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央视 与你相伴 调结构转方式:上海“有机更新” 催生模式之变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涵盖上海以及江苏、浙江、安徽部分地级市,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日前,《长江三角洲城市...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涵盖上海以及江苏、浙江、安徽部分地级市,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日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公布,将在更高层次上引领该区域协同发展。上海作为这一地区的超大城市,其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变,受到人口、环境、资源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上海,一起探寻这座城市的发展模式之变。

当今的上海,繁华而现代。但在空间利用上,却越来越“小气”,建设用地“负增长”,规模“总量锁定”。这种“小气”的背后,是城市更新向“存量空间”的转变,也是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
上海市规划部门调研发现,土地资源已经遭遇“天花板”,国土开发强度达到36%,大幅高于巴黎、伦敦等城市。而另一方面,土地的单位产出却不高。例如在上海普陀区,这里的1000多家传统制造业企业正在进行搬迁,其中不少是上海曾经的骄傲。但在储备用地总量极小的情况下,新一轮规划调整中,这些工厂的关停成为大势所趋。
“十三五”期间,如何“有机更新”,用好存量,提高效率成为了上海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下,设定人口规模、建设用地、生态环境、城市安全等“四条底线”,常住人口不超过2500万,建设用地增量逐年减少,生态用地大幅增加。
在“有机更新”的理念下,黄浦江东岸正在进行21公里岸线打通工程,在存量土地上做文章,除了考虑经济因素,公共空间的回归,生态岸线的打造,都是此次工程的主要目标。今后,黄浦江东岸迎来的将是功能属性的更新优化,比如始建于1862年的上海造船厂搬离后,这里将改造成公共文化设施。
目前,上海的“有机更新”正从外表向内里延伸。在高楼林立的陆家嘴,城市空间第一次向地下拓展,四栋摩天大楼在地下融会贯通,原来车水马龙的地面,则有了新的身份属性——市民公园。根据最新规划,到2020年上海建设用地要守住3185平方公里的红线,这比原来的规划目标减少41平方公里;一些产出效率低下的仓库、堆场正在拆除;规划建设的21个郊野公园,总面积超过400平方公里。
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超大城市,上海还需从“一指禅”到“握成拳头”,从“单打独斗”到区域合作,与江苏、浙江、安徽部分地级市实现1+1大于2的效果。相信在长三角城市群打破领域和区域的界限后,定能进一步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协同创新的巨大潜能,向世界级城市群全面进军。

推荐阅读

  • 八珍烤麸+葱烤鲫鱼,上海滋味带回家
  • 上海,今日起子女拒不回家看看或影响信用纪录
  • 上海洋山港如何实现智能化"无人码头"


更多精彩内容,请回复以下关键字获取:
新闻联播


精彩暑期,与你相伴。点击“阅读原文”,2016中央电视台暑期亮点说明会精彩立现!


    关注 央视微C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