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旗:我从来不辅导孩子写作文

 

我们就是这样密不可分,又各自独立。...

颠倒众生工作室
苏小旗


我从来不辅导孩子写作文



我的女儿,糖小姐,大概是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写作文的。当然,一直到现在,“作文”都美其名曰为“日记”。

必须承认的是,女儿的作文,我基本没有辅导过(其实岂止是作文,学习和作业我都基本没辅导过)。因此每次老师让家长把优秀作文打印出来时,基本都不会有糖小姐的。

我看过那些选出来的优秀作文,只看了两眼,就基本判断出来是家长帮忙写的,作为正在读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是无法有那样完整且有条理的思维的。即使这样,我也没有帮助糖小姐辅导作文的想法。

很多家长都知道我是写文章的,因此经常有人跟我说:糖小姐作文不会差的,文采肯定好,因为有你这么能写的妈妈。往往这时候我就会打个哈哈,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我始终认为,作文写得好的人,至少有70%是来自于天赋,换句话说,就是后天如何训练,文章里总是会缺少那么一点浑然天成的灵气,缺少那么一点打动人的力量。写文章,成为匠人不难,难的是成为自在随意而又自成一派的写作者。

另外还有一句话,我同样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很多人知道我是语文老师后,都会加上一句:怪不得你文章写得好。

首先我觉得这句话好像有那么点道理,但又觉得哪里不对劲,就拿我居住的小城来说,语文老师多了去了,但写得比较好的,并且愿意一直坚持写下去的,没有几个,包括大学的中文系的同学,我基本也没见过几个。



直到后来我认识了资深媒体人傅野老师,在他知道了我是语文老师后,他说:很难得,你的文章没有语文老师擅长用的比喻和被囿于某种框架的形式,而是更擅长描述和表达,但是你的问题是有时容易表达过力,情绪表达得过满,真正成熟的文章,是平静中有疼痛,是以四两拔千斤。

你看,真正专业的人,他的感悟和体察,更为立体和深刻。我对这样的评价非常珍惜,写文章,尤其是写故事,究竟怎样才能将自己抽离出来,怎样做一个平静的叙述者,叙述结束后,掸掸长衫上的灰尘,面带平静的微笑离开,只剩下昏昏灯火下温热的茶,和久久沉浸于故事中的听者。

所以如果你阅读了我的《平生》,你会发现,其实从那些故事中,是可以见证我逐步成长的过程的,从直接表达想法,到顿挫结尾,戛然而止。因此成书之后,主编麦坚在微博给我信息说:文字甚好。做编辑这么久,见过写旧事旧人的稿子很多,但如你这般隐忍而独具张力的,太少太少,而让人难忘的文字,总是来自背后的人的迷思与性情。

所以写文章,跟职业其实关系不大——我还见过数学老师文章写得好的呢——最主要的,是文字背后的那个人。你的天赋,你的领悟力和践行力,你的随心所欲却独成佳文,这是后天培养太难做到的。

我永远都记得自己写的第一篇作文。

那是上小学三年级,老师让我们写一种植物,我写了鸡冠花。写的时候脑海里一直是鸡冠花的样子,我照着这个样子把它描述了出来,然后突然想到白天上课时老师教了我们“仿佛”这个词语,于是我加了一句:远远看过去,好像是一只大公鸡在草丛里吃虫子。

就是因为这个比喻句,我的作文在我人生的第一堂作文课上就被当成了范文。



后来有一天,晚上七点多钟,我大舅来我家里做客。我大舅是一个有学识的人,特别爱看书,书法写得好,思维纵横天地,性情爽朗,说起古诗文人总是侃侃而谈。他爱喝酒,爱吃肉,爱抽烟。

那天晚上他坐在我家炕沿上,我妈说你把你作文给你大舅念念,我就特别不好意思地念了。我大舅抽着烟,我念完后他哈哈大笑说道:“好!写得好!第一次写作文就写这么好,比喻句尤其用得好!”

我既害羞又开心,那天屋子里全是我大舅爽朗的大笑声,和有些昏暗的白炽灯的灯光。

这一幕我永生不忘。那是1988年,我是一个10岁的小姑娘,我大舅最喜欢我的精灵古怪劲儿,他总是笑着,笑声里毫无城府,好像要把五脏六腑都笑给你看一样。然后1989年5月,我大舅突发脑溢血去世,时年45岁。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在写作文上受到鼓励。是鼓励,不是指导,也不是建议。直到后来我读了初中,高中,大学,也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老师告诉我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所以,在写文章这条路上,我拥有了最大限度的自由。

自从我有了女儿,凡是我小时候受到过的限制,我尽量不去限制她;凡是我小时候没有受到限制的,我更不会限制她。她的作文,就是这样。



孩子的世界如此自由又美好,人生烦恼识字始,从家长教导孩子如何写作文开始,孩子思维上的自由就已经开始被限制了,家长不断告诉孩子在作文中要表达什么,要使用什么样的语言,要写得有条理,因此绝大部分孩子的作文,表达的都是家长的思维意志,她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还没有完全成型时,就已经扼杀了一大部分。

后来女儿学校又有了潜移默化地“制度”:如果在本地晚报发表一篇文章,便可以得到学分,而学分,是学期末评选“五星学生”的重要衡量指标。

我知道这件事,但从来没在意过,看着群里的家长们晒出一张又一张孩子在晚报上发表的作文,我也没动过帮女儿出版面费在晚报上发表作文的念头。

直到有一次女儿同学的妈妈找到我,问我能不能找人帮孩子在晚报发表文章。我这才了解了一下,在晚报发表文章,是需要加入“小记者”团队的,只有“小记者”才有优先发表作文的资格,并且发表之前,要订一定份数的报纸,即使这样发表文章都需要排队。

我就这个问题问过糖小姐,是否很在意在晚报上发表文章,是否很在意学分,是否很在意评“五星学生”,她给我的回答是统统不在意,她觉得她在学校挺开心的。

其实凡是需要家长帮忙挣的学分,我一次也没帮她挣过,她那看起来少得可怜的学分,都是她自己赚来的。我告诉她,妈妈有自己的事情要做,那么该你自己做的事,也要自己尽力做才行啊!她说:妈妈,上学期我已经是四星学生啦,不是都有进步了吗?

谁说不是呢?



让我去找晚报的人说一下,似乎也没有那么困难。但我一直没做。直到某次图书馆的负责人找到我,问我有没有高中生的作文,她想发在馆报上。我说我的学生都是职高生,作文真的没有写得好的(这确实是事实)。但我女儿班级有一些小朋友,她们的作文写得童真生动,很可爱,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她同意了。

我先后又找了几名家长要了她们孩子的作文,稍微改了一下,给了图书馆负责人,她告诉我,小朋友们还会有30块钱的稿费哦。

我听了很高兴,当下觉得,其实我可以把一些小朋友的作文放在我公号二条上,相较于自己出版面费在晚报上发文章赚学分,我更想让孩子们享受到自由写文,并得到自己的作文被真正阅读的快乐。有人打赏的话,孩子还可以赚点零花钱。

这就是我在昨天的公号放了左璟小朋友《时尚达人》这篇作文的缘故。而之前,我放过糖小姐两篇作文,大家打赏的钱,我已经全部替她存在了余额宝里——别忘了她还有一个别墅梦呢。



小孩子的作文,需要引导,而不是指导。所谓“引导”,是你带领她去感受,感受大自然的微妙,感受一件事过后的心理状态,感受一次经历过后情感的余波,然后把它们表达出来,只有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才能写出真正属于她们自己的文章。

而学习作文的固定模式,那是初高中学习写议论文时才需要做的事,在此之前,你需要让孩子看到的,是她自己本真的情感,是她自我而纯粹的心,是不受拘束的真实自在的表达——还有什么,比维护小孩子真纯的本性更重要的呢?

当然,后来我发现不辅导糖小姐作文的后果是:哪怕她的作文在发公号前我稍微帮忙改一下,她都十分不乐意,她不愿意我改动她文章中的任何一句话。

其实,我真的,很开心。我确实无权更改她作文中的任何字句,因为每一个字都是她经过自己的心自然地表达出来的,哪怕不通顺,哪怕条理不够清晰,却足够自由,足够天然。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在平时的交谈沟通中完成,在她一篇又一篇的作文写作过程中逐渐完善。

她的就是她的,正如我的就是我的。这就像,小孩子从来不需要苦口婆心地去反复教育,而是你在做好自己的过程中去给她以影响,以渗透,她不必成为另一个苏小旗,不必在写作上也有建树,她只需要成为独一无二的糖小姐,她自会有她擅长的东西——就算没有,也没关系,因为她拥有一个女孩子美好的性格,这已足够我谢天谢地。

因此我只负责引导她在生活中感受,而不去教导她如何写出优秀的作文。我们就是这样密不可分,又各自独立。
购买方法:

1.点击底部左下角“阅读原文”,在京东下单;

2.如果想购买签名版,请在公号菜单处点击《平生》,或后台回复“平生”二字,我会告诉你方法。

欢迎阅读苏小旗其他文章
糖小姐:猫咪为什么爱吃草?
糖小姐:爱臭美的妈妈
左璟:时尚达人




苏小旗,自媒体人。东北女子客居江南,除了腿特长,还有其它特长。比如,善女红,善烹饪,善烘焙,善擦地,善养猫,善买衣服,善自恋,善生活。只有写文章不是特长,而是本能。

 

精神在云之上,眼睛在生活泥土之下,心在云与泥土之间。一切皆可用文字表达。

 

喜欢一切需要花费时间打磨的东西。是为情意。



长按二维码关注苏小旗个人公众号

生活细节的闪光之处

你阅读,你在感知

当然,更感谢你的转发
苹果手机读者赞赏专用二维码
苹果手机读者

长按二维码

为我的文章赞赏


    关注 苏小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