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随笔】同学少年都不贱 青岛50中 王静静(总第98期)

 

同学少年都不贱 青岛50中 王静静...

同学少年都不贱


华夏青岛市北语文教研微信,是青岛市市北区初中语文教研室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总第86期推出了青岛第四十四杨东广老师的随笔,总第87期推出了青岛启元学校于潇嵩老师的随笔,总第88期推出了青岛第四十七中学郝欣老师的随笔,总第91期推出了青岛广雅中学朱芊老师的随笔,总第93期推出了青岛超银中学王林娜老师的随笔,总第95期推出了青岛第五十中学王崇娟老师的随笔,今天总第98期推出的是青岛第五十中学王静静老师的随笔,后面将陆续推出王鑫亮等老师的随笔,单击阅读原文可以查阅往期信息。

同学少年都不贱
教师随笔


我一直是很崇拜孔姓之人的,因为似乎他们都能跟孔子攀上辈,无尚荣光。包括这位“北大醉侠”,初识的时候也只是因为据说他是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直到后来听他的一些讲座,看他一些评论文章,颇有点老愤青的味道,且语言幽默,一些诗词在他那里似乎“随手拈来”已经不过瘾,非要另加组合,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之目的。于是对这个人和他的文有了稍全面一点的认识。

我们且不去谈他的身份,也撇开众人对他的诟病,单来看他的这本《47楼207》,看这里面形形色色的人,和一些似乎我们也经历过的事。

教师随笔


这本书一共分为五辑,分别为“野腔无调”、“指鹿为马”、“华山混剑”、“艺苑走笔”、“道貌岸然”,听听这些名目,我们便不难想见作者这桀骜不驯的文笔。

作为中文生,我比较偏爱于那些感性的文字,比如《遥远的高三八》。



教师随笔
《遥远的高三八》,幽默的文字,不长的篇幅,几个故事,让高三八班的师生,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似乎又回到那个纯真年代。直到现在,我还常常会梦到高考的场景,梦到高考数学考试,马上要收卷子了却什么也不会,只想抄,心急火燎地眼往旁边女生试卷上瞟,却抄不到。每每说起,总换来朋友的讥笑——看看我这应试教育之下的学习机器吧。可是孔庆东的笔下,同样是面对高考,而且面对的是更严酷的形式,他们却活得风生水起,滋润有加。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个特别“重理轻文”的时代,但我自己深知对于一个大脑有严重盲区的人来说,学习理科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所以跟着作者的笔,我急切地等待着他们的“公车上书”能成功,并在他们成功争取了权利之后,迫切地想从这一群人身上找到我们当初高三生活的影子。


同学少年都不贱
教师随笔


很幸运,找到了一部分。

比如极其善于发问的被称作“头猛”的威猛女生,从她的身上我们很容易便会联想到曾经也有那些课上课下追着老师发问的同学,而且似乎我也曾是那一群的一员,不禁莞尔。比如那在课堂上与老师配合极其默契的“二猛”,现在做了老师,才切身感到,上课的时候有这样的学生,用眼神交流是多么幸福的事啊。还有班里不多的男生中的权力核心——“十三棍僧”。他们那运动会上的潇洒倜傥,那4x100一人跑两棒堪比刘易斯的老倪,实在是让人能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当时高三八班大获全胜的辉煌;他们课上对的无与伦比的对子,实在是让人不得不钦佩这些文科班“酸腐秀才”们的才华;他们课下丰富的娱乐活动,实在是让人感慨,不愧是高材生,连开个玩笑都那么有技术含量……这群“坏小子”、“傻小子”里,会找到自己的身影。

教师随笔


此文中更令我喜欢的还有那些各具风格的老师,那些可以称得上“知识分子”这一称呼的老师。他们大多“德才兼备,远近闻名”,而且极具个性。像讲课精彩幽默为人真诚的语文老师、故作严厉的班主任老魁、急脾气恨铁不成钢的数学老师老滕和他那句名言“你们哪儿也考不上!大学也考不上中专也考不上技校也考不上哪儿哪儿也考不上啥啥也考不上”但转身冲外校学生吹嘘自己学生如何厉害……这些老师身上,我看到的首先是真诚,是真实,他们不是高高在上,他们不完美,在学生眼里有着不大不小的缺点,但不妨碍学生对他们的敬仰,因为他们让学生知道,“做人首先须有德有才,大节无亏,小节上则不妨顺其自然,宁俗而勿伪。要经得起别人的‘不敬’,才能配当上别人的‘敬’。”

其次是他们身上的个性。那是真正有本事人的个性,而非现在一些哗众取宠之人的“拿着任性当个性”,浅薄之至。所以我想,非得把自己专业钻得精透,这是首要的,同时在这个丰富的社会中,只闷头做好自己的学问是不够的,还须广泛涉猎多种领域,不管是古今中外,还是学生热衷的,都略懂一二,才能在授课时旁征博引,举一反三,不但精彩了自己的课堂,更开阔学生的视野,也传达给学生这样一种学习精神。



教师随笔
这就是孔庆东和他的文章。你可以不赞同他的观点,也可以不喜欢他那“一个眼大一个眼小,留一撇小胡子、满脸痴呆”的长相,但你不得不佩服他笔下的酣畅淋漓,那种一气读来痛快之至的感觉,怎一个爽字了得。

再回过头来看看我用的这个题目——《同学少年都不贱》。这是杜甫诗歌中的一句: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张爱玲的遗作之一用的便是这一题目。用在这里,我想说,孔庆东笔下那些当初同是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同学们,在特定的岁月绽放过,今后即使境遇千差万别,但谁也不会比谁差。因为都曾经年轻。

小编邀您查看
往期精彩
搜索
|我想做一条热带鱼 青岛50中 王崇娟|
|留在岁月里向你微笑 青岛超银中学(广饶校区) 王林娜|
|失而复得的翻页笔 青岛广雅中学 朱芊|
|做孩子心中大写的“人” 青岛第四十七中学 郝欣|
|春的思索 青岛启元学校 于潇嵩|
|马蹄催趁月明归 杨东广|
|三年磨一剑,今日把示君——青岛市语文中考发布会的作文课随记 王静静|
|千年学府、百年师范 ——记长沙文化之旅 范淑婕|
|十里平湖千年梦,一蓑烟雨今朝情 ——游学杂记 王明仁|
|我眼中的青岛三大怪 刘向东|


    关注 市北语文教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