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与奶牛往事

 

曾经有段时期,上海滩牛奶一度成为奢侈品。80年代那种玻璃奶瓶,“牛奶棚”的雪糕、掼奶油,如今依然是挥之不去的记忆。...



现如今都知道牛奶营养价值高,关于牛奶与健康的概念也在不断地重复中,嵌入公众的头脑,带动着人们的牛奶消费习惯。

但曾经也有段时期,上海滩牛奶一度成为奢侈品,小编还是毛毛头(刚出生)的时候,那种玻璃瓶的牛奶只能订得到一瓶,于是外公就把他那瓶也省给我,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老一辈莫大的宠爱。



听得到牛叫的“牛奶棚”


淮海中路的南侧,是上海乳品二厂,早年间曾经养过奶牛,所以我们从小就跟着大人叫它“牛奶棚”。虽然现在“牛奶棚”指的是糕点连锁店,但是当年的“牛奶棚”它真的就是个听得到牛叫的牛奶棚啊。

乳品二厂的边门紧挨着盛怀宣旧居的西墙(正门在高安路上,朝西),门口是黑黑的煤屑路,大门还是竹爿编的,古朴而又破旧,不时能闻到股牛粪味。这扇开在煤屑路上的竹爿边门也时而要大开,让装满奶牛的卡车进去。1993年后,乳品二厂整体搬迁,现在是上海图书馆。
淮海中路乳品二厂原址


以前“牛奶棚”的门口有一个门市部,他家的酸牛奶是小时候的最爱,每次恨不得一口气喝两瓶!牛奶棚的光明冰砖奶味浓郁也是我们小时候无比向往的美味,80年代后,又出了一种乳酸菌饮料叫酸乳露,酸甜适中奶香醇厚,比现在的娃哈哈的同类饮料不知道味道好出多少倍了。

“牛奶棚”里面有100多平米,很宽敞,放些铁脚枱子铁脚凳,头顶上电风扇哗哗的。那时候还实行“自动服务制”,帐台付好钞票再拿着一张小纸条到原来打饭的窗口去去拿。棒冰4分,小雪糕8分,大雪糕1角2分,紫雪糕2角2分,简装冰砖1角9分(最合算),中冰砖4角4分,大冰砖7角6分,最扎台型的当然就是掼奶油了,4角一杯(用高脚小碟装的)。

掼奶油

“牛奶棚”的掼奶油味道比之“老大昌”的更香浓,而且有时候还有鲜奶油卖,夏天用草莓沾着吃,那种香甜味道真是到现在都记得。

小青年“轧朋友”,那时候吃次掼奶油比现在喝杯星巴克还要奢侈。还有个段子说一个男孩子在厂子里做“汤司令”——食堂里的咸菜汤是免费的,也很咸,可以单独下饭。多喝汤,不买菜,就可以省下买菜票的钱来。省下来的钱呢?请女朋友到“牛奶棚”去吃掼奶油啊!



上海奶牛业——从水牛到进口牛
早在1830年代,上海开埠通商,各国侨民纷涌至此,当时饮用牛奶已经成为欧洲和美国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而上海本地却还没有专门的乳用牛种。为了满足侨民喝牛奶的习惯,当时的人们只能以水牛挤奶,再经过稀释、过滤蒸煮,而后饮用,聊以应急——这成为上海乳业史的发端。

但是,黄牛和水牛乳的脂肪率都相对比较高,不太容易消化。

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英国的爱尔夏牛远渡重洋,成为首批进入上海滩的乳用型牛种;随后,原产于法国东南部的红白花牛也被法国侨民带入上海;到了1901年,上海徐家汇天主堂修女院将一种荷兰产的“黑白花奶牛”引入沪上,这种牛也被称作荷斯坦牛,是后来的上海荷斯坦奶牛的原始种群。荷兰奶牛如今仍是世界上单产最高、饲养数量最多的奶牛。
20世纪20年代起,上海奶牛业进入兴旺时期,沪上中外商人纷纷从日本、英国、法国、丹麦、美国、加拿大等国成批进口奶牛,掀起了进口奶牛的第一波高潮。

上海奶业协会提供的资料表明,20世纪末上海逐渐形成了奶牛高产核心群。1994-2008年,上海从加拿大、美国、德国先后引进了一批堪称全球一流的荷斯坦北美品系与德国品系奶牛种质,从而成为我国优秀奶牛重要的生产供应基地及推广服务中心和稳定的供应优质奶源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


关于“奶”的那些事
随着奶牛饲养的增加,牛奶开始成为商品出现在上海的市场上。1870年,上海已经开始有了牛奶市价的记录——每10瓶为1银元(一瓶650m1)。1900年前后,一位名叫Culeg的商人将法国驻军牛奶房改为商业经营,而后又被英国人收购经营,冠名“可的牛奶公司”,也就是现在可的便利店最初的名字来源。

在外国风气影响和国内精英推崇的双重动力下,国内的奶牛场迅速发展。据统计,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拥有可的牛奶公司、最高牧场、爱光社等大牧场以外,小型奶牛场共计65家。
1930年代表上海牛奶供应公司


除了鲜奶,加工制造奶粉的厂家也不少,还有许多国外进口的品牌。民国时的奶粉主要的销售渠道是药房,其次是点心铺。一篇《上海滩关于“奶”的那些事》的文章中记录:上海广东路40号有一家爱兰汉百利公司,是英国原装奶粉爱兰汉百利代乳粉的大经销商,分支机构遍布全国。

当时的报纸如《申报》上还可以看到不少牛奶广告,并且广告词与现在的如出一辙,生生牧场的广告词是“希望民族日臻于健康”。
当年的牛奶广告


当时牛奶配送站不叫牛奶铺,而叫做“奶茶铺”。想定期买牛奶的话,选择离自己最近的一家奶茶铺,报名、交钱、登记地址,奶茶铺就会派人往家里送了。

行规是每天早上送一次,每次送一瓶,每瓶刚好是一斤。送一个月结一次账,每月收大洋一块八角。
1930年上海的牛奶市场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配送系统
图为正准备出发的送奶工
哦对了,最后顺带提一下,早前乳品二厂“牛奶棚”火了,然后乳品一厂也来凑热闹。《解放日报》有过一篇报道,说的就是原乳品一厂“牛奶棚大酒店”的下岗职工如何借着“牛奶棚”的牌子带领下岗工人再就业的事。现在市面上还有几家打着“牛奶棚”字号的店面,卖的是糕点,与那家倒闭的“牛奶棚大酒店”倒是有点瓜葛。

部分文字来源:①《上海滩奶牛往事》作者张琰、章斯睿;②《“牛奶棚”?听得到牛叫的才叫“牛奶棚”呀!》作者畸笔叟





您也可以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看看新闻APP,查阅看懂上海往期文章。


    关注 看懂上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