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长记性的媒体,“抢”到了什么?

 

杨绛先生的去世消息在各大媒体平台沸腾了好几天。大家可能都忘了在杨绛去世前的几天,一则关于杨绛先生病危的假消息...



杨绛先生的去世新闻在各大媒体平台沸腾了好几天。大家可能都忘了在杨绛去世前的几天,一则关于杨绛先生病危的消息同样一度刷爆朋友圈。后记者连线杨绛保姆获知,这是谣传。之前因工作关系与杨绛先生联系较为密切的三联书店前总编辑李昕,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没这回事,刚问过杨绛先生身边人,对方说情况一切正常。”之后随着发布媒体的公开道歉,风波渐息。这让我们想起了过去一系列的名人“被去世”现象。



2015年10月27日早晨,一则消息称久未露面的著名词、剧作家阎肃老先生被称已于当日因病去世。一时间社交网站上一片哀悼声和满眼的祈福蜡烛,随后搜狐、网易、凤凰、新浪、ZAKER、今日头条等各大新闻客户端纷纷向用户推送此消息。直到最后阎肃先生家人出来辟谣,闹剧才告一段落。同样的例子还有琼瑶、刘著、余秋雨和金庸等名人,他们“被暴毙”或者“被自杀”的假新闻总能够经网络传播后迅速地占据各大媒介平台,而且几乎每次都有大批的受众被误导,掀起一次次的悼念潮。

新观察传媒公众号就杨绛“病危”一文致歉


名人“被去世”假新闻的出现无疑有其技术基础。它们每次出现的逻辑都十分相似,不管是内容,还是信息的发布、发酵以及最终的辟谣,都有着相似的轨迹。一般都是由自媒体发布,紧接着网友迅速转载,一些新闻媒体为了追求时效性常常在未经求证的情况下就开始发布。而后新闻当事人辟谣,公众又再一次对发布假新闻的媒体进行猛烈的讨伐。但令人困惑的是,经过一次次相同的“教训”,媒体发布此类假新闻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




歌手于文华就阎肃先生去世假消息道歉


金庸“被去世”

此外,数字时代下,眼球经济、秒表文化也使得新闻媒体的信息发布一味求快、求爆炸性,再加之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使用的低成本和便捷性,许多新闻记者和编辑一个“转发”,“假消息”“未被证实的消息”又再度被广而告之,从而失去了新闻媒体的专业性——多方审核,交叉求证


作为社会公器的新闻,其必然要以真实性、客观性等原则作为其合法性的来源,但无数次在同一个地方“摔跤”也告诉我们,名人“假新闻”的频现背后有其隐形的逻辑。

除了媒体的角度,我们常常“讨伐”公众对于信息的甄别能力。但是这其中我们却忽视了公众本身的态度:他是乐于接受这样的信息,还是会倾向于怀疑这样的信息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肖薇曾在文章中说,国民的现代公民意识正在蓬勃生长,但是社会的矛盾却依旧尖锐。贫富差距以及民主缺失都直接导致了公众的一种“仇恨”心理。由此,名人“被死亡”成为人们一厢情愿的心理想象,他们希望谎言在不断重复之下能够变为现实。这就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视角:公众不仅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好奇心,还是一种宣泄,一种对于现实不公平待遇的愤怒。在这一逻辑下,名人的“被死亡”实际上成为了我们所说的另一种网络暴力,跟人肉搜索、谩骂、人身攻击成为了相同性质的存在。

杨绛先生去世后,在一片哀悼声中很快出现了另一种诡异的声音。各种翻旧账的文章冒出来,有很多人冷笑着,要揭穿钱氏夫妇的“画皮”。各种不能被证实的“罪证”罄竹难书,反转如此之快又如此之彻底。这样的反转恰恰反映了公众的仇恨心理。在自媒体的带动下,在匿名性的掩护下,公众对相同套路的假新闻不思考,不求证,有着迷之热爱。

然而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到媒体本身。媒体生产“假新闻”背后的行动逻辑到底是什么?如果是纯粹地炮制假新闻,真相浮现的那一天也必然敲响了其“死亡”的丧钟;但如果是为了和别的媒体进行时间赛跑,为了在大众失焦的时代凭借爆炸性内容来博得眼球而丧失了媒体身上所担负的责任以及自身的专业性,成为了“跟风”一族,这对于媒体的公信力来说无疑是一次无情的打击。

一边是市场,一边是亟待发掘、考证的真相,媒体置于其中,如何权衡则是对其专业性和智慧的考验。媒体必然应该拒绝假消息,要对信息进行起码的核实;媒体不应做假消息的“引燃剂”,在看到“名人死亡”的新闻时要以一个媒体的立场去求证,而不是以一个看客的立场去推波助澜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南大未来编辑部——新记者(NJUXJZ)”

文稿丨阙香玲 薛语寒 李会林

责编丨李会林


    关注 新记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