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辞世 请别再加入“赶”死队,让逝者走得安静一点吧

 

「先生」们日渐凋零,留给世间写一篇配得上逝者的讣闻的时间,不多了。...



中午被这张朋友圈的截图刷屏,然后铺天盖地都是周有光先生的消息。



在此之后,尽管一时之间还未收到确认的消息,各路媒体就已经不管不顾地迅速将“周有光去世”推上了头条。

一切都是为了赶在官方讣闻前面第一个推出消息,为了独家的只言片语,为了获得微信阅读数十万+,所有这些让名人去世变成一整套讣闻产业链,在这场消费中,人心叵测,流量为王。

近年来,面对逝者,新媒体对速度的迷恋,变成令人哗然的赛跑。不断转载现有资讯,找资料,去故居,打爆家属的电话,化身福尔摩斯研究死因,甚至冲进太平间……

唯有逝者,是最不重要的。

不禁想起杨绛先生去世时,尽管她从前就曾说过,如果去世,不想成为新闻,不想被打扰,而且还留有遗言称“火化后再发讣告”。但事与愿违,不仅“杨绛去世”的谣言在其生前就已经满天飞,而在其去世后不久,媒体就忙不迭地将消息曝光,并且掀起了一波又一波从悼念到质疑甚至到批判的狂潮。

托杨绛之名伪作的心灵鸡汤更是铺天盖地,像这段文字就传遍了社交网络,被认为是杨绛亲笔。事实上这是“小鲜肉”井柏然抄写的一段文字——而他自己也并不知道这其实已被辟谣不是杨绛的感言。



由于冠以杨绛之名的鸡汤太多,网友也忍不住恶搞一把:



与蹭热点一样可悲的是,媒体人专业知识的匮乏。去年2月19日,《玫瑰的名字》作者安伯托·艾柯和《杀死一只知更鸟》作者哈珀李同一天去世,有记者在写完稿后感叹:从未听说过他们。又或者为了完成选题,借用莫名其妙的名人点评来假装深度。去年陈忠实去世,铺天盖地的采访,怀念的狂欢,有人发出慨叹,“他的葬礼万众瞩目,却没有一篇配得上他的悼词”。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重要文化人物去世,消息都是来自某媒体人的微博?去看这位媒体人看起来很有人文感的微博,格式甚至都一样,开头都是惊闻,再配上他与先生们的合影,或者节目的链接。









当然,不独是这位媒体人,很多很多人都趁着这样的机会在展示自己与逝者曾经的一切,不管离得有多远。

于是很想问一句:大哥你这种独特的悼念方式,到底是几个意思呢?

在今天一片“赶”死队的狂欢之中,我们不由得想将眼光投向东边的近邻日本。

日本在报道名人死讯方面有自己的一套谨守的做法。他们一般会有事先确认新闻源的程序,如果家属的意愿是不希望报道的话,媒体有一个共同原则,就是尊重家属与本人的意愿,如果本人与家属不愿意公布病情,一般原则是不公布,这是在维护共同的新闻底线。

日本还有一个密葬的概念。一般而言,在日本人死后都要举行葬礼,并且在报纸上刊出死亡的广告,让自己亲友知道。但名人的葬礼要劳烦很多方面,耗费人力财力,为此很多人选择秘密葬礼,避开舆论关注。比如高仓健,很久前立下遗嘱,要求死后只在近亲之间举行秘密葬礼,不希望有外界人员参加。因此他去世8天时间内,家属都一直没有向外发布消息。

在如今这个被新媒体引爆的可怕时代,我们很难去要求国内的媒体做到尊重家属意愿不报道,不骚扰,但仍然希望“惊闻”能够少一点。信息爆炸的当下,热的东西当然招眼,但只有留下真正的怀念,才不会速朽。

按照现在的造星速度,以后去世的大人物一定越来越多,也许未来有的是机会做得更好(虽然我完全不乐观)。但是「先生」们日渐凋零,留给世间写一篇配得上逝者的讣闻的时间,不多了。

青阅读
qyuedu
我们一起,特立读行


    关注 青阅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