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在中国历史上牛逼闪闪的贵州人,99%的人不认识……

 

消息来自于微信公众号:黔气象、人民网



中国历史上的名人牛人数不胜数,
贵州籍的也不在少数。
但今天大爆爆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牛人,
99%的贵州人都不了解……
他有多牛?
☞官至礼部尚书
☞请设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
☞创办贵阳中学堂(贵阳一中前身)
他的牛逼不在于官拜一品
而是荫及了今天的中国人
……


这位贵州牛人名叫李端棻(fen),1833年出生在喷水池邮政大楼后普惠桥边的“长春巷”,就是今天的智诚大厦旁,在王家巷(现勇烈路,原来的牛仔裤一条街)也有私宅。



△以前的长春巷是今天四川巷的中段的一条小巷,如今已找不到具体位置
拼才华,学霸官拜一品


说起来李端棻也很命苦,父亲早早过世,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叔父李朝仪把他教养成人。好在学霸都容易有出头的机会,他先后中举、中进士、进翰林院。

到同治、光绪两朝,李端棻已经历任山西、广东、云南、四川及山东等省乡试主考官及顺天乡试、会试总裁,全国会试副总裁等,再后来一度官居一品——礼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掌管全国的宣传、教育、文化、科研。这个职位也让他有机会大力倡导全国广办学校、推广现代教育。
当伯乐,举荐梁启超
1889年,作为主考官的李端棻在广东读到梁启超(当时,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梁大牛人还只算一只菜鸟)的文章。李大人觉得小梁的文章言辞犀利,气势斐然,与自己的心思颇有默契,又见他俊秀儒雅、谦恭有礼,有忧国忧民之志,就将堂妹嫁给了他,以郎舅关系收购了梁启超这只潜力股。俩人常常在一起谈“西学”,论“维新”,师友相待又情同父子。

1889年到1898年间近十年时间,梁启超到北京在李端棻家混伙食,李端棻用自己的政治关系到处引荐梁启超,使梁得以结交各界名流,最终由一个未经世事的年少书生成长为一个变法维新的领袖人物。
梁启超画像


梁启超曾说:启超以光绪已丑受学贵筑李公,旋婿公妹,饮食教诲于公者几十年。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李端棻的敬爱之情。

戊戌变法前,李端棻向光绪皇帝秘荐康有为、谭嗣同,称其“可堪大用”!变法时,对于康有为向光绪帝冒犯刑诛的变法建议,大臣中无一人敢为之代递,李端棻挺身上书,大谈维新变法。梁启超说,二品以上大臣言新政者,一人而已,这个人便是李端棻。

△现在北京大学
办新学,请设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


说起李端棻,一定跑不了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1896年6月12日,李端棻上奏《请推广学校折》,请立京师大学堂,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并在各省设中学,州县设小学;注重自然科学,围绕学堂创办仪器院(科学馆),设立图书馆、翻译局和报馆,选派留学生等。1898年5月,京师大学堂很快建立起来。这是戊戌变法留下的最重要的改革成果。



今天北大校史陈列馆的第一馆便是“李端棻馆”。
 回贵阳,创办贵阳一中
戊戌变法失败后,
梁启超、康有为逃往国外,李端棻被流放至新疆,途又因生病获特赦,返回老家贵阳。


回贵阳第二年,贵州巡抚聘他主持贵州经世学堂讲席。李端棻觉得,变法虽然失败了,但是,“萌芽新政要推行”,自己有责任充当西方新学的传播者,开通贵州风气为己任。他在主持月课时,以《卢梭论》、《培根论》命题,阐发西方民权、自由思想,将卢梭与中国的孔子、孟子相提并论。李端棻是清末向贵阳人民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第一人。


△现在的贵阳一中
1905年,李端棻联合贵阳士绅于德楷、任可澄、唐文镛、华之鸿等将原设北书院的贵阳府中学堂移到南城的雪涯洞,改为贵阳中学堂,次年这个学堂改为通省公立中学堂。1908年该校又迁入河神庙新址,就是现在贵阳一中的前身。临终前数月,他虽是年逾古稀,步履维艰,但仍由人搀扶巡视贵阳各学堂,并竭力捐资助学。
百年后,葬在永乐乡水塘村
1907年11月17日,李端棻在贵阳逝世,终年75岁。他自己没有儿子,由继子李葆忠将他葬于贵阳乌当区永乐乡水塘村大关口松山半阜上。
沿北京东路到达南海高速互通立交,再前行1公里左右,右转进入阿栗村,走128县道,经青龙观音寺庙,到达水塘村大关口就可以找到这位贵州牛人的墓(找当地人问都清楚)。
2011年,“李端棻纪念馆”在离李端棻坟墓1公里处的永乐职中正式揭牌。纪念馆展示了这位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的办学事迹,也表达了后人对这位贵州牛人的景仰之情。
大多数的贵阳人,只知道永乐乡的十里桃花和甜甜的杨梅,却不知道这里还有一位贵州牛人的纪念馆及坟墓……他对中国及贵州教育的贡献,值得每个贵州人了解、铭记。
贵州新目标综合整理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