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千村万寨通富路,同步小康迈大步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铜仁,山高谷深的地形地貌,使交通成为制约发展的一块“短板”。许多自然村寨“困”于山中,群...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铜仁,山高谷深的地形地貌,使交通成为制约发展的一块“短板”。许多自然村寨“困”于山中,群众出行难,产业发展难,阻挡了同步小康的脚步。

要想富,先修路。“十二五”以来,铜仁市交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大格局,但依然面临着路网不优化,向下延伸不够等问题。

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必先打好交通攻坚战。当前,铜仁市将交通基础设施作为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的战略主攻点,坚持“脱贫攻坚、交通先行”,深入推进交通建设攻坚会战,打通“大动脉”,畅通“毛细血管”,让群众获得实惠。

铜大高速谢桥龙生特大桥 黄隆高/摄
先修路  产业发展的希望
近段时间,印江自治县中兴街道天池村党支部书记童勇心里一直牵挂着正在施工的通村硬化路,每天都要去施工现场走一走、看一看。

“没有路,就没有出路,发展就没有门路。”眼前即将完工的这条通村公路,童勇深深地知道它意味着什么。过去收购谷子的商贩到了邻村都不肯到天池村,群众卖点蔬菜要背几十里山路,那种感受,作为村支书的他体会太深刻。

几年前,政府组织施工,村里通了毛坯路,然而路面狭窄,崎岖坎坷,全村350多人“困”在山中,经济发展也难以突破瓶颈。

“要想富,先修路。”今年,该村在铜仁市纪委的帮扶下,争取项目资金实施通村路硬化,为产业发展铺平了道路,为村民脱贫铺就了致富路。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发展慢,主要就是交通不便;农村穷,主要就是没有路。”这是铜仁人对自身困境的一种理解。

石阡县河坝镇美星村发展有260余亩烤烟、200余亩辣椒和800余亩精品水果。“路不通,产品卖出去难,肥料等物资运进村难。”村支书张再刚表示。

路进村,百业兴。如今宽敞的通村硬化路修进村来,农村“进、出”不再两难。天池村已种下200亩2.2万余株花椒,美星村也正在谋划着进一步壮大精品水果等绿色产业。
印江实施农村公路小修保养 王治洪/摄
修好路 脱贫攻坚的担当
  当前,黔东大地上,交通建设攻坚会战鏖战犹酣。不仅广大农村通村路、通组路、连户路建设如火如荼,德务高速、铜怀高速等6条高速公路项目也在快速推进。

改善交通是实施好大扶贫战略行动的关键,铜仁市喊出“脱贫攻坚、交通先行”的响亮口号,以“不让一个地方因交通而掉队”的决心,全力打响交通建设攻坚会战。

“十二五”以来,铜仁市把交通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首要工程,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先决条件,千方百计加快交通建设。

时至今日,高速通车里程达到596公里,沪昆高铁铜仁南站建成通车,德江(黔北)民用机场加速建设,乌江水运再度复航,基本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大格局。

然而,该市仍有300多个建制村道路未通畅,成为脱贫攻坚路上的一个大难关。加快打通“最后一公里”,是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紧迫需要和关键支撑。

尤其是去年底,铜仁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一区五地”目标,这对交通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该市提出要率先在武陵山区实现交通突破,让铜仁在黔湘渝交界处和武陵山腹地成为通达性最好最快的地方。

今年年初,铜仁决定未来4年累计投资1400亿元完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国省公路改造和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发展,畅通农产品出村、生活资料进村渠道,真正盘活农村经济,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造血功能。
路通了,石阡县龙井乡村民发展产业致富 游雨/摄
走新路  同步小康的保障
近日,记者在沪昆高铁铜仁南站看到,停车场停了数十辆车。“过去去贵阳都是自己开车,要三四个小时,现在坐高铁一个多小时就到了。”在铜仁做生意的张杰把车停在停车场,准备乘高铁去贵阳。选择高铁出行,在铜仁已成为一种时尚。

近年来,铜仁实现了高铁梦,也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目标,便利的交通环境让铜仁从边缘变为前沿,方便了群众出行,也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对旅游产业的助推作用明显。

在印江木黄镇杜鹃花海景区的广场上,一到周末车就挤得满满当当。“以前路不好,出来玩都是坐车时间多,游玩时间少。”游客杨小燕说,交通改善,让自驾游变得轻松有趣。

交通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梵净山等景区附近许多群众在路边开办农家乐,走上了致富路。目前该市共有乡村旅游经营户3000多户,乡村旅游直接从业人员4万人,20余万贫困群众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获益。

交通改善带来乡村大发展,群众要脱贫、想致富的决心更加凸显。松桃自治县九江街道永和社区通路后,村民杨金山就第一个出来投资发展观光农业,杨发贵也在路边开了一家杂货店。“有路,就有出路,就有希望。”他们坚定地说。

来源:贵州日报

作者:杨聪

编辑:蔡瑶佳

编审:王晨娟



    关注 贵州公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