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左传(六十)

 

❖ ❖ ❖读 左 传文 | 水调歌头十年,丁酉,公元前六八四年。周庄王十三年、齐桓二年、晋缗公二十一年、曲沃...

❖ ❖ ❖读 左 传

文 | 水调歌头
十有一年,戊戌,公元前六八三年。周庄王十四年、齐桓三年、晋缗二十二年、曲沃武公三十三年、卫惠十七年、蔡哀十二年、郑厉十八年、子仪十一年、曹庄十九年、陈宣十年、杞靖二十一年、宋闵九年、秦武十五年、楚文七年、许穆十五年。



十有一年春王正月。

此事传文中并无记载。

夏五月,戊寅,公败宋师于鄑(zi)。

鄑,鲁国地名,地处宋国、鲁国之间,与元年纪国名叫鄑的城池并不是一个地方。

秋,宋大水。

杜预注述此事写道:「公使弔之,故书。」

冬,王姬归于齐。

传文中记载:「齐侯来逆共姬。」则可以知道鲁国代周王为婚主。



十一年夏,宋为乘丘之役故,侵我。公御之。宋师未陈而薄之,败诸鄑。

薄,迫也,兵逼而压迫之也。

凡师,敌未陈曰败某师,皆陈曰战,大崩曰败绩。

败某师之事未必尽然。长勺之役,齐人三鼓,则已阵矣,而经书中仍写作「败齐师」。鲁国败外国之师者一共八次,都书写为「败某师」,由此可见「败某师」之言,是指内胜外之辞也。外诸侯之胜败偶然也会用之,例如鲁僖公三十三年记载「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就是如此。

皆陈曰战,此事也未必尽然。春秋经文书写外诸侯之战,多用「战」字。例如鲁文公七年经文写道「夏四月戊子,晋人及秦人战于令狐」,而令狐之役,传文中记载是:「背先蔑而立灵公,以御秦师,潜师夜起」,则晋国之所以能胜,是因为在夜间偷袭的缘故。夜间,秦师未陈可知也。但是经书中也写为「战」。

大崩曰败绩,此事仍然未必尽然。鲁成公十六年,鄢陵之战,楚未大崩,且拟复战,而经书中写道「楚子,郑师败绩」。得儁(jun)曰克,覆而败之曰取某师,京师败曰王师败绩于某。

春秋经文中书写「克」者,只有隐公元年「郑伯克段于鄢」一事。 而传文中说「如二君,故曰克」,不是「得儁」。

得儁,儁与俊通假,战胜其军队,而获得其军内之雄儁也。而殽之战,晋得秦之三师;乘丘之役,鲁获宋之南宫万,皆不书「克」。

覆,隐也,设伏兵而败之也。春秋中记载「取某师」者仅仅只有两次。设覆而败敌者多矣,鲁成公三年丘舆之战,郑「使东鄙覆诸鄤」;十六年汋陵之战,「郑人覆之」,然而经文皆不书「取」。

经文中记载「王师败绩」者,只有鲁成公元年「王师败绩于贸戎」一个例子,国语周语也记载「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

秋,宋大水。公使弔焉,曰:「天作淫雨,害于粢盛,若之何不弔?」

周礼大宗伯记载:「以弔礼哀祸灾。」郑玄注述曰「祸灾指遭水火」,宋国大概是用此礼。

其实祸灾不仅水火,凡是凶灾皆可弔,鲁文公十五年传文所记载「贺善弔灾」,鲁昭公十一年传文记载「贺其福而弔其凶」,鲁文公八年传文又记载「弔丧」都是这种意思。

淫雨,霖雨。鲁隐公九年传文记载:「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

粢盛,黍稷以供奉祭祀者,这里实际上指的是百谷而言。

若之何,如何也。鲁襄公十四年传厚成叔弔卫侯之辞曰:「闻君不抚社稷,而越在他境,若之何不弔?」,语意与此相同。

史记年表记载:「桓公十一年,臧文仲弔宋水。」又云:「宋湣公九年,宋大水,公自罪。鲁使臧文仲来弔。」宋世家也记载:「湣公九年,宋水,鲁使臧文仲往弔水。」司马迁断言使者即是臧文仲。然而臧文仲为哀伯达之孙,于鲁庄公二十八年始见于春秋,死于鲁文公十年。鲁文公十年距鲁庄公二十八年有五十年,距此年有六十八年,如果臧文仲九十而卒,此时年纪不过二十二岁。大概是因为下文记载臧文仲之言所故。

对曰:「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

礼记曲礼下记载:「诸侯见天子曰臣某侯某,其与民言则自称为寡人,其在凶服曰適子孤。」此时宋公自称曰「孤」,大概是依照凶礼所言,所以下文写道「列国有凶,称孤,礼也」。

拜命之辱是当时的习惯用语,意思如同现在所说的「承蒙关注,实不敢当」。

宋世家记载:「湣公自罪曰:「寡人不能事鬼神,政不脩,故水。」」由此可知司马迁以「不能事鬼神」与「政不脩」来解释「不敬」之意。

臧文仲曰:「宋其兴乎!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且列国有凶,称孤,礼也。言惧而名礼,其庶乎!」

臧文仲即是臧孙辰。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记载:「孝公生僖伯彄(kou),彄生哀伯达,达生伯氏瓶,瓶生文仲辰。」文仲之父伯氏瓶无谥号,大概是因为早逝的缘故。

禹罪己之事,尚书没有记载。论语尧曰篇记载汤祷雨之辞曰:「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悖,通假于勃,兴起之貌。

忽,速也,疾也。吕氏春秋论人篇记载:「昔上世之亡主,以罪为在人,故日杀戮不止,以至于亡而不悟。三代之兴王,以罪为在己,故日功而不衰,以至于王。」

凶谓凶荒,因大水而年成不收也。

言惧,指不敬而天降灾祸之语。名礼指自称为孤。

孔子闻之曰:「宋国其庶几矣!」弟子曰:「何谓?」孔子曰:「昔桀、纣不任其过,其凶也忽焉;成汤、文王知任其过,其兴也勃焉。过而改之,是不过也。」

既而闻之曰公子御说(yue)之辞也。臧孙达曰:「是宜为君,有恤民之心。」

御说,宋庄公之子,闵公之弟,桓公也。

臧孙达即是臧哀伯。

孔疏记载:「谓御说明年为君之后,方始闻之。闻之时已为君,故云是人宜其为君也。」

冬,齐侯来逆共姬。

齐侯,齐桓公。共姬,王姬。齐桓公来亲迎。高士奇纪事本末云:「鲁主王姬之嫁旧矣,故桓公之娶王姬,亦逆于鲁,盖鲁为王室懿亲也。」

乘丘之役,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公右歂孙生博之。宋人请之。

乘丘之役,在鲁庄公十年。

仆姑,箭矢之名。

南宫长万,即宋万,南宫是氏,万是其名,长是其字。

国君或元帅所乘车曰戎车,副车曰佐车。兵车也可以泛称曰戎车。

搏通假于捕,击取也。生搏,就是今天所说的活捉。史记宋世家记载:「生虏宋南宫万。宋人请万,万归宋。」

宋公靳之,曰:「始吾敬子;今子,鲁囚也,吾弗敬子矣。」病之。

靳,戏而相愧也。

此句与下年传文中「十二年秋,宋万弑闵公于蒙泽」本为一传,后人割裂。

------------------------------

文章来自网络

回复“读左传”获取连载更新的全部文章。

点击下方,阅读近期文章:

【读左传五十九】

【读左传五十八】

【读左传五十七】

“你最爱的一篇文言文
是什么?”


    关注 爱读古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