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问答:如何安慰家庭不幸福的朋友?

 

Q&A141006  问:如何安慰家庭不幸福的朋友?  答:正如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开篇说到的,“幸...



Q&A141006

问:如何安慰家庭不幸福的朋友?

答:正如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开篇说到的,“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在心理学里有相对一致的界定(尽管仍然有争议),而“不幸”则包含了太多的复杂因素。

无论心理学们怎么来界定“幸福”(Happiness),幸福至少包含了两个共同的成分:其一是情感成分,即对欢欣、得意、满足等积极情绪的情感体验;另一则是认知成分,即对生活生活各方面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在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下面,幸福这两个基本成分的关联度大相径庭。例如,个人主义文化的英美社会,二者的相关系数达到0.5;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下,满意度不仅取决于自己,而且依赖于他人,因此二者的相关系数仅为0.2。而且,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并非一个维度的两极,而是两个独立的维度。

而“不幸福”则包含了太多复杂的因素。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拮据(贫困导致“不幸”);也可能指生命的罹难(疾病或伤亡);或者仅仅指孤独(社交性孤独和情绪性孤独);特异性的人格因素(如不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更难体验到幸福);甚至仅仅社会比较中的失意(如离异或夫妻不睦);……,等等。概而言之,“不幸福”既可能指客观上的“不幸”,也可能指主观上的“不满”。

如果是前者,客观上的“不幸”,那么遭受不幸的家庭可能更需要及时的帮助。例如,如果是因受灾而导致经济拮据,那么给予物质的救济能够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如果是家人罹难,那么多陪伴,能在一定程度帮助其缓解悲伤和孤独。当然,这些帮助远非“安慰”所能及;“安慰”更像是一种社交礼貌,而不是真正的给予帮助

如果是后者,主观上的“不满”,那么“安慰”能带来的帮助也同样极其有限。例如,因为特异性的人格因素而导致的“不幸福”,像痴迷型依恋类型的个体,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总是忧心忡忡,疑心重重,难以体验到幸福,同时也令伴侣感到巨大的压力。如果因此而导致家庭不幸福,旁人事实上无论做什么都可能无济于事,支配他们感受和行为的不是理性的分析,而是内心底的焦虑。特别地,有些人因心理的障碍,在伴侣关系中常常会陷入到一种“强迫性重复”(Repetition Compulsion)的陷阱中,即使帮助其从一个泥潭中解脱出来,他们又会迫不及待地蹈入另一个深渊。(关于强迫性重复,可参看:Q&A140222《爱情关系中出现“强迫性重复”如何破?》)至于其他一些极端的人格类型,组织家庭后也很容易导致家庭的“不幸福”,无论是极端的偏执型人格;或极端的自恋型人格;更遑论极端的反社会型人格。

不仅人格因素导致的“不满”难以通过旁人的“安慰”而给予事实上的帮助,因夫妻或亲子难以排解的冲突而引发的家庭不睦;或因为社会比较而导致的家庭“不幸福”,事实上背后都有不成熟或极端的人格因素作祟。在一些情况下,不成熟的人格因素可能随着阅历和经验的丰富而逐渐成长;而在更普遍的情形下,与其期望有人格缺陷的人“成长”,不如在择偶选择伴侣的时候就“知难而退”。更令人沮丧的是,一个人格不成熟的个体,更容易吸引,也更容易被另一个人格不成熟的个体所吸引。

所以,对家庭不幸福的朋友,如果是客观上的“不幸”,与其礼节性地“安慰”,不如切实地帮助他们;如果是主观上的“不满”,也最好不要施予无谓的廉价“安慰”,成长是每个家庭自己的事,如果你没有打算“撬墙角”,那也最好别胡乱给别人“安慰”。

2014-10-06

--------------------------------------------

回复F,浏览《周末讲堂》目录;回复Q,浏览《心理学问答》目录;回复P,浏览PsyEyes本周推荐文章。


    关注 微文阅读推荐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