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魂,永不灭——陕西三作家与茅盾文学奖

 

陈忠实、路遥和贾平凹都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大量作品的陕西作家,均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由于其独特却相似的地域文化背景以及对乡土及农民的共同关注,他们的作品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了相同的特点,实乃“笔下千秋,异曲同工”。...

点击上方“岳麓书社”可以订阅哦
在中国文坛上,陕西作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中陈忠实、路遥和贾平凹是最具代表性的陕西作家,他们分别获得了第四届(1989—1994)、第三届(1985—1988)、第七届(2003—2006)中国最高荣誉文学奖项之一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分别为《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秦腔》。



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参评作品需为字数在13万以上的长篇小说。


陈忠实(1942年8月-2016年4月29日),男,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鹿原》是其成名著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 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陈忠实文集》,散文集《告别白鸽》等。1997年获茅盾文学奖,其中《白鹿原》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系列,已发行逾160万册,被改编成秦腔、话剧、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2016年4月29日7:40左右,因病在西安西京医院去世。
《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班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白鹿原》以白嘉轩为叙事核心,白鹿两家矛盾纠葛组织情节,以反映白嘉轩所代表的宗法家族制度及儒家伦理道德在时代变迁与政治运动中的坚守与颓败为叙事线索,讲述了白鹿原村里两大家族白家和鹿家之间的故事。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形成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榆林清涧县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后因肝病早逝,年仅42岁。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原名贾平娃。陕西作协主席,中国书协会员,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当代中国一位具广泛影响的作家。代表作有《秦腔》《高兴》《怀念狼》《废都》等,曾获多次文学大奖。


《秦腔》是贾平凹的第12部长篇小说。内容涉及其家乡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的故事。作品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采用“密实的流年式的书写方式”,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和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现状的思考。《秦腔》以两条线展开,一条线是秦腔戏曲,一条线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这两条线相互纠结,在一个叫清风街的村庄里演变着近三十年的历史。书中大部分人和事都有原型。贾平凹称“我要以它为故乡竖一块碑”。

陈忠实、路遥和贾平凹都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大量作品的陕西作家,均获得过茅盾文学奖。三作家的小说创作在思想内容、行文结构、艺术手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但也由于其独特却相似的地域文化背景以及对乡土及农民的共同关注,他们的作品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了相同的特点,实乃“笔下千秋,异曲同工”。


    关注 岳麓书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