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丨桑海强:冠心病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探索(上)——12个月DAPT的证据变迁

 

在本期微课堂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桑海强教授就冠心病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的,探索历程进行了详细解读。本节内容将围绕指南推荐dapt,时长12个月的证据变迁展开讲解。...





抗血小板治疗是冠心病患者综合管理,重要一环,缩短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时长会增加缺血事件,延长dapt则导致出血,事件增加。因此,如何优化抗血小板治疗是临床关注,重点话题。在本期微课堂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桑海强教授就冠心病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的,探索历程进行了详细解读。本节内容将围绕指南推荐dapt,时长12个月的证据变迁展开讲解。



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在持续优化。上世纪80年代,研究证实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的有效性,奠定了抗血小板药物acs,治疗的基石。90年代,证实了阿司匹林加,噻氯匹定dapt的有效性。2001年,氯吡格雷的疗效得到,充分证实且能耐受。

1. ISIS-2研究

1988年公布的ISIS-2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中心,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可疑急性心梗,静脉内使用链激酶(SK)、口服1个月阿司匹林或使用,两种治疗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
图1. ISIS-2研究设计。
研究发现,无论链激酶,阿司匹林,较安慰剂均降低患者,35天内血管性死亡风险。
图2. ISIS-2研究主要结果。
2. ATT荟萃分析:阿司匹林剂量的探索

2002年抗栓试验协作组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共纳入287项,随机临床研究。其中抗血小板治疗安慰剂,对照研究共涉及13.5万例高危患者,不同抗血小板方案对照,研究共涉及7.7万例高危患者。高危患者定义为存在急性血管疾病或,血管疾病病史,或其他一些易感状态。

分析发现,阿司匹林30~50 mg/d的剂量即可使环氧化酶-1(COX-1)完全失活,并抑制血栓素的产生。高危患者中(急性卒中除外),更高剂量的阿司匹林并未显示更好,降低血管事件风险。另外,ACS患者中,无论是否联合氯吡格雷,随着阿司匹林剂量的增加,出血风险均显著增加。
图3. ATT荟萃分析结果。
3. CURE研究:抗血小板治疗进入DAPT时代

2001年发表的CURE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纳入1.2万余例急性发作,24小时内的nste-ACS患者,随机分组后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300 mg负荷剂量,继以75 mg/d维持)或阿司匹林单药治疗3~12个月。主要终点为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梗或卒中组成,复合终点。

研究显示,在阿司匹林基础上联用氯吡,格雷可使主要终点事件显著减少20%(RR 0.80,95%CI 0.72~0.9,P


    关注 心在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