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一剂兴奋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导语: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这个国家的主要财富。美丽乡村是承载乡村文明建设,及农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



导语: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这个国家的主要财富。美丽乡村是承载乡村文明建设,及农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距今1万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创始了农业。一般认为,采集活动孕育了原始的种植业。 到了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的原始农业进一步发展,黄河中下游人口持续繁衍,逐渐成为中原经济文化的中心。并创造出的丰厚的农业文化遗产,不但使我们这个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并不算十分优越的古老国度,在数千年间实现了超稳定发展,同时我们的祖先也通过利用施用农家肥、轮种、套种等传统技术,基本上实现了对土地的永续利用。这些好的资源,传承下来的农业技术,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开发和报复呢?

清华同衡学术周已接近尾声,今天闵庆文教授跟我们分享了“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学术演讲,为中国传统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农业还可以用其传统的生产方式运作,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身份,来获取全球的眼光。并为美丽乡村建设开辟了一种新途径,美丽乡村也将是乡村文明建设与农业文件建设等多重载体。

1那么什么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呢?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loballyImportantAgriculturalHeritageSystems,简称GIAHS),在概念上等同于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将其定义为:"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和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等,对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应在活态性、适应性、复合性、战略性、多功能性和濒危性方面有显著特征,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农业产品,丰富的生物资源,完善的知识技术体系,较高的美学和文化价值,以及较强的示范带动能力。

2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具备什么特点?



1.活态性:农业文化遗产历史悠久,至今仍具较强生产与生态功能,是农民生计保障和乡村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传统农业技术与乡村文化传承的载体。

2.动态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以及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农业文化遗产表现出系统稳定基础上的结构与功能的调整。

3.适应性: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农业文化遗产表现出系统稳定基础上的协同进化,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智慧。

4.复合性: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传统农业知识和技术,还包括那些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以及独特的农业生物资源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体现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重特征。
5.战略性:农业文化遗产对于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贫困等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6.多功能性:农业文化遗产具有食物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等多种功能。

7.可持续性:农业文化遗产通过内部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与互利共生机制,表现出生态、经济与社会子系统的可持续。

8.濒危性:由于政策、技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的原因,造成了农业文化遗产系统的不可逆变化,面临农业生物多样性减少、传统农业技术和知识丧失以及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的风险。

3评判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标准是什么?



历史性1.历史起源:指系统所在地是有据可考的主要物种的原产地和相关技术的创造地,或者该系统的主要物种和相关技术在中国有过重大改进。

2.历史长度:指该系统以及所包含的物种、知识、技术、景观等在中国使用的时间至少有100年历史。

系统性1.物质与产品:指该系统的直接产品及其对于当地居民的食物安全、生计安全、原料供给、人类福祉方面的保障能力。基本要求:具有独具特色和显著地理特征的产品。

2.生态系统服务:指该系统在遗传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与适应、病虫草害控制、养分循环等方面的价值。基本要求:至少具备上述两项功能且作用明显。

3.知识与技术体系:指在生物资源利用、种植、养殖、水土管理、景观保持、产品加工、病虫草害防治、规避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的知识与技术,并对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发展以及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基本要求:知识与技术系统较完善,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4.景观与美学:指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演进的生存智慧,具有美轮美奂的视觉冲击力的景观生态特征,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方面有较高价值。基本要求: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一定的休闲农业发展潜力。

5.精神与文化:指该系统拥有文化多样性,在社会组织、精神、宗教信仰、哲学、生活和艺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文化传承与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具有较高价值。基本要求: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多样性。
持续性1.自然适应:指该系统通过自身调节机制所表现出的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影响的恢复能力。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

2.人文发展:指该系统通过其多功能特性表现出的在食物、就业、增收等方面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的能力。基本要求:能够保障区域内基本生计安全。

濒危性1.变化趋势:指该系统过去50年来的变化情况与未来趋势,包括物种丰富程度、传统技术使用程度、景观稳定性以及文化表现形式的丰富程度。基本要求:丰富程度处于下降趋势。

2.胁迫因素:指影响该系统健康维持的主要因素(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生物入侵等自然因素和城市化、工业化、农业新技术、外来文化等人文因素)的多少和强度。基本要求:受到多种因素的负面影响。
示范性1.参与情况:指系统内居民的认可与参与程度,需要有公示及反馈信息。基本要求:50%以上的居民支持作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

2.可进入性:指进入该系统的方便程度与交通条件。基本要求:进入困难较少。

3.可推广性:指该系统及其技术与知识对于其他地区的推广应用价值。基本要求: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保障性1.组织建设:指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领导机构与管理机构。基本要求:有明确的管理部门和人员。

2.制度建设:指针对农业文化遗产所制定的《保护与发展管理办法》完成情况,要求包括明确的政策措施、监督和奖惩手段等。基本要求:基本完成《保护与发展管理办法》制定工作。

3.规划编制:指针对农业文化遗产所编制的《保护与发展规划》完成情况,要求包括对农业文化遗产的变化、现状与价值的系统分析,提出明确的保护目标、相应的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等。基本要求: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

4怎么才能申报?



农业部从2012年开始分三批认定了62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填补了我国遗产保护领域的空白,有力地带动了遗产地农民就业增收。

四月发布《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通知》农办加〔2016〕5号、《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通知》农办外函[2016]7号文件。农业部部署开展中国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对潜在的农业文化遗产开展普查,准确掌握全国农业生产系统分布状况和濒危程度,为国家分析农业文化遗产基本情况、编制农业文化保护规划、制定相关保护措施奠定基础。

本次各地普查材料上报截止时间为2016年9月30日,农业部将整理汇总各地普查上报材料,并组织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核和分级,形成分层次的国家农业文化遗产后备名录库。
◆  ◆  ◆  ◆  ◆  
     近期文章推荐


☆第四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开幕式及巅峰讲坛

☆第四届清华同衡学术周群英汇

☆三个城市绿道告诉我们该怎样定义绿色基础设施

——————

文:曹富强

新疆新土地城乡规划设计院   规划师


    关注 新土地规划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