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兴寺之摩尼殿

 

1997年国庆节我们来过一次正定,当时就是来参观隆兴寺的。不过那时我对古建兴趣不大,也不知道隆兴寺的价值,所...





1997年国庆节我们来过一次正定,当时就是来参观隆兴寺的。不过那时我对古建兴趣不大,也不知道隆兴寺的价值,所以参观过后没留下什么印象。这次来前做了功课,准备细细观赏。

和我们常见的寺庙不一样,隆兴寺没有山门,前面仅有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对着照壁,是一座石桥,桥北边便是天王殿,大殿中间是一个圆拱形石券门和四扇石雕假窗。大门,两边各有两扇拱形石雕假窗。石券门上边嵌着康熙亲书的“敕建隆兴寺”金字匾额,可见这座天王殿兼有山门作用。



穿过天王殿向北,看到一个很大的台基,这是建于宋朝的大觉六师殿遗址。大殿虽已荡然无存,但硕大的台基显示六师殿规模宏大。据介绍,六师殿本是隆兴寺的主殿,偌大寺庙保存下来那么多精妙的建筑,恰恰主殿不存,真是可惜。





六师殿遗址北边是摩尼殿,就是梁思成所称的“宋代建筑中此类构筑的孤例”。我在网上查到梁思成当年来正定考察后对摩尼殿的描述:“寺中现存古构中,以摩尼殿为最大、最完整、最重要……广七间,深六间,其四面各出抱厦一座。其外观为重檐九脊殿,四面抱厦各以山面向前,在立体上由若干单位层叠联络而成……略似北平紫禁城角楼,这式样是我们在宋画里所常见,而在遗建中尚未曾得到者……那种画意的潇洒,古劲的庄严,的确令人起一种不可言喻的感觉,尤其是在立体布局的观点上,这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而在中国建筑物里也是别开生面。”

能让大师如此兴奋的摩尼殿,在结构上确实少见。不是“一”字形的大殿,而是呈“十”字。印象中,在北京香山碧云寺罗汉堂也是这种结构。梁思成当时看到摩尼殿时,称这种形制的建筑“富有趣致,此盖唐宋以前所常用,屡见于当时图画,至明清以后,而逐渐失传之制也。”,所以他称之为“孤例”。同时他还推定“摩尼殿至少也是北宋原构”。1978年,摩尼殿落架大修,果然在构件上发现了北宋皇佑四年(1052年)的题记,距今已有千年。





在古建筑中几乎都能见到斗栱,但我在摩尼殿看到的斗栱之大,却是很少见的。我专门查了一下关于斗拱的资料,唐宋建筑斗拱的体型确实比后来的斗拱要大得多。这是因为在唐宋建筑中,斗拱“分别起传递梁的荷载于柱身和支承屋檐重量以增加出檐深度的作用”。但明清以后,斗拱的结构作用蜕化,成了在柱网和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尺度也大为缩小。

不知道摩尼殿是不是宋朝佛寺的体制。在后世的佛寺中,好像就没有摩尼殿了。摩尼是梵语,佛经上说:“摩尼珠,投入浊水,水即清。”摩尼殿取此名,取其去浊取清、脱离尘垢、证得清静之意。

殿内正中佛坛上,塑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阿难、迦叶像,据说释迦牟尼及阿难、迦叶像为宋代原塑,十分珍贵。但更珍贵的是佛坛背面墙壁上的通壁悬塑五彩海岛观音,整面墙都是浮雕的山石、样云、动物,正中一尊观音像。







在各地寺庙,几乎都有观音像,但从未见过这么美丽的观音:头戴宝冠,肩披璎珞飘带,着红裙,胸臂裸露圆润,一足垂下,一足踞起,双手抚膝,鼻梁微高,柳叶细眉,面容秀丽,姿态优雅。完全不同于一般佛教造像的程式化,就像是世间的一位美女。难怪鲁迅在见到这尊观音像的照片后,将之称作中国最美的观音、“东方美神”。

因为这尊观音不在大殿的正中央,而在后壁倒坐,所以也称“倒坐观音”,据考证是明代嘉靖年间重塑。

殿内四周墙壁还绘有壁画,除一部分为清代绘制外,大多绘于明代。题材当然都是佛教故事,虽有几百年历史,部分已有脱落的情况,但总体而言仍然色泽艳丽,线条流畅。尤其内槽东西扇面墙外壁分别绘“西方胜景”和“东方净琉璃世界”,画面长9. 36米,高7米,构图宏大,富丽堂皇,绝对是明朝壁画珍品。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摩尼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