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旅游】细而品之——万村旅游之村志系列(二)

 

【大田村委会】以驻地命名。在万村乡东南部山区田垄里,东南界弋阳县境。10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这里曾是闽浙...



【大田村委会】以驻地命名。在万村乡东南部山区田垄里,东南界弋阳县境。10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这里曾是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核心区域之一,是皖南、浙西苏维埃运动的发源地。德兴市第一个党支部1926年12月就诞生在万村大田村。在万村·大田革命历史教育基地,我们能深刻体会到万村人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徜徉在红色基地里,我们更深知当今和平社会来得是多么不易。

大   田:行政村驻地。在万村东偏南13公里长毛岭西麓溪北垄口缓坡上。[民国八年德兴县志]:五代晋天福间(937-947),福建童发(尚书)建村,村西有片大田畈,故名。宋初,南丰县张姓迁入,沿用原名。





苏   家:在万村东偏南12公里垄口缓坡上。唐末,福建苏姓建村,故名。



毛家畈:在万村东偏南14.5公里小溪东西两山岸垄底部田畈边。唐末,毛姓始居。北宋,建昌府(今属抚州市)宁姓迁入,沿称毛家畈。

发木坑:在万村东偏南15.5公里小溪北岸垄口缓坡上。相传黄巢起义军路经当地与唐朝军队大战,坑水被血染红,因名血涌坑。唐末,婺源县张姓建村,期望林木茂盛,改今名。



洋   源:在万村东偏南15公里鸡公尖南麓田垄底部。唐初,乐平县李世醇建村于小村源头冷浆田边(方言洋泥洞),故名。这里曾是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兵工厂。



洋源、墩头两村隔墩相望,如今基本相连,合称"洋墩"。

墩   头:在万村东偏南15公里山垄土墩上。1915年,邑内黄柏苏家李姓建村。





童    家:在万村南偏东10.5公里垄口溪北缓坡上。五代末,大田童姓建村。

杨 仙 畈:在万村南偏东10.5公里山垄里。清初,杨姓和尚(当地称和尚为仙家)建庙于田畈边小山上居住,收取畈上田租,故名。后童家吴姓迁入,沿旧称。现仅存童家1户, 2人隐居其中。

张   家:在万村东偏南11公里垄口缓坡上。唐末,饶州张姓建村,故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湖南师师长张典美烈士、赤卫军司令员张天松烈士均系该村人。

塘坞源:在万村南偏东12公里山坞中,坞里有口塘,又有水源,故名。唐末,婺源张姓建村。1948年,横峰县葛源许姓迁入,沿用旧称。1972年福泉山垦殖场职工迁入6户,20人,开采煤矿,后煤矿倒闭,职工集体迁出。现仅存张家1人隐居其中。







    关注 德兴论坛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