来的春节期间,回家大团圆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毕竟已经引起了舆论的关注。可是,如果只是被舆论逼着回家过年了,也不是完美的。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他们内心深处激发出的回家大团圆的愿望,而不是被外部力量所左右的“无奈回家看看”。我们总是忙碌的,我们总是辛苦的,我们总是会用生活所迫的理由为自己的不回家过春节打圆场。可是,我们是不是也该理解父母的心情?

来自《中国青年网》的“读懂‘白发家书’中无尽的乡愁”

作者:高亚洲

喘不过气的工作压力、逼仄的生活负担、情感上的空白、信仰上的缺失等,这些似乎都是可以想见的因素。这是一个庞大群体的焦虑,这种群体性焦虑,不仅仅是一个群体的情绪表达,所折射出乃是一个社会或者说时代背景下的问题表征。

从宏达叙事的层面说,这是一个时代的命题,这是一个社会在转型期必须面临的阵痛,需要公共政策的破解,给予他们公共关怀,让他们重拾乡愁的美好。而从个体的层面讲,时代的无力感,或许是抹之不去的痛感,但是,相较于此,回归到最朴素的情感需求,或许是更值得珍视的个体选择。

来自《东方网》的“‘白发绣家书’是对春节团圆的深情呼唤”

作者:郝冬梅

只是激发出了人们春节回家看看的热情,无疑也还是不够的。前几天,网络上就出现了一则新闻。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倡导“这个春节不回家”了。很多用工企业呼吁工人留在打工的城市。有的许诺给予红包,有的许诺给予奖励,有的许诺春节期间可以免费到景点游玩。总之,就是倡导工人放弃团圆的机会,支持企业的生产。在这种情况之下,仅仅是务工人员“想回家”也还是不够的。这需要企业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念。

对于企业而言,不仅不能倡导员工“春节不回家”,还应该积极压缩生产,做到能不开工就不开工,能少开工就少开工,鼓励一年没有回家的工人,都欢欢喜喜回家去过年。毕竟,春节的主题就是团圆,加班加点的事情还是少些再少些的好。有赚不完的钱,没有永远的生命等待。

来自《南方网》的“白发刺绣‘父母吟’针针刺谁心”,

作者:丁慎毅

白发刺绣“父母吟”,针针刺在儿女的心上。是的,我们做儿女的,有工作的压力,有生活的压力,我们总说“忙过这阵子就回家”,可是我们忙过了一阵又一阵,我们总是没有兑现回家看看父母的承诺。难道我们就真的没有一点时间?难道我们请几天假真的就会失业?子欲养而亲不待,老人们都七老八十的人了,我们还要拖到什么时候呢?

白发刺绣“父母吟”,针针似在督促,让子女所面临的问题,不再成为父母心头的重担,让年轻人所承受的压力,不再转嫁给老人。卸下年轻人肩头的重负,在住房、就业、子女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制度为年轻人“减负”,也就是为老年人各方面轻松而行“助力”。

白发刺绣“父母吟”,针针似在呼唤,让养老的步伐迈得快一些,让养老产业做的再大一些。这就需要重视养老制度设计,鼓励探索社区、互助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鼓励社会各方加大对养老产业的投入。

据悉,本次生活家“白发家书”和“白发装置艺术展”的幕后策划者均是创意热店上海天与空。天与空创作的“816不加班”、“给妈妈放假”、“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案例,都是从已有的社会问题切入,通过正能量的宣扬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了品牌价值。
2017,让我们一起回家过年。
别等家也老去。
加入创意广告分享交流群,
请联系管理员微信:creativemad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