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12载,她想对我们说什么?

 

丹津·葩默:这位坚毅的修行者出生及成长于伦敦,18岁皈依成为佛教徒,20岁到印度,21岁出家.........







丹津·葩默:

这位坚毅的修行者出生及成长于伦敦,

18岁皈依成为佛教徒,20岁到印度,21岁出家,

成为第八世坎初仁波切的首批西方人弟子。

出家后,她在喜马拉雅山修行20年之久,

并著《雪洞》记载了她的悟道历程。

下面我们一起来聆听她的肺腑开示。



佛法的最终是心念的改变,是心的转变。

如果只是静坐冥思,却对每日生活中的佛法视而不见,

那么人心与意念是不可能得到转化的。

我们不必放弃一切跑到印度,修行的地方就在此时此地,

与我们的家人、工作、社会责任同在。

如果没有辦法在这里修行,那要到什么地方去修?

我们带着自己的心四处走,在里斯摩的心和在喜玛拉雅山的心是一样的,

同样的自我、同样的问题,何必去喜玛拉雅山?

为什么不在此时此地解決它?

佛法并不是只有观照快乐、平静的一面,

佛法是藉由任何一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

让我们从中学习、成长。

修慈悲观最要注意的就是我们的言语,

它必须是真诚、有意义,且对人有所助益的。

我们绝对不要说恶言和妄语。

娑婆世界的本质是苦,苦是生命中根本的不满足状态。

外面是在下雪,我也在生病,这些都没有关系,

因为这就是娑婆世界的本质,没什么好担心的。

如果事情变好,那很好;如果事情没有变好,那也很好。

两者之间其实没有什么差别。

停止对自身的挂念,将“我”这一位置转换为“他人”的瞬间,

幸福将就此开始。

于一点一滴,通过语言、行动、心想,希望给予他人幸福,

这就是佛弟子应该走的路。



禅修的目的不只是让我们感觉舒服或解决情绪上的问题,

禅修的作用是直接断除生命最根本的问题:

以主客二分的概念来思考,而执着于自我,

这种思考方式是源自于错误的知见,这便是所有错误的源头。

忘记证悟这回事吧。

去做个更好的人,这已经是很艰难的修行了。

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极限,对自己要慈悲。

然后要学习让自己的心变成盟友,让它喜悦的修行。

所以,重点是不要逼迫自己超过能力所及。

在修行中,还没有感到疲劳就应该停止。

如果我们在心依然享受这份经验时停下,

心会记住“这是很有趣的”,下一次,心将对此感到热切。



由于我们抗拒疼痛,因此产生了疼痛的感觉。

重点是,不要抵抗疼痛,学习接受它,跟随它。

要知道,我们每分钟都在塑造未来,

没有别人在外面支使我们,也没有人评断我们。

从某种层次来看,我们每分钟都在审判自己,

因为不论我们做什么,都将产生结果。

所以,如果我们播下好种,将有丰收;

播下有毒的种子,收成也会是有毒的。

如果能以想着“每天是最后一天”的方式过日子,

如此就有助于我们欣赏和感激每个刹那。



丹津·葩默《雪洞》经典句子

我们不是彼岸,我们的责任是把你带向彼岸。”

——这是一本不平凡的书!

《雪洞》平实而生动的记载了丹津·葩默的悟道历程。

道出一个圣洁灵魂的朴实,真挚,

给我们生命带来莫大的信心和鼓舞。

下面分享些书中片段给大家:

|《雪洞》中的经典片段 |


  • 我继续问她,在洞穴中修行是否是一种逃避?逃避日常生活的考验?这是生活在尘世中的人们对隐士的生活最常提出的问题。她快如闪电般地回答:这绝不是一种逃避。我认为世俗生活才是一种逃避。当人们遇到问题时,他会打开电视机、打电话找朋友、出去喝咖啡。但在洞穴里,你没有任何人可以倾诉,只能面对自己。当你遭遇困境时候,你别无选择,只能面对它,最后,从另一个方向走出来。在洞穴中,你面对自己最粗糙的最原始的内在本质,你必须找出应对解决的方法。


  • 心念的本质是空性与喜乐,是无条件、无分别的意思。它是一种证悟的境界,却没有一个证悟者的存在。当你获得开悟,它一点也不惊天动地。没有宇宙的爆炸,也没有高昂的天乐响起。
内容转载于公众号号:藏传佛教论坛
欢迎点赞转发分享
感恩


    关注 凡人看世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