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左传(八十五)

 

❖ ❖ ❖读 左 传文 | 水调歌头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

❖ ❖ ❖读 左 传

文 | 水调歌头
见大子。大子曰:「吾其废乎?」对曰:「告之以临民,教之以军旅,不共是惧,何故废乎?且子惧不孝,无惧弗得立。修己而不责人,则免于难。」

临民,谓使太子居曲沃而治曲沃之民。

教之以军旅,谓前令其将下军,又令其主伐东山皋落氏。

共,如读为供,不供则是不能完成任务之意;如读为恭,不恭则是临事不严肃认真之意,国语周语韦注云:「夙夜敬事曰恭。」

史记晋世家记载与左传略同,但又云:「里克谢病,不从太子。」

大子帅师,公衣之偏衣,佩之金玦。狐突御戎,先友为右。梁余子养御罕夷,先丹木为右。羊舌大夫为尉。

偏衣,晋语一亦写作「偏裻(du)之衣」。裻,背缝也,在背之中,当是脊梁之所在。自此中分,左右异色,故云偏裻之衣,亦云偏衣。

其色一与公服同,故下文先友云「衣身之偏」;左右异色而不相对称,故下文罕夷云「尨(mang)奇无常」。

玦,古代佩身之物,形如环耳缺,多以玉为之,而金玦则以青铜为之。

狐突字伯行,狐偃之父,重耳外祖。先友,先丹木之族。此太子代晋侯将上军。

梁余子养,梁是姓,余子为其字,养是其名,若百里孟明视,皆姓、字、名连言。

罕夷当为下军将,盖太子本将下军,今代公将上军,则以罕夷为下军将而从行。

羊舌大夫,名突。为羊舌职父,叔向之祖。尉,军尉。鲁襄公十九年传云「公享晋六卿于蒲圃,赐之三命之服;军尉、司马、司空、輿尉、侯奄皆受一命之服」,则军尉在军帅之下,众官之上。淮南子兵略篇云:「夫论除谨,动静时,吏卒辨,兵甲治,正行伍,连什伯,明鼓旗,此尉之官也。」盖尉之职掌如此。

先友曰:「衣身之偏,握兵之要,在此行也,子其免勉之!偏恭无慝(te),兵要远灾,亲以无灾,又何患焉?」

太子所衣之偏衣,半同公之服色,是以公服之偏衣太子也。

佩金玦,将上军,下军又从行也,谓之握兵之要。

无慝,分公衣之半为其服,似无恶意。

远灾,兵权在己,可以远害。亲以无灾,亲以解释无慝,无灾即远灾。

先友以此为好事。或已经心知其非,故意作此慰勉之语。

狐突叹曰:「时,事之徵也;衣,身之章也;佩,衷之旗也。故敬其事,则以命始;服其身,则衣之纯;用其衷,则佩之度。今命以时卒,閟其事也;衣之尨服,远其躬也;佩以金玦,弃其衷也。服以远之,时以閟之;尨,凉;冬,杀;金,寒;玦,离;胡可恃也?虽欲勉之,狄可尽乎?」

时,指举行之时间;蒸,证也。其意谓献公以冬季举兵伐人,冬为肃杀之时,下文所谓「冬杀」者是也。盖献公心存杀意。

古代服色是用来表明个人身份贵贱之用。

佩以表德,衷犹言中心,故佩犹表明中心之旗帜。

命以始,谓当赏之于春夏。

衣之纯,必以纯色为服。古代戎服,尤贵一色,故谓之均服。

欲使其人中心为用,必以合乎礼度之物佩之。古人以佩玉为常度。

十二月,四时之卒也,故曰命以时卒。閟,闭门也,引申为凡闭之称。閟其事,谓使其事不得通达也。

尨服,杂色之服,指偏衣。远其躬与先友所说「亲」字针锋相对。

不宜佩金玦而佩之,故云弃其中心。

凉,杂色之意。冬日肃杀,以此杀解释「冬」。古人谓玉之德温,而金之德寒,故以寒解释「金」。古人以玦表决绝与离别,荀子大略篇所谓「绝人以玦,反绝以環」可证。

虽欲勉之,针对先友语「子其勉之」言。「狄可尽乎」,以献公曾命太子曰「尽敌而反」也。

梁余子养曰:「帅师者,受命于庙,受脤(shen)于社,有常服矣。不获而尨,命可知也。死而不孝,不如逃之。」

晋语韦注云:「将行告庙,受戎命也。」

脤,说文云:「社肉,盛之以蜃,故谓之脤。」鲁成公十三年传文记载:「公及诸侯朝王,遂从刘康公、成肃公会晋侯伐秦。成子受脤于社,不敬。」此乃出兵前受脤之事。古代出兵祭社,其名为宜。祭举,以社肉颁赐诸人,谓之受脤。

不获谓不得常服。尨,指偏衣。

命指公命,谓献公之命不怀善意。

罕夷曰:「尨奇无常,金玦不復。虽復何为?君有心矣。」

晋语一云:「是故使申生伐东山,衣之偏裻之衣,佩之衣金玦。仆人赞闻之,曰:「太子殆载!君赐之奇,奇生怪,怪生无常,无常不立。」」周礼阍人:「奇服怪民不入宫。」郑注:「奇服,衣非常。春秋传曰:「尨奇无常。」」是以非常来解释无常。

玦表决绝,故云不復。

君有心矣,杜预注述曰:「有害太子之心矣。」

先丹木曰:「是服也,狂夫阻之。曰「尽敌而反」,敌可尽乎?虽尽敌,犹有内谗,不如违之。」狐突欲行。羊舌大夫曰:「不可。违命不孝,弃事不忠。虽知其寒,恶不可取。子其死之!」

晋语一云:「且是衣也,狂夫阻之衣也。」尔雅释诂:「阻,难也。」狂夫阻之,谓狂夫亦难穿之。

「尽敌而反」晋献公命申生之辞也。

违,去也。与梁余子养「不如逃之」相对应。

寒,与狐突语中「金寒」寒字相应,寒凉犹言苦恶。

恶,指不忠不孝。

大子将战,狐突谏曰:「不可。昔辛伯谂周桓公云:「内宠并后,外宠二政,嬖子配嫡,大都耦国,乱之本也。」周公弗从,故及于难。今乱本成矣,立可必乎?孝而安民,子其图之!其危身以速罪也。」

谂,深谏也。

政,即是国政,正卿也。

嬖子配嫡,指奚齐、卓子与申生相匹敌。狐突引用辛伯之语以比附晋国时事,指骊姬擅宠,梁五与东关嬖五与正卿并用事。或以大都指曲沃,但居曲沃者为申生本人,不为晋国之害。古人援引前闻证今事,皆取其大致,不必事事相符。

狐突仍劝其行,杜注谓「奉身为孝,不战为安民」也。

战则危身而使罪戾速至也。此倒装句法,正说应该是「与其危身以速罪也,不如孝而安民,子其图之」。

晋语一云:「至于稷桑,狄人出逆。申生欲战。狐突谏曰:「不可。突闻之;国君好艾,大夫殆;好内,適子殆,社稷危。若惠于父而远于死,惠于众而利社稷,其可以图之乎!況其危身于狄以起谗于内也?」申生曰:「不可。君之使我非欢也,抑欲测吾心也,是故赐我奇服,而告我权,又有甘言焉。言之大甘,其中必苦,谮在中矣。君故生心,虽蝎谮,焉避之?不若战也。不战而反,我罪滋厚。我战死,犹有令名焉。」果败狄于稷桑而反。谗言益起。狐突杜门不出。君子曰:「善深谋也。」」

成风闻成季之繇(zhou),乃事之,而属僖公焉,故成季立之。

成风,庄公之妾,僖公之母。

繇,卦兆之占辞也。

鲁文公十八年传文记载「文公二妃,敬嬴生宣公,敬嬴嬖,而私事襄仲」,与此「事」字同,谓结之以为援也。

僖之元年,齐桓公迁邢于夷仪。二年,封卫于楚丘。邢迁如归,卫国忘亡。

夷仪,应当在今天山东省聊城县西十二里。

楚丘,卫国之地,在今天河南省滑县东。

吕氏春秋简选篇:「齐桓公良车三百乘,教卒万人,以为兵首,横行海内,天下莫之能御。南至石梁,西至酆郭,北至令支。中山亡邢,狄人灭卫。桓公更立邢于夷仪,更立卫于楚丘。」

忘亡,「言上下安堵,不失旧物也。」

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务材、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能。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

卫文公既卫戴公之位。

大帛,礼记杂记上郑注引作「大白」,又云:「大白冠,大古之布冠也。」大布衣、大白冠,所以示俭。

务材,务在植材用也;训农,训民劝农业也。

通商,通商贩之路,令货利往来也;惠工,加恩惠于百工,赏其利器用也。

敬教,敬民五教也;劝学,劝民学问也。

授方、任能,此二事指官人言。授方者,授之以百官之常法也;任能者,任用其材能之人也。不授以方,则无法治;不任其能,则无治人。

季年,年末也。

乃三百乘,竟至三百乘也。三十乘,齐桓公所馈;三百乘,治国所得。

------------------------------

文章来自网络

回复“读左传”获取连载更新的全部文章。

点击下方,阅读近期文章:

【读左传八十四】

【读左传八十三】

【读左传八十二】

“你最爱的一篇文言文
是什么?”


    关注 爱读古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