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21天复习策略

 

21天形成一个习惯,坚持就会习惯,习惯就能逆袭,你就是自己未来世界的设计师!...

考前专家建议根据生物钟安排学习
生物钟即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养成的一种习惯。专家在经过对人们生物钟的长期潜心研究后,为考前学生列出了一张“日程表”,供高三各位宝宝们参考。

清晨6—8时:

对一般人来说,疲劳已消除,头脑最清醒,体力亦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段。可安排对功课的全面复习。

早上8—9时:

据试验结果显示,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可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上午9—11时:

试验表明此时短期记忆效果很奇妙,对“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突击”,可事半功倍。

中午1—2时:

这是一般是饭后,人很容易疲劳,夏季尤其如此。因此应做适当的休息,或者听听音乐,以便养精蓄锐。

下午2时—6时:

试验显示这段时间是完成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的好时间,安排得当,可以一当二。

晚上7:30过后:

可根据各人情况妥善安排,分两三段来学习,语、数、外等考试与另两门(可做文理)交叉安排,以作难易交替安排,以防一题挡道,浪费光阴。



注意针对性和稳定性

●王乃中,学而思高考研究中心

在制定语文复习计划时一定要注意“针对性”和“效率”。可以根据一、二模考试暴露的一些问题来制定规划。

此外,还要注意稳定性。越是在高考前,考生和家长越容易焦虑,盲目地去寻找考前点睛的老师或课程,或者是搜寻一些以前没有应用过的解题方法未必是好的态度。比如构思作文的思路和结构方法、读诗读文章解题的一般顺序等,考生在平时已经养成了一定的节奏习惯,如果在考前强行扭转,反而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学生最好稳定坚持既有思路和方法,可以进一步熟练、优化。



思考热点背后的数学问题

●韩乾,学大教育数学教师

学生应该对一模、二模的试卷进行梳理,找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比如是知识性的、技巧性的、还是心理方面的,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对于各方面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抱着能学多少是多少的心理,可以在老师或者其他人的帮助下,了解学习哪一部分最见效,怎样把复习效果做到最大化。

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不能更进一步的原因往往是对数学概念、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入,理解不深刻。近两年,高考数学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学生要注意把握细节,可以有针对性地做一些联系。

纵览往年高考数学试卷可发现题目的应用性在增强,学生如果学有余力,可以留意并思考一些社会热点现象背后是否有数学问题。



查漏补缺反复练习

●孙涛,学大教育英语教师

英语最后一个阶段的复习规划要视学生的基础而定,总体思路是明确考点,以查漏补缺为主,把自己的弱项补强。

英语备考要有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要保证质量也要保证数量。建议每天都把词汇、语法的专题扫一遍,完型、阅读要天天练习,每周练习两到三篇作文(包括大作文和小作文)。高频词汇也建议每天都要看。有些学生做题依赖语感,但语感有时也是会骗人的,所以还是要加强知识点的理解。
■ 其他科目
【化学】

尖子生应注重高考压轴问题的处理方法;中上游学生要针对薄弱模块进行专题(题型)练习并总结;成绩普通的同学要熟悉课本上的知识点、实验等,不留任何盲点。

【物理】

近年高考物理呈现难度总体下降的趋势,所以回归课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要重视实验。建议重新回顾高中阶段的各大动手实验操作步骤及工作原理,对于课本中出现过的演示实验也要翻看一下思路。

【生物】

成绩在50分以下的学生建议回归到最基础的概念和过程,把基础分数拿到手。50分-70分的学生,建议从错题出发,有针对地训练。70分以上的学生,将之前错过的题目再看一遍即可。

【政治】

要从题海中跳出来,回归课本。对照高考说明,对模拟题中未考查到的主干知识心中有数。对本年度内的重大事件要有所了解,这样可以加深对题目的理解,有助于审题。统筹安排文综答题的时间,必要时要有取舍。

【地理】

一要重点提升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对地理信息提取的准确度、敏锐度、完整度。二要进行仿真限时训练,建议一星期一次,整体做完约28分钟,预留5分钟检查。

【历史】

根据一年来的新闻热点、社会热点和学术热点,回忆有关历史知识。回归教材,查漏补缺。精做、研究试题。对不同类型的问答题,看答案从什么角度来回答。
长按或扫一扫进入官方淘宝店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关注 67高三自主复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