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发展成职教发达大国 产教融合乃大势所趋

 

到2030年,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应该有更高层次的追求与共同愿景,那就是成为“职业教育发达大国”,迈向“职业教育强国”,最终成为“职业教育领先国家”。...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目前 正在研究制订中。参与《中国职业教育2030》起草过程的专家欧阳河称,职业愿景的描绘采用竞争成长目标型愿景分析法,遵循大国职业教育发展状态从“弱国→发展中大国→发达大国→强国→领先国”的成长逻辑与顺序,提出到2030年,我国要成为“职业教育发达大国”,迈向“职业教育强国”,最终成为“职业教育领先国家” 。



产教融合回归本质

在这样的大愿景下,企业和院校应该如何更好的进行产教融合、创新发展,从而达到共育人才的目的呢?当下,伴随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变革,新商业形态、新组织调整和新技术应用的进程都将明显加快,企业对学生的上岗速度及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职教学生创新创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将成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由此可以看出产教融合是大势所趋。

有专家分析,产业的快速变化要求职业教育比以往更加开放办学,拥抱企业,以适应产业变革。同时对职业教育从业者提出更高要求,教师必须对产业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企业从业经验和实践经历将成为教师的必备要求。新技术在教学中将得到广泛应用,互联网+、虚拟仿真、翻转课堂必将快速渗透职业教育过程,最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而产教融合的实质就是把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内置于产业链的过程中,把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前延到院校教育,这也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本质。

在与院校的合作过程中,世纪鼎利用十年的教育践行沉淀宝贵教育经验,独创“UBL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就业能力为人才培养核心,以市场需求为专业设置导向,坚持将课程教学融入工程实践环境,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构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在去年,世纪鼎利还正式推出“鼎利学院教育培养计划”,开启更加深刻紧密的校企合作之路,将学校教育与企业技术接轨,打造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系统,并通过“线上课程”和“人才云服务平台”,开放其教育资源,与大众共享,对所在区域形成辐射和影响,满足地区教育需求,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企业为“主体”优势明显

在产教融合,共建共管院校的过程中,谁占主体地位必须明确,避免院校希望与企业合作的基础和目标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但院校实际育人情况难以与企业人才需求相匹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鉴定都是由教育界来做,企业只能被动接受等类似情况。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企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为什么企业是主体?企业在用人需求、能力要求、岗位吸纳、税收缴纳、薪酬支付等方面均有主导话语权并且是落地实施的主体。同时,企业根据企业自身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确定其参与举办、治理职业院校和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内容及程度。

新常态下,校、企需要协同发力、整合资源,共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尤其是创新创业基础教育。企业成为职业教育的主体,需要体制机制创新的保障,激发企业参与动力和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如在我国《职业教育法》的修订中,要进一步明确和凸显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和功能定位,以及权利、义务和责任,为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提供法律保障。推进跨界融合,赋予有资格的企业以“教育型企业”的法律地位,将行业企业举办的职业教育纳入职业教育体系;将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并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财政支持、政策倾斜、资金补贴、表彰奖励等,带动更多的企业愿意支持、兴办、服务职业教育,形成校企协同育人、共赢发展的局面。另一方面,在推进产教融合过程中,企业需准确定位、理性认知其责权,发挥其在产业、行业的资源优势,适度把握主体地位的同时,不能让企业变成“新婆婆”,不能违背或过多干预正常的职业教育规律。


    关注 世纪鼎利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