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毕业的她,回乡建书院,用自己的方式守护故乡 乡野生活家

 

梅静,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和复兴故乡,传播着故乡的 “美”。...



从最初回乡养娃的个人理想,到服务更多人的文化空间,现实的听松书院要做的事情很多。梅静,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和复兴故乡,传播着故乡的“美”。这个美,绝不仅仅是环境风貌的美,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更加关爱和尊重的情感关系。

/ 梅静 /
听松书院创始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在中国建筑设计院从事多年文化遗产保护,最终返回到故里,建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从小看着西陵的山川,在古松林海中听松涛阵阵。听松的同时,一群小朋友在劳动——“搂松挠儿”(松针),帮家里备冬天的柴禾。梅静第一次体验到古人的诗意也是在故乡的劳动中。春日暖风,一群小伙伴挖野菜,某一瞬间,抬头遇见了青色的华盖山,浮在云间,仿佛离自己很近,当时觉得只有自己懂这座山,心中暗和“悠然见南山”。有关故乡,有着太多的回忆,都是在田野,有太多的乐趣。



1997年之前,梅静一直在西陵镇的五道河村生活。家族是满洲守陵人,从小看着乡人以修缮古建为生,浸染在古建的空间和色彩中,在她眼中的清西陵有着动人的细节和真实的美景。后来,梅静从这里走出去考入清华,学习建筑历史专业。在中国建筑设计院从事多年文化遗产保护,她曾在冰天雪地里到张家口堡子里调研,也曾经跋涉数十日,在云南高山云海间调查村落遗产。库伦的暮雨、大理的长云,林芝的雪山……看的越多,越明确内心的信念,建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听松书院真正实现的机缘,开始于2015年初,梅静有了第二个宝宝松松,此时,大女儿溪溪已经三岁,生活在北京的家里,这个家总面积不足70㎡,每天望向窗外的时候只能看到更多的窗,道路两旁,没有自己小时候常采回家里的野菊,只有更多的车和占领车位的地锁。而每次回到清西陵,溪溪都会像一条快活的小鱼,她可以跟邻居的小伙伴们到田野里游戏。梅静相信,旷野山川会给女儿开阔的宇宙意识,大自然会让她形成最最原初的审美观。



2015年,梅静回到老家已经荒废了十几年的老房子,同时也去走访邻里乡亲,偶然间发现,邻居家的女孩没有一个很正式的写作业空间,只能在妈妈的梳妆台上写作业。想起自己小的时候比较爱阅读,常常羡慕城里那些随时可以去书店或者图书馆的孩子。上大学之后,每一个寒假,都会特意晚走一周,等到清华园里清静至极,可以到老馆里幸福地“啃书”。大学本科,有一个自选主题的建筑作业,梅静设计的正是一座位于清西陵的乡村图书馆。于是,梅静决定众筹建设听松书院。众筹的过程很业余,却在很短的时间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包括在清华的学长、同门,也有在设计院的朋友、同事,更有在家乡的发小、闺蜜。



2015年5月,书院第一轮众筹完成,开始建设施工。因为在怀第二个宝宝,梅静当时在北京,每隔一周都会开关于听松书院的会议。宝宝出生后,梅静利用周末的时间去到现场,设计的讨论也转移到工地,同时帮助木工师傅,瓦工师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听松书院的建设持续了近一年,2016年“五一”,书院正式和大家见面。梅静小的时候,西陵是很多高校的艺术写生基地,她很早就希望在老宅做几间客房,可以邀请写生和清游的人们来此停留,更深度地体验和感受地域文化。因此,书院承载了她的梦想,也包含了更多的功能,比如面向乡村儿童的公益图书馆、面向文化青年的知识讲座和文化沙龙,带给旅人更多宁静的咖啡水吧和茶室,以及亲子住宿和满族特色饮食。



对于梅静而言,听松书院的建设才刚刚开始。从最初回乡养娃的个人理想,到服务更多人的文化空间,现实的听松书院要做的事情很多。在文化贫瘠的区域想实现书院的价值,在落后的北方乡村建设崇尚文化的听松社区……面临着很多现实的困难和压力。在真实的乡土里,我们的经济基础太差,比经济更差的是“素、质”教育的缺失。在建立听松社群时,梅静对此有很深的感悟。然而,梅静依然希望构建真实的社群,希望让听松“活在乡间”。这个过程绝不是占有农村的资源(土地、矿产),也不仅仅是城乡交换的生意。而是希望在创立听松的过程中,带动一些有手艺的故乡人体验文化价值和思考的力量;希望听松可以成为年轻一代故乡人回乡发展的平台,他们留在故乡一样可以创造出价值,一样可以不负青春。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听松要为下一代,甚至再后来的故乡孩子们提供一种希望和自信。





然而,乡村社区的营造,最难的是人的营造,这几乎已经是一种共识。梅静在鼓励村民参与的过程中,也遇到了重重的困难。书院前期建设中,梅静在听松书院周边租了几个小院,在这之前,她的初衷是希望村民入股,但是村民看不到希望,宁可同意一千两千的租金,也不愿意入股听松书院的建设。后期的建设里,终于实现了一次村民的参与,就是听松X的一个项目。老屋的后院,邻居有想法重新盖房子,梅静说服他一起建设这片社区,但是他的爱人提出想住在粉红色的小洋楼。梅静用了洪荒之力去说服他,灰色调的房子一样可以住得很舒适,也可以建设得很漂亮。



这样大大小小的问题始终伴随着听松的建设,有些问题可以解决,或者需要快速解决,有些则只能留待时间去化解。对于梅静而言,听松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小院,它承载着地域文化延续的历史责任,要担当家乡文化的复兴和发展,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梅静的乡村生活伴随着创业,而且不仅是一个事业,做听松的同时,还与同学贾珊女士合伙创立了“静山之境”,是一家园林文化和设计的机构,她的生活有很多维度。所以,于梅静而言,乡村的生活依然要良好的时间管理。





在听松,仿佛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一天。有时要为书法美育课堂做准备,努力把美的体验分享给不同人群;当突然有一个文创产品的构思,需要去听松工坊安排师傅生产;再如,良朋邀约,会带领他们了解听松书院;也有时,快雪忽至,梅静一定会停下所有的事情,到泰陵广场的寂静中,到古松林海的清绝中,让自己消失,时间静止。而雪后,会带姐姐溪溪堆一个小小的雪人儿,抱小弟松松到院子里,闻闻雪的香气。



目前,梅静已经慢慢的将生活的重心转移到了听松。但由于乡村生活中教育的缺失,梅静没有办法完全将生活转移到乡村。为了到县城上幼儿园,女儿溪溪每周一至五,都要住在县城的奶奶家,没有办法跟妈妈生活在一起。只有到了周末,梅静才能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在听松书院。书院开荒时期,每天会有很多的事情,即使熬夜加班,梅静也会特别安排时间留给姐弟,会经常带溪溪去泰陵散步,在露台上观星座,看日出;也会陪松松在书龛读绘本,认识藤蔓中新长出的葫芦。



听松书院的建设,快乐而艰难的持续了近一年,揭开书院的面纱,后面藏着的是一双帮助农村瞭望城市的眼睛。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城市文化人关注农村发展的温情,也能体悟到乡人对美好未来和发展的渴望。梅静将这里打造成一座传播文化的公共讲堂,一座没有边界的游学课堂,不断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平衡点,“如果你也在路上,我们挥手致意”。
对 话
海峡旅游:为什么会离开城市回到乡村?

梅静:首先澄清,我并非完全离开北京,且等溪溪(老大)长到学龄,目前我也只能选择再次常住北京,但会每周末带着孩子们回到乡村,所以我真心希望北京到易县可以通高铁。然后,回答我为什么回到乡村生活(做事)。这个问题很简单朴素,我想就是因为自然,还有自然的人们,我是从乡下长大的孩子嘛。也希望旷野山川会给我的孩子开阔的宇宙意识,大自然会让她形成最最原初的审美观。



海峡旅游:您改造老房子,创办听松书院的初衷是什么?

梅静:听松书院不是一座改建的老房子。这是一座在老宅基上新盖的建筑。为什么要创办“听松书院”呢?这个问题让我有些惶恐。因为,历史上书院哪是随意建设的呢!历史上任何一座书院都起到了开启一方民慧的作用。我很早就希望在老宅做几间客房,可以邀请写生和清游的人们来此停留,更深度地体验和感受地域文化。





☞ 推 | 荐 | 阅 | 读 ☜
recommend


1. 新刊预告 | 乡野生活家:回乡村生活,可行吗?

2. 《海峡旅游》2016年度最完整回顾

3. 一位建筑设计事务所总裁,在迪士尼边上建了个有机农场 | 乡野生活家

4. 朋友圈里的福建年
《海 峡 旅 游 》喊 你 来 福 建
与 我 们 一 起 陪 伴 乡 村
新刊上市
(下单点击“阅读原文”)
撰文 / Lily

供图 / 听松书院

图文来自《海峡旅游》2017年1-2月合刊



    关注 海峡旅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