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也疯狂 链家每年两次「十万+」

 

不要把员工当「消耗品」。...



超过12万人被集结动员
今天,看到链家一份特殊的地产「考卷」介绍,很有感触。

我把它拆解后,用列表式呈现,更容易看明白,大致是这样的:

一,每年两次,全国同一天,试卷统一命题,官方称谓,链家搏考,江湖号称链家「高考」。

二,130道题,由专门的命题小组,邀请专业对口部门拟题。

三,考卷分为三个主题,房产交易知识,企业平台知识,房地产基础知识。第一部分每个城市不同,以反映房地产的区域差异,占比75%;后两个部分全国一致,各自占比10%多一些。

四,考试目的是「以考促学」,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每年奖励资金过百万,至于惩罚,主要面向中高层,会多少影响其职务晋升。

五,迄今已经连考7年,每次参考率高达99.5%。链家做了内部抽样调查,经纪人内部满意度非常高。

六,历史数据显示,经纪人的考试成绩与他的工作业绩指标高度正相关,考分高的经纪人,往往工作业绩也很好。

这份高考试卷每年吸引了至少十万链家经纪人参与,今年更是动员了12万人同日考试,我把它戏称为链家每年两次「十万➕」。

看到这份特殊试卷前,我并不知道链家内部居然有这样的规定。看完后,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任何一个公司的厉害都不是无缘无故的。

链家能够在北方市场有如此高的市占率与职业口碑,需要从一个又一个小细节处寻找答案。

这个坚持了7年的内部「高考」,可能就是链家「独家功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他经纪公司有没有做呢?也是有的,比如北京的麦田学院,其他公司也有培训机构,但是能够做出如此「十万➕」规模与品牌的,可能仅此一家。

在一个组织内部,建造一个有效的「知识充电通道」,是非常性感而重要的一件事情,再怎么高估都不以为过。至于效果,谁用谁知道。

但对链家而言,这个行为的价值链条非常清晰。

1,经纪人主动与被动学习,带来专业度提升;

2,高专业度与行为规范带来口碑信任;

3,好口碑带来海量房源委托;

4,海量房源委托与平台技术能力产生化学反应。

当前的经纪人行业,有一个非常致命的特征:职业门槛低,流动性大,结果导致无处不在的「短期行为」,一个经纪人个体的违规操作,就可能让拥有数万经纪人的一个公司面临声誉破产。

这种情况之下,破局之道,唯有增加层层内控机制。但是,纸面制度往往都是死的,监管制度如果不能内化为经纪人的自发遵从,一定大打折扣。

一次「十万➕」的链家高考,以及各种内部培训,不仅能够给经纪人真正充电,而且也能通过提升其专业度来增加经纪人的职业尊严。这么说吧,一份工作,假如无法让你的能力持续进步,只是把你逐日变成一个「工资奴隶」,这样的工作的忠诚度可想而知。

对常年活在舆情风口与公众舌尖上的二手房经纪人而言,这样一个特殊的「十万➕」,也让整个行业显著受益。

作为一个被「诅咒」的富贵行业,二手房交易的市场体量与它的受尊敬指数是不匹配的。

然而,批评与嘲讽,总是容易的,改变它就显得异常的珍贵。在我看来,除了提升整个行业的专业服务水平之外,几乎没有他途,而提升行业的服务专业度,第一步就是,需要把经纪人当做可以持续升级的「非消耗品」来对待。培训,考试,便是最容易立即着手开始的工作。

这样的「十万➕」可以再多一些。

又到年底了,又快到了媒体热衷于制作互联网公司年终奖排行榜、各大房企年终奖排行榜的时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宝马汽车,跨国邮轮游,大疆无人机、苹果电脑,将作为奖品鄙视链主角一次次出现在排行榜中,唯一的差别只是数量而已。

也没有什么不好的,但时间长了,总归视觉疲劳,不够刺激。不是么?

我提个建议:今年的一等奖、头等奖品中,能出现一个公司买单、国外游学深造的稀缺机会么?

我会为这样高逼格的公司点赞。

上篇提示:

董小姐 | 前百度「太子」李明远与「京城四少」张量的隐秘故事


    关注 一勺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