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聊聊过午不食的安全性

 

过午不食真的会引发胃病么?过午不食减下的体重会反弹么?...





上期的内容(科学与减肥 | 辟谷、间隔饮食、过午不食的原理是什么?)里面我们分析了过午不食的科学原理和注意事项。

但是随后就有读者在留言里反映说过午不食对身体有很大伤害。抱着严谨的科学态度,我们再来详细说明一下过午不食应该如何去做才会更安全。

过午不食≠过午不吃

我们其实也说了,现在营养学中说的“过午不食”其实并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吃。而是在晚餐吃低热量低GI的水果蔬菜等碳水化合物,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持血糖能够在睡前维持一个稳定的程度(其实就是不至于饥饿)。

为什么要吃低GI的碳水化合物呢?
我们再次搬来这张神图
图中两根曲线表示我们的血糖浓度
浅蓝色代表吃下高GI食物的血糖反馈
(米饭、馒头、面包、甜甜圈、糖...)


当我们吃下高GI的碳水化合物,血糖会嗖嗖嗖的升高。这时候虽然马上就不饿了,但是这种高血糖维持不了多久。
还容易触发胰岛素分泌,
导致血糖浓度快速下降。
深蓝色代表的是低GI食物的血糖反馈
(粗粮、蔬菜水果、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混合膳食...)


低GI的食物对于血糖的影响很慢,可以长时间稳定的提升血糖,也
就是比较抗饿。
高GI和低GI的食物就像汽油和木炭
汽油可以一下子烧的很热
而木炭则可以持续的供热很久
我们的过午不食其实并不是放任血糖随意降低。而是通过低GI食物的特性,让血糖可以长时间的保持稳定,这样才能在晚饭至入睡前不至于产生强烈的饥饿感。
晚饭如何吃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呢?
比如一份好吃的酸奶水果沙拉
或者一碗杂粮粥
一般人的晚餐热量大概在800-1000大卡左右
而过午不食的“晚餐”只需要吃200大卡
一日两餐会危害健康么?

一般认为一日两餐会产生危害的人
会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我们的身体就是适应一日三餐的
2,一日两餐会伤胃
3,这样减下的体重会反弹(暴食)


那么,是这样么?
我们自古以来就是适应一日三餐么?
我们来讲一节历史课
商之前还基本处于饿了就吃的“原始模式”,而到了春秋战国礼制发达之后,贵族的饮食就逐渐转向一日三餐,普通大臣以及平民还是一日两餐。此时的一日三餐属于一种皇家礼制规范。

《战国策》记载:“士三食不得餍”。《庄子·内篇》有“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到了秦汉时期,上层阶级逐渐开始一日三餐,而百姓甚至还没有定时进餐的概念。汉代曾赐给戴罪的淮南王刘长“皆日三餐”的待遇,这说明了一日三餐是礼制上代表身份的一种象征。

《汉书|食货志上》记载“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而《白虎通义|礼乐》中记载农民“饥即食,饱即作,故而无数”。绝大多数人都处于“饿得受不了才吃两口饭”的程度,也就没有记录进餐次数的必要。

隋唐时期,上层贵族甚至开始了一日四餐,甚至一日五餐。但是老百姓吃几顿饭还是要看处于哪个年代以及有没有钱,此时的大城市的人群应该已经是普遍的一日三餐,但是农民的生活却更加清苦。

到了宋朝这个饮食爆发的年代,人们的进食习惯出现了两极分化。多数的士大夫崇尚生活简约一日两餐(比如朱熹),也有另一小部分官员饮食极其奢侈(蔡京、秦桧等)。士大夫们吃几餐取决于他们的理念,但士兵和农民的生活却惨爆了,远没到讨论一天吃几顿的程度(这也许是宋朝军队积弱的另一个原因)。

《司马文公文集|蓄积扎子》记载“乡村农民,少有半年之食”。《范文正公集》中记录士兵饮食“食必粗粝,经逾岁年,不沾肉味。”

托明清农业高度发展的福,普通的老百姓才终于有了固定餐食的条件。那么当时的人每天吃几顿呢?

根据记载,清代皇帝每天吃两顿,早膳在早上六七点钟,晚膳在中午十一点至下午三点,有时候会在晚上五至七点间吃一点小吃(是不是与我们的过午不食很像?)。民间的进食习俗则是“南方普遍日三次,北方普遍日二次”(《清稞类钞|饮食类》,1986),其中南方的早晚两餐也是以粥为主的低热量饮食。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
虽然《增广贤文》说
“耕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
但其实中国历史中的绝大多数人
都没有经历过“一日三餐”的待遇
所以也就没有老祖宗一日三餐这么一说
那么......
一日两餐会伤胃么?
一般坚持此说法的人认为
“不吃晚饭会导致胃部产生大量胃酸
然后胃酸就把胃烧坏了....”
实际上胃液的分泌主要受三方面影响
被称为头期、胃期、肠期
它们主要还是由摄食的实际行为引发的
比如我们的咀嚼、吞咽和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等等...
其实就是
吃了多少食物就会分泌多少胃液


饮食习惯对于胃液分泌的影响很小,而且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大概5-7天就会重新适应。所以,晚餐吃得少并不等于胃部会积攒一大堆胃酸,也就谈不上“伤胃”了。
咱们再来扩展一下
容易引发胃部疾病的原因一般是以下几个:


酒精、咖啡、浓茶等损伤胃黏膜
药物损伤胃黏膜
微生物及细菌感染损伤胃黏膜
暴饮暴食
贫血


饮食规律也很少被列为引发胃病的直接原因
对于胃溃疡患者医生的建议往往是睡前避免进食,而且我们推荐的“过午不食”并不是指不吃晚饭,而是吃富含膳食纤维的低热量食物。这样即可以避免长时间的空腹,也能够一定程度维持我们的血糖含量。

但是如果由于不吃晚饭引发胃疼,可能是血糖过低引发了胃部的应激反应,此时就应该再增加晚餐的热量。

过午不食是个技术活,需要控制血糖在一个偏低的水平,却不能让血糖降低到“饥饿”。


所以呢...
减少晚饭的热量并不容易引发胃病
只要坚持并且形成规律
人体会很快就会适应新的饮食习惯
当然!每个人的体质相差很大!
如果产生了不适症状还是应该立刻停止!
再来看最后一个问题:
过午不食减下的体重会反弹么?
答案是


“WTF...搞事情啊?”
.
.
.
.
其实呢...
减肥之后引发的暴食倾向
其实跟你采取了什么方式减肥
并没有直接联系......
只要体内的脂肪含量大幅下降
就一定会引发“暴食”
这取决于脑内的瘦素水平
关于减肥反弹的话题
我们会专门再开一期详细的说一说


大家只要记住没有不反弹的减肥就好了
不吃晚饭真正的危害
说了这么多
难道不吃晚饭真的没有风险么?
不吃晚饭的最大危害是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很严重的慢性病
它的主要成因就是血糖浓度频繁升降
假如我们完全不吃晚饭
那么很容易变成午饭吃的很多
导致中午血糖很高
而晚上血糖非常低



胰腺与血糖的关系可以参考《我们是如何储存热量的?》
这是非常容易导致胰岛素疲劳
从而形成糖尿病的隐患!
而应对的方法
就是均匀分布早餐和午餐的热量
并且坚持食用低GI的碳水化合物
而且晚上一定要摄食!
这样就可以保证血糖的相对稳定
降低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其他风险
根据每个人体质不同
过午不食也可能引起某些特殊的不适
比如上期这位童鞋反应的


虽然不知道这位医生说的“26岁之前身体器官没有发育固定”的说法来自何处。但我还是觉得这位童鞋的拉肚子、胀气很可能是由于“果糖不耐受”。

果糖不耐受:人体无法分泌足够的果糖酶,导致果糖不能在小肠完全吸收。未被吸收的果糖进入大肠后会被细菌消化并分泌出气体和毒素,导致腹胀腹泻。

这时候,我就推荐这位朋友可以换成别的减肥方式,或者将晚餐的水果换成粗粮粥或者蔬菜沙拉等非水果类的饮食。

一句话总结

营养学上鼓励人们少食多餐,就是为了保证人体的血糖稳定。不论我们如何努力控制,一日两餐还是难免会引起血糖波动引发风险。减肥其实是一种紧急的强制措施,所以多数减肥法本身也带有健康风险。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是利用科学知识相对的降低风险。

是药三分毒,最好的办法还是注意日常饮食习惯,避免身体进入“肥胖”的陷阱。据说,订阅了“吃货的科学指南”的盆友们,减肥的效果比没订阅的要好23.175%,而分享到朋友圈的盆友会得到额外12.35%减肥成功率的属性加成!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小明是信了!

下面是一些往期的精彩内容

科学与减肥1 | 究竟什么是正确的减肥??

人们为什么会胖 | 生活篇,不匹配的齿轮

人们为什么会胖 | 基因篇,上帝总是偏爱胖子

真人直播!快餐VS运动【4】-跑步7天可以瘦这么多?小编show给你看如何边吃肯德基边跑步...

你好,消化君!-认识我们的消化系统

本期读者调查:
好了,今天就贫到这了。
按住图片识别二维码就可以关注
吃货的科学指南
第一时间读到小编科学又逗逼的文章
如果你觉得好,请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
也可以快速关注哦


    关注 吃货的科学指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