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逐渐消失的恩施人

 

大美恩施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恩施有些古老的行当和行业
正在逐步的消失
我们许久不曾见到过他们的身影
修钢笔


修钢笔的利润一直很低很低,一来钢笔的价格本来就便宜,二来使用者大都是莘莘学子,故而修钢笔一直是一个比较清贫的职业,而如今,钢笔也在逐渐的被中性笔、圆珠笔等代替,也正因此,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修钢笔瘦削的叔叔再出现了~~
送煤工




还记得那些年恩施冬天里没有空调的岁月吗?还记得那飘着淡淡煤烟的小煤炉吗?如今,随着电器和天然气的普及,煤炉用得少了,但寒风凛冽的冬日,每每听见送煤人悠长的喝,禁不住追寻远去的岁月......
“磨剪子嘞戗菜刀!”
午后躺在家里,窗外师傅担着工具箱,走街串巷地吆喝着:“磨剪子嘞戗菜刀勒!”

磨菜刀、磨剪子时,把用钝了的菜刀、剪子固定在一条低凳上,先用锉刀来戗,然后再用磨石打磨。磨时,刀、剪在一块特别坚硬的石块(油石或磨石)上来回运动,并不时蘸水,这样更容易把刀、剪磨快。这磨刀技术看似简单,其实还较难掌握。因为如果角度太小,则容易卷刃;如果角度太大,就会拌刃。卷刃和拌刃的刀剪都不能用。
修伞行业




在大大的记忆里,过去每年春天,城里各大街小巷会活跃着一批修理雨伞的手艺人。他们走街串巷,不停地吆喝“修雨伞,修雨伞……”吆喝声响过之后,总能招来一些拿着坏了的雨伞前去修理的人。可是,现在修伞师傅早已难觅踪影,大大最近在农贸市场一个角落见过一次......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修伞业已没有市场。
补锅




以前是街道手工作坊的一门职业,属集体性质。一些补锅匠走街串户,悠悠是唱“补——锅——嘞——”嘹亮的嗓音绕梁不绝,惹得一帮人忙着找出破锅烂碗,走在巷子里,锅碗瓢盆一阵乱碰乱响,酷似一支五音不全的打击乐队,十分热闹。
修鞋


一双满是裂口的手麻利地串起尼龙线,有节奏地一针针扎下……越靠近指尖的位置,越来越脏、越来越黑,拇指和食指贴着的胶布也因污垢太多而翻了起来,用袖口擦了擦额头,他又低下头眼都不眨地紧盯着手中的“艺术品” 摆弄起来……

目前大众物质条件的日益提高,修鞋需求越来越小,修鞋匠同剃头匠等职业一样萎靡于历史;如今修鞋也机械化,某些菜场那里还有一两家。
箍桶匠




以前结婚用的子孙桶、提桶、脚盆啥的都是实木做的哦,所以少不了箍桶匠了,现在结婚没这些东西了,平时家用也很少用到了。
制称匠




自从有了电子称,这门手艺迅速就没有了市场。
铁匠




以前农村干农活用的镰刀、锄头、钉耙都是铁匠一锤一锤打出来滴,现在,很少见了。有也都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了,没有需求就决没有市场啊!现在铁匠师傅在各大旅游景区内倒能偶尔见到!
做棉鞋




冬天过冬绝对的好东西哦,透气保暖,不出脚汗,不生冻疮。现在机械化大批生产雪地靴、保暖鞋......因此会这门手艺的也越来越少了。粘鞋底、纳鞋底....这些活真的很少见了,可能乡下村庄还有老人会做。
板板车师傅




这个职业在恩施好像彻底消失了。前几年,在官坡儿桥、舞阳坝随处可见几个板板车停在那里等生意,几个板板车师傅在那里闲聊,闲暇时,坐在一起打打牌,过的还挺开心。那个时候,要搬家啊,送煤啊都是他们来搞。现在,好像是没看到了,搬家有专业的搬家公司。
炕腊味儿
在恩施农村,一到年关,家家都开始准备充足的柴火,除了过冬取暖以外,最重要的是要炕腊肉、腊鱼。炕出来的腊肉腊鱼除了便于保存,最可贵的是美味可口。用柴火炕出来的腊味儿有一股特别的清香,混上肉本身的香味,简直绝了。

可是现在,一般用柴火熏制的腊肉腊鱼很少了,一般只有农村才吃的到正宗柴火腊味儿。一般市场上买的,都是用急火熏的,没得那种味道

好在,作为一个吃货的大大,在恩施找到了一家正宗腊鱼馆— —家家腊鱼馆。



作为恩施唯一一家正宗老字号的腊鱼馆这里的腊鱼、腊肉都是柴火熏制,味道纯正。他就在恩施舞阳大道264号。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尝一尝哈。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恩施那些逐渐消失的行业
在多年以后,再也无缘见到
那些曾经在恩施的大街小巷
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对此,你怎么看
文&编辑/大大 审核/小美
软文合作联系/0718-8431222
------品牌丨地产丨策略丨设计------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