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片看出工伤,才终于选出 2016 年的 17 部中外冷门杰作

 

2016世界影坛给我的印象并非很好,我没有看到一部让我猛然折服的五星佳作。佳作当然还是有,但要选出十部实在有些为难。...



文 | LOOK

选择2016年的十佳片单对我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因为一些身不由己的缘由,新片的观看范畴主要围绕于院线片展开——2016这一年观看的院线片真是前所未有的浩瀚,很多片子简直把我看成工伤,对于非院线新片我主要还是根据影片本身的名声选择,也就无暇去主动发掘冷门新人新作。

如此一来,2016世界影坛给我的印象并非很好,我没有看到一部让我猛然折服的五星佳作。佳作当然还是有,但要选出十部实在有些为难。

现在选出的十部电影,最后三部我是持保留意见的,这三部电影我都觉得存在一些缺陷,离我认为的佳作差一口气。但影片中饱含的优点着实也显示出作者非凡的创作实力。

另外从国别电影考虑的话,虽然长久以来我一直认为意大利人的电影创作实力、天分是毫无疑问最强悍的,但通过这几年的观察,我必须承认,法国电影人最近数年的创作能量、技巧水准,整体来说是全球第一。

意大利电影更多的是通过零星几部佳作的偶尔闪现,让人依稀能够追忆起她伟大的传统。今年的《德州见》便是这样一部电影。闲话少叙,以下为我的十大选择。

1.《青春的三段回忆》



由普鲁斯特、梅洛庞蒂(Merleau-Ponty)到福柯,法国作者对自我意识是如何形成也就是主体化的过程始终念兹在兹。

电影创作与其他媒介的创作一样,对法国导演来说同样是一种写作的方式,而影像写作之于作者的意义犹如一种精神诊断,内心世界的真相、心灵的秘密只有经过反复的解剖才能被洞悉。

德帕拉欣这部电影最耐人寻味的是来自结尾部分的启迪,表面上如流水一样挥霍的逝去青春,述说起来可能如流水账,但其中必有永驻心田的部分。有朝一日涌上心头,才是意义显露的时刻。



对保罗来,他与艾思特的爱虽然并非彼此的唯一之爱但却是「完整无缺」的,他人对他们情感的伤害也是「完整无缺」的,他因之产生的愤怒也是「完整无缺」的。正因为「完整无缺」,对保罗而言尽管不是唯一却也是乌托邦,心中最纯净家园的一块记忆良田。

护照、身份证这些外在的符号化能指根本无法指证活生生的一具肉体,只有美好的情感才是身份、自我的永恒证明,自我的确认永远不是貌似理性的社会法则、律法所能决定,自我只能是与个体化的记忆、认识有关。这一切中国人最熟悉的表述方式还是那句旧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来自远方》



一部非常耐心、细致围绕驯化主题展开的电影。这多多少少会让我们想到帕索里尼──「身体被商品化」是帕索里尼中晚期创作最关心的主题。

整部电影的叙事走向便是人如何丧失主体,身体、思维如何被金钱、知识驯化,可以说是一次超越年龄、阶层、性向的驯化事件。形式方面非常强调视线的匹配与身体在景框中的位置,二者不断的在调整角色之间的主奴关系。

但导演比较敏感的地方是,他并未完全概念化的来图解这个主题,影片的后半部分彰显出现实、人性的复杂性,在金钱、知识之外,人的情感所具有的巨大能动张力。真正改变影片中二位主角关系的,还是悄然生发超越金钱、知识、阶级、性向的情感力量。最后的悲剧是宿命的,也是影片的动人之处。

3.《玛·鲁特》



杜蒙的这部疯狂喜剧在我看来整个影像文本就是高度布莱希特化的。整部电影弥漫的都是布莱希特式的高度疏离化情绪。

原本会构筑起叙事基本脉络的破案故事,不仅被叙事的支离破碎,而且蠢笨的类似劳拉与哈代组合的警察二人组,让观众彻底对破案本身失去了兴趣。作为核心部分的比利与玛·鲁特的爱情,瞬间就被毁灭,毁灭时刻的配乐却是高昂动情的。

整体的视觉景观更是充满了间离感,无比纯净的蓝天美景下,却是一个个无比可笑荒诞的角色。与他所热爱的布列松一样,杜蒙致力于创造一个自洽的已经被本质化的影像世界,这个世界代表了他对人性、外部世界的态度。荒诞无意义。毫无救赎的可能性。

4.《德州见》



这是为上海电影节选片时的意外发现,毫不夸张的说,我大概看了头三分钟就确定了这绝对是一部值得力推的佳片。

这是一部手法非常纯熟的极简主义风格电影。这是源于奥尔米、阿巴斯、侯孝贤的极简主义伟大传统。当然,作为一部意大利导演,维托·帕尔米耶(Vito Palmieri)更加的会让我们讨论他与奥尔米的关系。

奥尔米非常喜欢用人物在环境中连续性的动作来展示波澜不惊平静如水的生活,这曾经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风格的重要特征,但是奥尔米的环境-人物互动体并非如新现实主义风格导演一般要强调环境所代表的那种社会属性,那种可能有的意识形态追求,他追求的是如常生活中的渐变。

《德州见》在视觉风格方面与以长镜头为基底、将角色放在画面正中心构筑的《木屐树》差距不小,但在关键性的美学思路上是一致的。这是一种去中心化、去意义化、非目的论导向的创作方法。



片中有一场戏很能表现帕尔米耶的拍摄美学。那是安德雷和希尔威亚依偎在门前的石阶上,一道光线斜射过来,我们可以很清楚的见到光线的形状,石阶左边有一具中国人模样的石像。

这场戏非常简单,仅仅不过是男女主角以最稀松平常的口吻讨论了几句酒的问题。那具中国人模样的石像在此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预言性的象征含义,但却含蓄的暗示了男女主角的某种生活机趣,他们的审美选择,这又是一种有质感的环境构筑方式。

而这一切统合到一块就是一种电影化的爱之氛围的表达。在我看来,《德州见》再次证明极简主义电影的活力以及影像表达区别于其他介质的特质,电影人一旦准确合理把握住电影化情境的表达方式后,电影照见的人生性命是超脱于世,永不消失的。

5.《美国甜心》



这部公路-旅程-成长电影,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即便看完全片不查任何资料,我也可以判断出来,导演一定不是美国人。美国梦、在路上、反主流、拓荒精神,各种美国公路电影的陈词滥调,在这部电影里都看不到。

安德里亚·阿诺德(Andrea Arnold)有意无意的创造出了一种类似库斯图里卡式的狂欢年嘉华风格,来表现女主角丝泰尔自由奔放如花绽开的生活状态。虽然影片长达163分钟,但我却意外的产生了一种无穷无尽可以一直拍下去的饱满感觉。

《美国甜心》提醒我们,影像给我们提供的不过是带有选择性的片段化的认知,现实人生要复杂难辨太多。

6.《萨利机长》



看完这部电影我钦佩于老牛仔英雄赞歌书写技巧之高超精妙之余,突然想到了意识形态、政治立场问题。《萨利机长》毫无疑问是右派电影,但我认为左-右派本身并无先验的对错之分,这只不过是代表了人类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

左派,激进主义者的核心思路,永远是否定的、批判性的,永远看到的是事物中需要被否定的一面。

反之,右派,所谓保守主义(Conservatism),最核心的思路,永远是以建设性的、肯定的方式分析、切入事物,保守主义在中文的语境中似乎是一个负面的词汇,但它的要义其实是要准确的抓住需要肯定的事物,然后保住,守住。肯定性思维是保守主义者最根本的思维。

如此来看,这两种立场本身没有先验的对错之分,关键是如何把握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以英美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资本主义」的核心思维模式即是建立在以肯定式思维托底的保守主义基础之上。法国文化则将批判性的思维模式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自萨特到德勒兹的二十世纪法国哲学,是最激进的批判性思维。

而对伊斯特伍德来说,惩恶扬善、开拓进取、个人主义、经验主义、家庭秩序、男性至上、职业伦理,都是他认为的人身在世最重要的价值观,这套价值观不论世情如何沧海桑田,都要保住,守住,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守则,这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立国精神。这套价值观从根本上决定了《萨利机长》的叙事策略与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比重。

7.《三人行》



2016年的华语片虽然整体来说让我看得筋疲力尽,伤痕累累,但有几部电影着实显露出了创作者无法叫人忽视的才华,这几部作品且待我下文分析。

现在要说的是《三人行》,这是我认为2016年的华语片里面最让我无法挑出毛病的一部,杜琪峰依然是当今华语电影世界最具创作能量的顶级导演。从接受角度来说,《三人行》晦涩的地方肯定是寓言式的表达方式。

影片中的火鸡寓言与开颅手术是撬开整部电影叙事运转逻辑的根本。我认为影片实际要讲述的是破处我执,顺应无常的谆谆告诫。火鸡的推论是建立在历史经验之上,但历史经验与未来之间并不一定能够建立必然的「因为A所以B」的逻辑关系,因为世事无常。迷信于归纳逻辑,不识变通即是我执。



而杜琪峰的这些讲述,最具体适合的受众其实是香港观众。采用寓言与开颅手术的隐喻,是杜琪峰的政治性表达策略。影片最后那个奇峰突起的长镜头中正是个中用意的升华。长镜头以慢动作拟真的方式运动,辗转腾挪,甚至翻腾起舞。

原本应该充满戏剧张力的对峙,突然之间变成了滑稽、荒诞、梦幻、反讽的华丽舞台剧。这些忙忙碌碌被卷入到此次枪战中的芸芸众生,所作所为其实都是我执下的荒诞可笑行为。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场长镜头大戏,杜琪峰还选取了罗大佑1980年代经典的《之乎者也》乐曲,这首歌正是非常鲜明的反讽了墨守陈规,咬文嚼字,不懂变通人士的可笑可怜。

8.《错乱的一代》



影片动作场面的节奏感确实一流,而这种节奏感并非来自动作类型片的惯有套路,很明显,导演要考虑的是动作场面与暴力能量的互动关系。

影片要满足的并非动作片影迷追求的观看动作展示过程带来感官愉悦。几乎放弃言语的柳乐优弥那极端非理性状态下的暴力行径,代表了一种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征服世界的思考逻辑。

我对影片的片长不是很满意,完全没必要拖长到100分钟,80分钟内简单明快的解决战斗最合适这部电影的内在思路。即便如此,影片的结尾我依然认为是年度最佳最酷。

9.《将来的事》



80后法国女导演米娅·汉森-洛夫的电影一直以来都是一种轻盈、放松、舒缓、愉悦、健康的心态处理一切生活中不如意的议题,她往往能在困顿繁杂无奈的人生危机中找到一种安然妥帖的内在生命节奏,这种生命节奏往往会使得她的电影叙事形成一种如流水滑过的自然平静状态。

《将来的事》的内在气质依然是这种汉森式的健康「小清新」。不过我对这部电影不满的是铺天盖地的哲学话语。汉森的父母是哲学教授,她自己也专修过德国古典哲学,不过影片中的哲学话语都是来自她的哥哥(影片编剧)。

原本装饰性的话语似乎变成了主干,但是与影片要表达的主题之间的联系又太过牵强。这与侯麦对哲学话语的使用就完全是两重境界了。

10.《比海更深》



这实在是我反复考虑勉为其难之下选出来的一部。日本电影绝对是全球电影国度中最酷爱、迷恋生产治愈系电影的了。《比海更深》算是今年日本治愈系电影中发挥最佳的一部了。

这片子的优点我不想谈,是枝裕和对于叙事技巧、人情冷暖的把握毋庸置疑是顶级的。但治愈系电影那股伤痛难平、忍不住的渴望安慰的调子一出来,我本能的厌烦,这种不健康的心态与我的三观差距比较大。

表现在这部电影中便是台风之夜的高潮段落,不论这个段落是枝对角色尴尬又真实的心态把握的多么准确,但台风之夜这大前提所呼之欲出的治愈主题,就让我有点意兴阑珊。幸好阿部宽古怪如三船敏郎附体式的诙谐演出,冲淡了这股调子。让人在过度温情的状态下,感觉到一股滑稽的失真味道。

《三姊妹》
接下来我想提一部非常特殊的电影,这是一部有点半新不旧的电影,2012年威尼斯影展首映的,我直到2016年才看到,这就是王兵的《三姊妹》。

这部电影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提供的一种极其罕见的角度。影片镜头对准的是海拔三千米的云贵高原上一户极端贫困家庭的三姊妹。

影片展现的三姊妹日常生活,从表面来看,对当今在北上广深居住的中国人来说,是困苦到令人绝望的,但王兵的影像所呈现出来的一种视角却是严重游离于类似题材的。观看此种题材电影通常会有的那种怜悯、同情、鄙夷、不屑、庆幸、不安、愤怒等情绪完全不存在,我丝毫没有觉得这三位小女孩很可怜。

在如此艰难如地狱般的环境中依然要顽强的生存下去,何况是儿童,当然需要勇气,勇气总是令人钦佩,继而会有令人仰视的崇高感。没有。此类题材或许还会有浓烈的社会意识,左派知识分子会产生强烈批判责任,痛斥社会不公不义。没有。

《火山边缘之恋》(1950)
我后来思索了很久,在重看了罗西里尼著名的影片《火山边缘之恋》之后突然觉得,王兵的思路和罗西里尼有些不谋而合。

《火山边缘之恋》里面那场渔民的捕鱼戏气势恢弘,让我感觉到的是生命自然前行蠕动状态之中所蕴含的神性光芒,我觉得可能是这一点与《三姊妹》的内在思路有一致性之处,虽然王兵的形式与罗西里尼的形式差别很大。这是一种努力摆脱了道德捆绑之后的非人化视角。

五星佳作。

最后谈下华语电影。虽然今年的华语电影整体来说依然令人失望,但失望中倒是蕴含了不少惊喜。2016出现了好几位充满了创作才华的新人。

《路边野餐》
首先是毕赣。

《路边野餐》展现出了毕赣卓越的在缠绕的时间序列中用一流的电影意象创造诗意的能力。

这一点反倒再次验证了帕索里尼诗意电影理论的前瞻性,帕索里尼认为电影具有「非理性的、梦幻般的、初等的、原始的成分」,他举例说,「我们都亲眼见证过著名的蒸汽机和它的轮子、活塞。这是我们的视觉记忆、我们的梦。如果我们在现实世界中见到了它,‘它就会跟我们诉说’。」

《路边野餐》中连绵不绝的意象所产生的魅力,正是来自电影本身。更令人惊觉的是,作为一名1989年出生的年轻导演,一上来的作品对准的居然不是世界上绝大部分初出茅庐导演都会拍摄的青春-成长题材,中年人甚至老年人的灰色、晦涩记忆与爱情,成为了他观照的主题。

《罗曼蒂克消亡史》
接着便是程耳。

《罗曼蒂克消亡史》我在影院看了两遍。这是去年罕见的经验。两遍看下来体验到的差别还蛮大的。我觉得这部电影最非凡之处,是程耳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想象出来的旧上海世界。

影片的服装与汽车都崭新如昨日新制一般,角色几乎全部使用非上海演员,角色活动的实体空间无比宏阔。昔日表现旧上海电影必出现的旧上海金曲连个影子都没有,反倒是使用的日本民谣《红蜻蜓》显示出了巨大的情感召唤能量,浅野忠信在乐曲出现的一刹那恢复为日本身。

这一切当然是程耳有目的为之,那个怀旧、伤感、复古的旧上海,对他来说并非是眷恋的对象,逝去是必然。这是一种宿命化的黑色情绪。而逝去的过程构成了影片的叙事动力。

《呼吸正常》
最后是云中,又名李云波。

我对他喜欢的众多影人(可以报下菜名:科恩兄弟、塔伦蒂诺、大卫·芬奇、罗伯特·奥尔特曼、李安、伍迪·艾伦、朴赞郁)的认同度并不高,尤其是朴赞郁,甚至是我厌恶的导演之一。

但令人十分意外的是,他的处女作《呼吸正常》,与他所热爱的导演们的风格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许可以很勉强的说,有几场戏的剪辑有点奥尔特曼的味道)。这就好像是一个喜欢吃川菜的人,默默的亲自下厨给客人端上了一份地道的粤菜。

我喜欢《呼吸正常》的理由与喜欢汉森差不多,我从来不认同「小清新」是个贬义词,我尤其认同《呼吸正常》中已经高度内在凝结化的轻盈特质(这是「小清新」最本质化的特征),这是一般拍摄青春励志片的导演很难做到的。

再说句题外话,2016年我在北京见识了一些所谓圈内的导演,有些还是刚出茅庐的,整个视野之狭窄简直没有任何与之对话的可能。我觉得影评人转行的云中,在最近两年涌现出的这一众新导演中,视野、见识与心态,毫无疑问是最拔尖的。
蔡明亮


简单聊下港台电影。我2015年五月去了一次台湾,当年底又去了一次香港。四处探寻的结果,是愈发认同一件事情,港台正在迅速蜕变为类似新加坡的海外华人地区。当年由中国大陆迁徙至港台的几百万中国精英分子蕴积的巨大能量,几乎消耗殆尽。

台湾自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李安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一位强力电影作者。而这四位作者恰恰都是当年离开大陆的中国精英在海外留下的种子。这是非常悖论化的一个过程,港台地区的主体性,是与中国大陆主动切断后渐渐建立起来的,但切断了根茎之后建立起来的主体,创造力之贫乏却也着实惊人。

2016年的台湾电影,甚至连一部激发我观看欲望的都没有,遑论评价。香港电影同样如此,在一次与香港好友小卫的攀谈过程中,她表示以电影而论,现今留在香港的影人,其实都是没有什么创作力的。我很认同她的看法。

《踏血寻梅》
由于历史遗留习惯,香港电影我每年都会观看一定的数量,2016这一年看下来,不算合拍片的话,值得一提的仅有《踏血寻梅》和《幸运是我》(当然合拍片其实也无甚可谈)。

《踏血寻梅》给我的感受是,我并不觉得导演翁子光有多大的才华,但却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在做了大量案头研究工作后,他通过一件案情的分析来细致的建立人物关系,刻画人物性格,从写实化的角度考量,影片没有什么突出的问题。

《幸运是我》
《幸运是我》与《踏血寻梅》相似的地方是,讲述的也是两个陌生人建立关系的过程。不过这部电影是以更加戏剧化的冲突表现情感关系的真挚,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只是有部分桥段有点突然的表现过火。有些桥段甚至明显受到了TVB电视剧的负面影响。


《摆渡人》
最后表达一个困惑。为何观众如此唾弃《摆渡人》,真是我2016年最大的一个困惑,触怒大众的点到底在哪里?我特别同意好友Ag转述的她一位好友的评价,「《摆渡人》的内核其实是假装肤浅」。

我认为这种「假装肤浅」的心态是王家卫的视觉风格、张嘉佳的鸡汤金句、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大众电影的癫狂节奏有意无意的被放置在一起后创造出来的。在圣诞之夜,观看这样一部心态的电影何乐而不为?

1.合作联系邮箱:irisfilm@qq.com

2.虹膜读者微信群:加微信个人服务号hongmomgs为好友,邀请入群

往期精彩内容
两个重要的年度十佳电影榜单,以及为什么爱榜单的人都怕死

大众眼中的2016年十佳电影,被他有理有据地喷得体无完肤

权威评选:2016 年的十部最佳电影

我们用了半年时间,做了一件可能每个影迷都会喜欢的妙物——Le Cinéma帆布包。

这只包有里外两面,但它里外两面都可以使用!一面是纯色(有黑、蓝、红、黄四种颜色款),一面是奔马图,如下图
纯色一面缝有一枚四方形的布质标签,上面是一个年份,及该年份最重要的五部电影;奔马的设计来源于慕布里奇的摄影实验,那是电影发明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这份妙物专门设计给热爱电影的你,原始定价为248元,首发促销价为199元,目前只在虹膜微店预售,申通国内包邮。

长按下图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购买链接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