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  走进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世界

 

辑录5月22日土著民读书会线下交流迟子建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时部分会员的发言,由于篇幅有限,每位会员的发言仅摘录片断。...

✿ 中国金长城传媒奖  湖南最佳新锐自媒体
✿点击上方土著民关注   每天接收精彩文章


土著民读书会五月共读


读后感摘录


本页辑录的是5月22日土著民读书会线下交流迟子建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时部分会员的发言片断,未经发言者审核。(整理:韬琼;编辑:小飞)
1

李娟兰


看完本书,我最大的感触是这是一部凡夫俗子的情爱集,当然是浓缩版的。在本书中,作者全方位展现了世代在白桦林与茫茫雪原间繁衍生息的鄂温克部落中的男男女女,以及他们的恩怨情仇、生老病死。长久游牧生活带来的漂泊无依反而激发了人与人之间更强烈的彼此依赖,他们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有着现代人无法理解的价值观,也有着现代人早已迷失的真诚。
2

朱无穷
平静,并不是平淡。平静的海面之下有峻岭有峡谷有旺盛的生机有蓬勃的生命有残酷的竞争有血腥的杀戮有暗流涌动有板块运动有火山爆发……

莫言说他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迟子建也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写小说的人要努力将故事讲好。讲故事有很多种方式,有单田方式有袁阔成式有柳敬亭式有淳于髡式,各有其妙,我都喜欢。我也喜欢迟子建式——这种平静的方式。
3

贺耿


这本书我喜欢,有很多点引发了我的思考,我在问自己为什么心动?

开篇第一句话: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房子,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渡过黑夜的,听不到那流水一样的鹿铃声,我一定会耳聋的,习惯了走坑坑洼洼的山路⋯驯鹿它们夏天走路时踩着露珠儿,吃东西时身边有花朵和蝴蝶伴着,喝水时能看见水里的游鱼;冬天扒开积雪吃苔藓的时候,还能看到埋藏在雪下的红豆,听到小鸟的叫声⋯⋯卾温克人对山、水、日、月、雨雪、动物、林木有着深深的敬畏和热爱。额尓古纳河,那里有干净的空气、纯净的河水,大自然赐予的食物,我想,就是这些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这些美妙的感觉可契合了我心中对桃花源的憧憬,它带我远离喧嚣纷繁,回归简单自在,它让我想起了晋代文人陶渊明的桃花源!
4

王廷


很多人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模仿了《尘埃落定》和《百年孤独》。《尘埃落定》我以前看过,一种男性视角,由第一人称的“我”,一个别人口中的傻子之口,道出悠悠变迁,有种对比鲜明的残酷感。《百年孤独》正在看,感觉相同点有:都有魔幻色彩,都是一种关于原始状态的描写,都有文明的侵略和更替,都描述了一个民族一个部族的兴亡,都有一种奇特的吸引人往下读的魅力。但是,《额尔古纳河》披上了一层温情的面纱,把对孤独的描写、对自然的崇拜上升到一种高度,而《百年孤独》文风更粗暴有力,对新文明的态度更加复杂,对原始状态的描述更多的是为了新文明的入侵的铺垫。两者还是有区别的。所谓《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中国的《百年孤独》的说法,略显得标签化,作品或者人物也许有所雷同,但是不同的文化环境已经造成了很大差异了。
5

朱慧明
这两日终于偷得半分闲,开始细细读《额尔古纳河右岸》。开启书页,便不忍释卷,沉浸在一个老者娓娓道来的故事里,似也走进了广袤的森林,见着那不一样的星星月亮。禁不住把前面的引子念给学生听,以为他们听不懂,却不料,瞪大眼睛,一个个听得出神。

建建说:她合上一本书,就会向读者打开另一本书。

而我,合上这本书,却打开了心里的另一本书。

我渴望:在这本书里,可让自己的生命来一次恣意的行走,让脚步可缓可急……

愿为追逐一只驯鹿而着力奔跑,

愿为一株小草而驻足流连,

愿为一条清溪静坐冥想,睁开眼,便在那澈亮无瑕的流水中,见着我那由内而外的欢颜……
6

肖玉辉


书中展现的鄂温克游牧民族的很多生活场景,非常的美。

那山,那水,那人,美丽纯净,山是各种颜色的,水是各种味道的,人是生来就是这样的,他们吃掉猎物之前祭奠的虔诚祭拜,金得在死之前选择一棵死掉的树,人死之后,用白布袋装了,扔到朝阳的山坡上,让它化尘归土,人在森林里不里不敢高声语,这一切反映的是一种朴素达观生命观,他们简单的爱恨情仇,也想四季一样分明,人性的挣扎,总是限定在对天地的敬畏对人性的体谅中。驯鹿在春天吃着石头上的苔藓,冬天在雪地里扒出红豆,达西的鹰,达西和一条狼的较量,拉吉米的琴,洪妮的歌,达玛拉的舞,人在大自然中的驯服和安静、隐忍和挣扎,叫人觉得有点忧伤,但是这种忧伤又是很妥帖的,没有撕心裂肺,只是一种对于生命本质的澄澈的一种认识。在这块宁静的土地上,我总觉得这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人和自然,人和人是和谐的,是不是就是文明的旨意呢,我也在想所谓文明的进程,到底要带我们走到哪里去?
7

彭云兰


作者以第一人称“我”的口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个性鲜明,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如爱美勤劳善舞的母亲达玛拉,深爱妻子的父亲林克,孤独隐忍的尼都萨满,内心扭曲的依芙琳,健壮勇敢的弟弟鲁尼,博爱善良的弟媳妮浩,健壮豁达的拉吉达,善为他人着想的瓦罗加,,容貌丑陋的马粪包等等,其中关于依芙琳和妮浩的刻画入木三分。依芙琳,不幸的婚姻令人同情,滑雪流掉第二个孩子让人不解,她尖钻的言语,霸道蛮横的行为,将唯一的儿子逼上了绝路,好在最终她得内心有所平和,言语也转向正常的方向来。而另一个让我感慨和心疼的人便是妮浩了,在她的身上我仿佛看见了真善美的化身,为了救活别人就要失去自己的一个孩子,这是一种怎样的残忍?这是一种怎样的代价?而她却依旧每次义无反顾地穿上了法衣去跳神,她说;我怎么能看着自己的孩子有难而不去救呢?危急之时,她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想到的竟是别人孩子的安危,先后失去四个孩子的她每次都那么的毅然决然,但可想而知,作为一个母亲的她,内心经受的是怎样的一种撕心裂肺的挣扎?最后,她的小女儿贝尔娜因为害怕死亡而远走他乡。而她的临终之言也充满着对女儿的愧疚和自责,至死都未能见到,那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痛彻心扉的遗憾?于妮浩,我只想说,大概我的内心将永远充斥着心疼,感动。
8

谢继红


《额尔古纳河右岸》阳光明媚,河流清澈,原野鸟语花香,夜晚月明风清!鄂温克人生活在美丽原始的森林,以驯鹿为伴,逐驯鹿而游牧、迁移,对大自然有着深深的敬畏与热爱!在他们眼里“日、月、山,水、风、雨、雷、电,动、植物”都是具有生命力的。他们信奉“满教”,敬奉神灵。“火神,河神,山神,树神,雷、电神”等等,在他们心里,神是神圣不可亵渎的,一旦触犯神灵将会遭到惩罚!鄂温克人的萨满能未卜先知,跳神治病,让生成死,让死成生!一切都那么匪夷所思!
9

王映美


读着本文,我一直在想,作者迟子建怎么能把额尔古纳河人的人性写得如此震撼人心呢?我认真看了作品的前言与后记,再百度了解她的人生经历和 创作历程,终于明白:除了她的实地了解亲自交往亲身感受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她具有博大的胸怀、丰厚的人文素养和不凡的人生历练!这么一个比我大不了几岁的作家姐姐,她走的是一条让人多么惊羡的文学之路!我想,经过多年的学习与历练后,我能不能以我妈妈为主人公和叙述者,写一篇有一点点像《额尔古纳河右岸》一样的既反映时代寄寓理想又抒写人性表达敬佩且语言清新令人愉悦的小说呢?
10

戴朋


小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作者使用了大量修辞。既诗化了语言,又美化了故事。例如:火塘里的火苗,一颤一颤的,好像在叹息。火的叹息,不止隐喻了尼都萨满温厚隐忍孤独的人生。更隐喻了对书中每一个人物的叹息。如深爱妻子的林克,勤劳爱美善舞,却无法冲破传统桎梏的达玛拉。勇敢健壮的鲁尼。善良博爱,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为救别人的孩子牺牲自己孩子的妮浩。软弱无奈的坤得,。心灵扭曲,最终回归本性的伊芙琳。容貌丑陋,最终重拾善良的马粪包。美丽不幸的马伊堪等等。例如描写爱情:母亲的背影对他来说,也许是太阳和月亮。
11

贺超
那时的我,喜欢伊芙琳。因为我认为这是迟子建在里边刻画的最成功的一个人物。伊芙琳有着最纯粹的爱情观——如果爱,便勇敢去追。不爱,便不该委曲求全。她有着极端的爱和恨。她丑陋的外形、刻薄的嘴下却深藏一颗善良的心。

在爱情上她有着一颗斗士的心,却奈何身为女儿身,又生下了儿子金得,所以只能困在坤德的怯懦里不得突围。她寄希望于儿子金得,希望儿子像个勇敢的男人一样能猎取到尼浩的真心。奈何金得却偏偏败在果敢的鲁尼身上。“我算看清楚了,你爱的得不到,你不爱的,反而能长久地跟着你……”遭遇自己和儿子情感的失败后,伊芙琳凄楚地说出了这番话。“爱而不得”的苦在她心里积聚成一把利剑,一把与命运对抗的利剑。所以她试图摆布金得的婚姻,却没想到会逼死金得,逼得坤德恨她,逼得达西为她收拾残局,逼得最好的朋友玛利亚反目成仇。她用她的刚烈反抗世界的不公,却落得众叛亲离。她在命运的苦海里扑腾,却无人知晓她的伤痛。所以,那一夜她吃多了肉,在河边呕吐大哭,那哭声像一根根绳索在夜色里穿行,直到揪住你的心,让你狠狠地喘不过气来。
12

李艳娇
在看这本小说之前,我刚读了《鲁迅小说全集》,小人物的辛酸,英雄的孤寂,冷漠的人性,以及现实社会之乱象都让我心郁郁。可拿起这本书后,那些悲伤、愤怒、怜悯、失望等等负面的东西不知不觉间就消逝了,它神奇的治愈了我。所以当作者第二次强调“在瘟疫发生的那段时光,我们没有搬迁,狩猎活动也终止了。之所以不搬迁,是不愿意让瘟疫蔓延,殃及其他部落的驯鹿”时,我湿了双眸。
 
延伸阅读
土著民乡土类原创文章总汇
土著民亲情类原创文章总汇
土著民行走类原创文章总汇
土著民读书会成立小记
土著民读书会5月共读书目
编辑:黄小飞
 土著民 
守望乡土   放眼世界
长按关注,精彩无限
365天,从未间断


    关注 土著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