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林博讲讲辩论的“坏话”

 

从赛制到辩题,从中文辩论到英文辩论,昔日的优秀辩手,如今“哈牛堂”的创始人,他讲辩论之利,揭现实之短,快和小...



从赛制到辩题,从中文辩论到英文辩论,昔日的优秀辩手,如今“哈牛堂”的创始人,他讲辩论之利,揭现实之短,快和小新在本期趣讲坛跟着这位林学长听听“坏话”里的真道理,看看辨论因何迷人。



“我叫林博,在这里是属于僵尸级的人物。我问了一圈,估计就是管音频的大爷都比我年轻,算是一个非常老的老人。”在一片哄笑声中,林博完成了他的开场白,也打破了这场题为“辩论,不仅仅只是胜负”讲座的严肃氛围。

2016年5月21日晚,从南京大学毕业六载,这位颇在意自己年龄与颜值的资深辩手决定在母校114岁生日到来之际回到校园,关起门来给热爱辩论的学弟学妹们讲讲辩论的“坏话”。

刚过而立之年的林博其实一点也不老,但在他所热爱着的辩论圈却也的确算资深人士。林博2005年考入南京大学,经过选拔进入当时还挂名于外国语学院的国际化应用文科强化班,也就是后来的匡亚明学院。大二时专业分流进入法学院修习民商法,接着又在南京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和牛津大学分别完成了硕士学位的学习,2011年成为交通银行总行管理培训生。2015年成为香港分行首席市场发展经理,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哈牛堂”的创始人。

(照片为林博)
“在南大六年,除了读书,我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辩论。”
大一时通过院内选拔,林博成为了院辩论队的一员,在当年的新生杯和腾飞杯(也就是现在的院系杯)比赛中均斩获“优秀辩手”的称号,这让他从此爱上了辩论。大三,林博凭借语言优势开始尝试英文辩论,大四又参加了一些全国性赛事。读研时,因为法学背景,又参加了一些跟英语和法律有关系的辩论。从一辩到四辩,从中文辩论到英文辩论,林博在国内外的辩论赛事里屡次取得优异的成绩,拿到过海峡杯、外研社杯、贸仲杯、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等多个赛事的奖项。

林博曾亲身参与校辩论队的重建和校辩论协会的创办。“当时撺掇的是计算机系的大三的一个学长,叫殷明。他拉了一群懵懂的、就像今天在座的很多人一样,找不到方向的人,说我给你们指一条明路,辩论这东西有价值。我们当时就这么看着学长,就觉得学长说什么都是对的,就跟着学长去了。”协会创办没多久,学长撒手毕业。留下的林博们带着对学长的无限“缅怀”,开始辩论之路。他们的业绩包括:重新举办了被校方取消的“新生杯”、和其他高校联办了第一届“南京八校赛”,也就是现在著名的“南京二十校际赛”,或“南京地区高校辩论联赛”。
(林博回忆当年与辩协伙伴们的“峥嵘岁月”)
“为什么会疲劳?因为我们的辩论是表演,轻于论,重于辩。”
林博感受到南大同学们对于辩论的喜爱,但无论是辩手还是观赛的观众,都有一个“退烧”的过程,他将这称之为“辩论周期律”。在他的经验中,大一上的时候参与辩论的同学还有很多,到了大一下,多数人选择退场,而留下的辩手,也充满犹豫。对于那些 “退场”的人,林博一开始只回以两个字:鄙视。但慢慢地,他觉得问题也存在于辩论本身。

林博首先想到了赛制问题。中文辩论的赛制一直侧重于“辩”,辩手在准备的时候会集中于“攻辩”的事例列举,而观众也更愿意看集实例、修辞、紧张氛围于一环的“攻辩”部分。再一个是辩题的问题。林博将中文辩论的辩题归结为思辩性题目、利弊分析型题目和多立论型题目三种类型,但这些类型的题目本身都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往往不是一场辩论能讨论出结果的话题,一场思想上的交锋在最后都容易变成言辞上的较量。

归根结底,我们的辩论是一场“轻于论,重于辩”的表演,而观众看的也只是热闹的场面。
“中文辩论教会我讥诮风趣的场面应对,但却是英文辩论训练了我的理性、逻辑和视野。”
从大三开始,林博逐渐尝试英文辩论。

在英文辩论中,辩论双方都只有两名辩手,分别“扮演”政府和反对党,每一场的辩题和正反方一直到开场前20分钟才会抽签决定,这能充分考验辩手们的知识储备、思考逻辑和临场应变能力。英文辩论的“模拟民主议会”式赛制还决定了它的辩题非常实际,辩手们往往会进入预设情境,在作出价值判断的同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论证可行性来说服对方。林博坦言一开始并不能适应——中文辩论学到的“辩”出不了手,反而是“论”要立的站得住脚。他这样总结自己对英文辩论的看法:“一是要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储备,在短时间内完成发言准备,二就是要绝对的逻辑严密、灵活应变,要能及时找出破绽或者回答提问,还要能在对方发言的时候立刻反应出上场前自己没有想到的方面。会真的很刺激。”

不同的语言环境,不同的赛制辩题,这些都给林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同时也训练了他更为理性、理智的方面。
(中文辩论与英文辩论的立论区别)
“关于南大辩论,我们那时候尝试做了哪些改变,又有哪些遗憾。”
说到最满意的改变,林博认为是辩题。当年的“黄健翔出走央视”“浦口校区九食应不应该被取缔”等看起来很小的问题在当时都被拿来讨论了很多,参与辩论的同学们也给了林博他们很多惊喜,可以说达到了辩题改革想要的效果。

至于留下的两点遗憾,林博到现在依旧耿耿于怀。一个是没能推广议会制辩论,南大的辩论到现在仍然依托于“海峡杯”的底子,以表演性辩论为主;一个是对英文辩论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从赛制普及到辩手培养,都不能与其他名校相提并论。在他看来,这不仅仅对南大辩论未来的发展会产生限制,对观赛的观众来讲也都是一种遗憾——少了对理性逻辑的锻炼,也少了对真正民主的认知。
“我们处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有些时候是不是应该给自己一点动力,去了解另外一个世界。”
讲到英文辩论带给他的启发,林博更是直言希望所有的南大学子都有高一些的眼界,能够看到更外面的东西。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就是要想办法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林博说,他对于英文辩论的在意远不止于语言本身,而是希望借由这一活动告诫独居一隅、生性诚朴的南大人要“学好英语,放眼全球,胸怀天下”。林博特别提起当年做过的疯狂事,一群志趣相投的同学在人人网上组建起了翻译小组,一起翻译《经济学人》上有意思的外国文章,让不同的声音进入到南大校园。而谈到自己当时去英国念书,林博的初衷也是想去看一看另一个世界,接受一些新的东西。

现在,他也将这番劝诫送给每一位南大学子,在更开阔的世界中发掘更多的信息,辩论是这样,念书也是这样。

5年前省赛恢复的时候,林博在人人主页上写了这样一段话。放在今天,赠与每一个热心辩论的学子也似乎依旧合适:“辩论越不拘泥于形式和套路,视野就会越开阔,角度就会越丰富,参与的门槛也会越低。当我们的大学生带着多层次、多角度的思维方式离开了校园,我们将对这个社会和国家带来的改变不可估量。”

观众们看的热闹也好,辩手们要的眼界也好,林博探开他们的背后,用这番“坏话”讲辩论之利,揭现状之短,于莘莘南大学子而言,改变或许刚刚开始。
总结
有幸在南京大学114周年校庆的时候听到了林博学长的这次讲座,无论是作为辩论的兴趣者还是大学生本身,我都受益匪浅。林博学长讲辩论的“坏话”,却是道理自在其中,从赛制到辩题,从遗憾到期望,无一不是鼓励着南大辩论、启发着每一个南大人。

大概是作为辩手常年累积的功底,林博学长的整场讲座逻辑缜密、言简意赅,写这篇文章时,我一度无法对他的原话进行取舍,因此篇幅过长,这也是初稿最大的问题之一。后来辰瑶老师强调,讲座新闻一定要是对讲座的二次整理,而非笔记式转述,我这才重新整理出了思路。一篇好的讲座新闻,它的思路应该是由写作者主导的,而非演讲者。这就是我这次写作中学到的。
本文作者 钱逸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自南大未来编辑部——新记者(NJUXJZ)”

文稿丨钱逸

图片丨王书颖 钱逸

责编丨朱彩云


    关注 新记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