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之信:缘起性空,活在当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陈坚,1966年生,浙江临海人,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宗教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山东...




陈坚,1966年生,浙江临海人,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宗教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山东湛山佛学院兼职教授(主讲天台宗)副教授。

信,在中国汉语词典中有多层意思,它是“信用”“诚信”等诚实品质的表述,也是“信心”“信任”等不怀疑态度的阐释;同时还是“信仰”“信徒” 这种崇奉精神的解读。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儒道佛三家思想各有侧重,有“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的说法。关于“信”的问题,三家又有何种不同的解读呢?“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怎样的存在?

谈及“信”,首先映入脑海的便是“信仰”,继而又会想到宗教,当然也包括佛教。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历经千百年的变化发展,有许多思想早已与中国本土文化融于一体,并与儒家和道家一起构成作为中华文化主流的儒佛道三教。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的齿轮飞速转动,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来不及沉淀升华,就将精华与糟粕一齐抛于脑后。我们的儒家五常系列专题已做了四期,本期将以“信”为切入点,探访山东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陈坚教授,了解佛学家眼中的“信”。

信——多种解读,一种本质:教人如何解决矛盾

陈坚教授从宗教学研究观点出发,认为不同的宗教其实对“信”是有不同理解的,比如,西方基督宗教讲的“信”,乃是对唯一而绝对的外在神的信仰,也就是对上帝的信仰,这叫“一神教”。《圣经》“摩西十诫”第一条便说:“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当然,除了基督宗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也属于“一神教”。“一神教”,顾名思义就是只能有一个神,绝不能有两个或更多。这种宗教的“信”就是信那个“唯一神”。

然而,我们儒家讲的“仁义礼智信”的那个“信”,却不是去信什么神,因为儒家是“不语怪力乱神”的。儒家讲的“信”,看“信”这个字就大概知道其含义了。汉语“信”字,一个人字旁加一个“言”字,“人言为信”,这是很深刻的,意为人说出来的话就是表达人本身的,也就是“言如其人”,这就是“信”。现在很多人说话不是表达其本身,而是坑蒙拐骗,那就是“言而无信”了。总之,儒家的“信”,就是要人“言而有信”。“言而有信”是人的基本规定性,它要求人说话诚实,守信用,也就是诚信的意思。“诚”和“信”实际上是一个意思。你再看“诚”这个字,一个言字旁加一个“成”,言而有成,说话算数,这就是“诚”,也就是“信”。简单地说,儒家所说的“信”,就是做人要诚信的意思。

而佛教的“信”,陈坚教授从其梵文本意出发给予解读,他说,佛教所谓的“信”,其原意是正确理解的意思,当然是指对佛教道理的正确理解,或者说是对佛法的正确理解,或者说是对佛教所揭示的世界实相的正确理解。我们一般人往往把佛当神来信,这是不对的,因为佛不是神,佛是觉悟了的人。所以佛教上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学佛而不是信佛。如果你一定要说信佛,那是指信佛所说的那些道理,或者简单地说是“信理”,比如信因果的道理,信“缘起性空”的道理等。

陈坚教授指出,无论是“一神教”的“信神”,还是儒家的“诚信”,抑或是佛教的“信理”,它们的设定,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更好地解决人自身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只是角度不一样而已。佛教的“信”,如果回到其最根本的道理上来讲,那就是信“缘起性空”,或者就说信“空”,并通过信“空”来消除人的无明烦恼,并从而达成人与社会的和谐,因为人有烦恼就容易冲动并与他人产生冲突。所以,如果以后有人问你佛教信什么,你就回答信“空”,不要说信佛,更不能说信神。

“空性”——佛家角度谈“信”的本质

(一)“空”是什么

“空”并非“没有”的意思,因此佛学也绝不是一门消极的哲学。苏东坡有诗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从初一到十五,从十五到三十,我们看到的月亮有盈有亏,这盈亏皆为月亮之“相”,并非月亮本身。月亮本身我们看不到,这看不到但却存在的就是“空”。“空”乃是千变万化的。正是因为佛家相信万物表象变化皆无穷无尽,当下的烦恼只是事物所表现出一时的“相”。所以当我们遇到烦恼事,无需执迷于表象中无法自拔,而应明了万物皆空,重相皆非,继而为自己的苦闷找到根源,淡然处之。

谈到空,陈坚教授为我们讲了一个佛家故事——国王的小拇指。

有一位国王带领随从外出打猎,本想满载而归,却反被猎物咬掉小拇指。回宫后,国王又气又恼,丞相上前安慰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国王很愤怒,把宰相关了起来,宰相仍然笑笑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一个月后,国王再次外出打猎,却突遇野人,他们抓住了国王,打算把它当做祭品呈给上天。就在他们打算准备把国王推向祭坛的时候,有人发现国王的小拇指是残缺的,而献给神的礼物怎么能有残缺呢?于是他们放了国王。国王回到宫中,面见宰相。对宰相说:“我今天才理解了什么叫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但你的牢狱之灾又如何解释呢?”宰相回答:“如果我不是在狱中,按照惯例定要陪您同行,当他们发现您无法作为祭品时,就会拿我祭神了。”同样都是失掉小拇指,只因条件(也就是佛家所说的“缘”)不同而结果不同。因此万事万物无所谓好坏,因为本质未变,变的只是表象。当世人开始相信“空性”,从尘世由烦恼而生的层层迷障中看到本质,理解无尽,就能为当下的苦闷找到宽慰的方法,亦能多一份从容,少一份执念。

(二)多种助缘,唯有活在当下

理解“空性”,能帮助我们将格局放大,那“缘”又是什么呢?陈坚教授用“联系”“条件”等词为我们形象描述,陈教授在山大设有佛学选修课,一日,生物系一名学生为陈坚教授讲述了自己将“空性”应用于生活,继而看透烦恼,活在当下的亲身经历。

生物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培养一种微生物,而该同学由于种种失误,在连续半个月的认真实验后,却培养出了细菌而非微生物,眼看着到了交作业的时间,这名同学犹豫再三,放弃了大多数同学所选择的直接将正确答案写在实验报告上,而是实事求是的把自己的失败案例交了上去。没想到的是,老师在看到这篇异于其他同学的实验报告后,并没有给她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而是作为反面案例和正面案例一齐上台分享,和试验成功的同学一起得到了全班最高分。这个学生在理解了“空”的基础上,选择将当下的事实呈献给老师,明白自己的努力只是多种成功因素中的一种,因此能够坦然面对失败,儒家所言的诚信是如此的,而佛家对“信”的理解之后所作出活在当下的选择,亦是如此。

当从“缘起”的角度理解烦恼,明白个人的努力只是助缘,而并非与成功绝对挂钩,就能经得起失败,亦能在失败后脚踏实地的对当下的结果做出最好应对,也就是活在当下。

(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即便真正理解了“空”,看透了“缘”,要做到对眼前的痛苦超脱淡然实非易事。《金刚经》中须菩提问佛“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佛家修炼要经历戒定慧,所谓戒,即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也就是儒家所说的“理”。定是在知晓该做什么之后保持定力,活在当下的定力练成后,智慧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

佛语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朵花的盛开是整个世界的机缘巧合,如果那阵风没有将种子吹在那片土壤,如果那场雨没有落下,那朵花便不会盛开。因此一朵花中蕴含着整个世界,这就是一种缘分。生而为人,能做的事十分有限。在理解了“缘”以后,就能对结果淡然处之,不功利,不造作。也就能将目光从曾经的只看结果变成如今的活在当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即是此理。

1.如果您喜欢微信内容,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或“发送给朋友”;

2.如果您喜欢文化大观,请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wenhuadaguan2014”关注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关注;

3.《文化大观》平台所发布信息仅出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除本刊原创文稿以外所发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平台证实,请读者自行核实。


    关注 文化大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