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相金丨研讨会畅想

 

第二届全国村镇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第一届田园建筑研讨会所谓惊喜就是不期而至,当天还沉浸在IN、CAD的觥筹...






第二届全国村镇规划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第一届田园建筑研讨会

所谓惊喜就是不期而至,当天还沉浸在IN、CAD的觥筹交错中时,研讨会的脚步已然临近,从未参加过规划行业如此盛会的我,接到BOSS通知时,是兴奋不已,随后紧急与组委会取得联系,被告知“人太多,报名截止”,原来由于报名火爆,早已超过原计划的1600人,好在有惊无险,被告知会议当天可临时报名。

研讨会地点设在享“春城”之美誉的云南昆明,入冬时节的昆明没有北方的严寒,凌晨时分却也凉意袭人,一如当前城乡规划行业的新常态,之前经常听到“一年一度的城市规划年会”、“XX年城市规划年会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等等,现在 “城乡规划”“村镇规划”“乡村规划”等字眼出现的频率更高。

从报告人的工作单位看,这次研讨会的会务人员也是煞费苦心,有住建部领导、云南省副省长等政府领导,多数还是各学院的教授,包括中规院、中建院、中科院、北大、清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同济、天大、华南理工大学等,还有部分规划公司的规划师。

第一天的汇报在大阶梯会议室进行,报告人主要为政府领导、中规院、中建院教授,同时包括台湾乡村协会秘书长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研究员,应该说更偏向于理论研究。

虽然内容有些枯燥,但都在各自领域研究多年,有着深厚的功底,从更高的视角和理论层面对村镇规划进行了深度的研究。

大家都知道,《城乡规划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城市规划法》同时废止。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村庄依然处于从属的位置,我们编制总体规划时,村庄章节不会丢,但无论是篇幅还是内容都流于形式,真正深层次的问题不会涉及,当然对村庄建设的指导也相当有限。这也从一方面也折射出过去人们对村庄规划的不重视,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村庄规划也如“冬天里的一把火”,被关注、被研究、被热议。

研讨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赵晖总经济师在《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中谈到:政府对县域乡村建设规划、镇、村规划越来越重视,住建部每年遴选一批乡村建设规划示范县,表扬一批规划编制和实施较好的村庄,国家每年表彰300个示范村。我们做村庄的同志们是不是该欢呼雀跃了。

当然,我们也得面对一些现实,比如村镇规划标准体系目前还未完全建立,住建部制定的《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是目前唯一可参考的村庄类规范标准,在这一原则下部分省市(如浙江省、广州市)制定了自己的编制技术体系,包括标准的制定(公共服务设施等)、成果的规范等,但试用范围仅限于各自省市;从多位专家的发言中也可以看出,针对同一个问题,都有着继续研讨的必要,比如很多专家提出村庄规划只需要几张图就可以,但《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办法》中要求成果达到“一图二表一书”,粗略估计得达到十张以上,还不包括说明书部分。我们刚刚编制完成的某村庄规划,按照天津市的试行标准,整个本册也达数十页。这样的现实对我们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留给我们发挥的空间更大,创新的空间更大。

本次论坛“创新”的话题屡被提及。赵总经济师发言中,“创新”是其比较重视的一个方面:建设决策先行—建设项目保障;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先行及主导地位—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多规合一; 条件不具备的村庄只以文字规定农房建设管理要求的,经批准后也可作为村庄规划。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乡村规划越来越注重实施性。某个学院甚至先行垫付资金,对村庄的一栋建筑(蘑菇房子)从调研、设计到后期施工全部打包,其设计保留了原有的建筑外貌,着重对建筑的内部和结构进行改造,和我们做的灵水村的主旨是一样的,“修旧如旧”。在多数专家研讨理论的时候,一个实施了的案例无疑给现场吹了一丝凉风,看来实施了的方案更接地气更具吸引力,闷热感少了,会场安静了很多。另一个实施了的设计同样引人注目,一段视频,里面有前期调研时的情景、未改造时的现场、施工前一天晚上对村民的采访、施工时村民的口号和干劲、新型的结构和材料、让人惊奇的施工速度、施工过程中主设计师的介绍、施工完后村民的表情都一一展现,播放完毕,一、二······掌声响起。这是一个震后重建的项目,后来经施工介绍,方知这一结构和技术我们已经使用,包括前面的蘑菇房子案例,我们也已经在项目中进行实施,甚至比他们有更舒适的解决方案、更经济的结构方式、更好的保护方式,当时感叹,我们不应该再低调了,拿出来分享吧。由此也想到参与的已经实施的几个村庄,掰掰手指,村庄实施后未去过的时间得按年算了,不知道如今面貌几何。任何一个实施了的作品都需要被深度挖掘,一个经典的作品需要全程记录,不仅仅在于改造后与改造前的照片对比、实施后的一栋栋建筑一颗颗树,还有理论上的思考和升级、后期的调研和走访、实施过程中村民的感受、参与的积极性、思想的变化和村庄产业的变化,百家争鸣的时代需要精品,历史的瞬间需要永存。

提到了村庄的建设,就不得不提村落的保护,尤其是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始终是一个绕不过的弯。本次研讨会就有6位专家针对传统村落话题发表演讲,传统村落课题的复杂程度从本次研讨会也可窥一二,因为真正实践的村落不多,蘑菇房子也仅仅是一栋建筑。传统村落留给我们发挥的余地还很大,包括结构、材料、文化的结合、文化空间创新等。

与会专家几乎都强调了村民的参与,但对村民参与的具体方式及途径都有着自己的探索。赵总经济师提出——村委会为主体,村民商议决策,规划编制单位指导,政府组织、支持、批准,组织动员村委会和村民协商编制规划。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中心主任叶裕民则提出了市、区、镇、村、规划师合作式规划(协商式规划)。村民参与到底应该以什么形式参与、什么阶段参与、扮演什么角色,你的想法很有可能是明天的样板,下一届的研讨会论文获奖的就是你,思考吧,兄弟!

村庄规划中多个烫手的山芋般的话题也被提及,包括人口规模的预测、多规合一(发改、国土、建设、环保)、三区四线控制、村庄产业的研究等。包括有专家提到在村庄规划中加入大数据信息化的支撑;同时提到的国外村庄建设的经验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如东京的市民公园、农业体验农园、梯田承包等。

一天半的研讨会,信息犹如浪潮般翻涌而来,不管收不收的下,先录音拍照以共享。

头脑风暴后再到当地最接地气的地方,来点当地的啤酒、小吃,只有两个字——痛快!

作者:朱相金

UDT都市意匠 资深规划设计师


    关注 到乡村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