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拾萃 你和武亦姝相差的并不是记忆力

 

《中国诗词大会2》已落下帷幕,总冠军16岁上海小姑娘武亦姝着实让人惊艳:获得十场比赛以来的“个人追逐赛”环节最高分——317分;“飞花令”中气定神闲、诗句信手拈来;面对失败时淡然自若……...








《中国诗词大会2》已落下帷幕,总冠军16岁上海小姑娘武亦姝着实让人惊艳:获得十场比赛以来的“个人追逐赛”环节最高分——317分;“飞花令”中气定神闲、诗句信手拈来;面对失败时淡然自若……
也许很多人认为,2000首的诗词储备量算不得什么,如果我从3、5岁开始积累,3天一首,一年100多首,10年下来也差不多有这个数了。也有人觉得,《中国诗词大会》其实只是机械记忆的PK,也没什么值得大呼小叫的。诚然,在这场比赛中,记忆力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武亦姝给人印象深刻的地方,除了她厚实的诗词知识积累,还有她对古诗词那份由衷的喜爱。

另一位参赛选手文来中学13岁初一女生侯尤雯,在比赛中也有非常出色的表现,正如侯尤雯父母说的,教育一定要遵循孩子的个人兴趣,如果不是喜欢的,学什么心里都会有抵触。

我们且看武亦姝在听嘉宾讲述诗词背景故事时,她都像个课堂里听讲的学生,探着脑袋听得双眼直楞,频频点头的模样,就知道她对古诗词是真爱了。

很多中学生觉得古文枯燥乏味,拗口难背,而且高考古诗文默写只占6分,这就既难激起为得分而学的功利之心,也难激起学习的兴趣了。而武亦姝却说:“我觉得古诗词里面有很多现代人给不了我的感觉。比赛结果都无所谓,只要我还喜欢诗词,只要我还享受诗词带给我的快乐,就够了。”



为什么武亦姝们学得如此津津有味? 或许我们可以从她的片言只语中窥得端倪。当我们读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很多人只会看古文解释里的“诗人没有得到朝廷重用却依然情系家国”。武亦姝却说“‘我与狸奴不出门’,天气不好这么大风大雨,我就不出门了,在家摸猫,多可爱的一个人!”嗯,她读出了古诗词中的“趣”。我们再看,她在入场介绍里说,她特别喜欢三句诗,其中一句是“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她说:“你看这个句子,我在江南,没什么东西好给你,那我就把江南的一整个春天都送你吧,多美啊,是吧。就是现代人完全给不了你这种感觉。”嗯,她感受到了古诗词中的“美” 。有了“趣”,有了“美”,怎能不爱她。



其实,很多诗词背后都有故事,你读着那首诗,好像就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诗人,他的经历,他的为人,他的可爱,他的无奈,都像电影一样呈现在眼前。下面我们看看陶渊明和苏东坡的“趣”。
陶渊明嗜酒如命,他曾写下了《饮酒二十首》,《饮酒-其五》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关于饮酒,陶渊明有个有趣的癖好,他喜欢用头巾滤酒,滤后又照旧戴上。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陶渊明嗜酒,“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热,取头上葛巾漉(过滤)酒,漉毕,还复著之。成语“葛巾漉酒”由此而来。 李白《戏赠郑溧阳》诗:“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大学士苏东坡在瓜州任职时,和金山寺只隔着一条江,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一起参禅论道,成为莫逆之交。一日,苏东坡静坐之后,若有所悟,便撰诗一首,遣书童送给佛印禅师印证: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禅师从书童手中接过诗作,莞尔一笑,拿笔批了两个大字,叫书童带了回去。苏东坡见书童归来,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的境界,急忙打开诗作,却赫然看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大字,不禁怒火中烧,立刻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已在岸边恭候多时。苏东坡见禅师,大声质问:“大和尚!你我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么可以恶语中伤?”
禅师若无其事地反问:“我骂你什么了?”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看过,哈哈大笑:“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来了呢?”

苏东坡呆立半晌,终于恍然大悟,惭愧不已。

是不是很有趣的诗人?我们爱好古诗词,不一定非要背上“传承国学”的沉重负担。爱,其实很简单,也许只是因为“趣”和“美”,这还不足够吗?顾    问:蒋述卓、杨光冶、熊东遨、龚伯洪、李永新

总    编:冼松青

主    编:颜锦堂

副主编:廖日文

编    辑:严美群、黄伟校、刘桂宜、林绮坤、卢泉有


    关注 岭南诗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