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会抑郁,不意味着都有抑郁症

 

关于抑郁症那些事…...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莫俏雯

机构 | 东莞市展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图片来源网络 | 版权归作者所有
抑郁症是情绪障碍症,表现特征之一是情绪持续低迷、失落,像是赶不散的低气压云团,遮挡了太阳。

回想一下,我们身边是否有确诊抑郁症的朋友,一发现好像特别少甚至没有,二若发现某人确诊抑郁症,一般可能发生了自残的行为。

我是一名来自东莞的医务社会工作者,简称医务社工。在综合性医院工作的第10个月中,我已经服务了6名确诊抑郁症患者。值得一提的是,TA们基本发生了自残行为或者有过激的情绪反应而被发现。

在这个小样本的调查中,结合科学调研数据,其实抑郁症在精神疾病类占重率高。在生活当中,抑郁症患者并非罕见。有人说“没有啊,我身边的人都挺好的”。

好吧,只是没有被发现,或者关系不足够信任到被告知。

“不装的人生是残缺的”。

我是认真的。
图片来源网络 | 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今很多人都会调侃“装”,网络视频一旦出现,都是呈现“装*”隐盖性的用法。

装、做作、虚伪、掩饰等的词多为贬义的表词语。但是情景不断的被切换,词语就应该也不断更新理解。语言太容易伤害人,分清楚定义和概念是表达的一个技能。个人认为,有一种“装”叫夸大,有一种 “装”称隐藏。

为什么要提到这个点呢?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隐藏内心情绪和感受或扮演另一种状态都是常见的。

这也使得很多人惊讶于“原来TA是这样的”。

这是一段真实的会谈。

在前面一段引导性对话后,

“我不允许自己脆弱。我希望身边所有人都认为我是一个坚强、乐观的人。”患者A说。

“您,会累吗”社工B说。

“累。我只会自己哭,我不知道该对谁哭,不希望被同情。我翻过了通信录,发现最了解我的还是自己。很多人安慰我说‘不要想太多’,可是… …”沉默……

“可是您觉得太委屈了,是吗。很多人给您压力,带给您伤害,后来像是被抛弃一样,反过来指责您为什么要伤害自己,做这么傻的事情。”A深深的点头。

“我参加了很多志愿者活动,帮助了很多人,却在最脆弱的时候,发现没有人能帮我。”A说。

这段给我的印象很深刻,也很触动。林肯公园主唱查斯特是一名确诊的抑郁症患者。在他轻生的前一天,查斯特妻子在推特上推送查斯特开怀大笑的图片。

尽管我们的经历和阅历不尽相同,但是有趣的是,还是会产生很多相同的做法和感受。因为不想被同情,也因为众人不能理解曾经的折磨和痛苦,所以会选择在大众面前大笑。这是一种虚伪,也是一种保护。

拼命想带给别人欢乐的人,其实也是在找欢乐,弥补内心的悲伤。

很多事实告诉我们,“喜剧内核是悲剧”。

今年十分流行《中国有嘻哈》节目,风行“Hey,be a real man ”“这样很不real”。反问抑郁症患者,他们大概会说“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真实的我”

活的真实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代价的程度深受身边环境包容度的影响。在我所接触的个案当中,有被管束严格需求长期不被重视的C,有长期活在恐惧和焦虑中的D,有产后不公正对待的E等。TA们没有被理解,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却时时忍让。

面对约束缠身人儿,我们是看到虚假,还是能够看到伤疤呢?

谈到抑郁症,科学上的研究表明。抑郁症特征包括丧失愉悦感或对通常活动的兴趣、食物紊乱、睡眠失调、心理运动迟滞和不安、丧失活力、无用感和罪疚感、思维困难而且会不断出现死亡或者自杀的念头。

坦诚的问自己,我们是否会畏惧抑郁症的人,而患抑郁症的人为什么都不想被得知。除了因同情产生不对等的关系,还有一点很重要,我们都避忌“死亡”,包括其涉及的物品、事情和行为。稍微了解抑郁症患者的人,多少都会担心TA们有不恰当的轻生行为。这是一个思维深处的反思。遇到自残行为,我们得知事因往往会不理解,“这么傻”“想太多”。

当面对本人,我们也往往会安慰“不要想太多,乐观一些”。我得承认,这是一种安慰,出于好意。不过,这或许是二重伤害。

我们都太容易用道德的观点“安慰”别人,认为按着大家想的做法是理所当然。我们都太忙,忙到没有时间没有耐心不能静静的陪伴,没有时间说服自己着急的心情,而产生了怪责的行为,忙到不懂如何行动给予支持、引导而不知所措。

“理解”是很烧脑的认知,也是一种生活阅历的共鸣。它需要有一定互动产生的事实基础。不过“陪伴”与“倾听”是我们都可以做到的。

不用太担心,我们都会抑郁,不意味着都有抑郁症。压力无处不在,焦虑无孔不进。不过还好,爱与关心同样润物细无声。我们同样也知道有些事情很复杂,也很阴暗与晦涩。这也正是没有提到促使产生病态性的抑郁症产生的原因和重创的经历。我十分感激愿意信任社工职业和身份的TA们,给予我阅历和反思。当真的被确诊抑郁症,不用担心,看专业的心理医生,定期服药,遵从医生的指示,待情况好转,药量被控制,直至药量没有,直至稳定。 当然,关键并非是药物治疗,更多的是如何抚平伤疤。身边人的支持和鼓励相当重要。

最后我想对TA们说,很可惜,生活给予了不公正对待,逼着人成长。成长总是痛的,但是也意味着成就饱满的人格,找寻真实的自我。

图片来源网络 | 版权归作者所有
天空,总等到放晴的时候。
别担心,明天太阳照常升起




关于社工 / 公益,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可以在这里分享~投稿邮箱sgke123@163.com,长期投稿10篇以上有机会获选【社工客】特邀年度原创作者(点击这里,了解社工客2016-2017年度原创作者),获得不定期写作技巧分享,稿费激励,更有大礼包寄出哦~加入“社工客原创作者团”&“社工客线上运营团队”请直接call小客微信shegongke2014,备注“原创作者or小编”。  
-- End --
排版编辑 | 蓝天
审核校对 | 瑞杰


    关注 社工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