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的荣誉,肩膀上的如海运河。

 

如海运河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南至长江,流经如皋,北至海安。是于建国之后人工开挖的一条引江河。如海运河建于195...



关注“磨头人”

朋友们可以点击上方“磨头人”蓝色小字打开关注磨头人,关注家乡。 每个磨头人都是家乡繁荣、美丽的参与者和分享者,我们期望能够分享你的生活,分享你的名字。

生活见闻、人生感悟、乡土风情、兴趣爱好、商情互动……来稿不限题材、雅俗共赏、实惠大众。定投邮箱:969829580@qq.com   

百度网上是这么说如海河的

如海运河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南至长江,流经如皋,北至海安。是于建国之后人工开挖的一条引江河。如海运河建于1958年,历时三个月而成。因其灌溉了如皋和海安大片土地而得名。

如皋是典型的高沙土地区,其主要特点就是沙、漏、板、瘦,水土极易流失。每逢大雨过后,如海河河坡便会出现坍塌,同时加上长江带来的泥沙冲入河道,河床变浅,加上河两岸农户的滥垦滥种,使得如海河两岸很难见到齐整的河坡。因此2005年以来,如皋市政府引导农民在河道近坎栽植美国意杨、银杏等各类苗木。

河道近岸浅水区栽种的是茭白,河下坡是大片芦竹,两岸茂密的树林带中夹种着花卉苗木等经济作物,不少河段还出现了连绵10多里长的幼树林带。近水处栽种茭白是为缓解船行波的冲刷,下坡种芦竹则是防止河坡坍塌,上坡植树既可固土护坡,还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可谓一举多得。

两个月前,发现了一张如皋地区抗战时期的旧地图(形势图,可点击本链接阅读),经过判断该图大概绘于1940年左右,图中没有发现如海运河的痕迹,经过查询才得知,如海运河的具体开挖时间为1958年,是一条肩膀上的运河。

在磨头作家张台平先生的《风雨人生》这部回忆录中,有一篇讲述磨头河网化工程的内容,其中就提到了当年如海运河开挖时的情景,这里不妨和大家分享下。

春天的如海运河磨头段
文 / 张台平


我和几个年轻人漫步在如海运河边的水泥路上,三三两两的人,交错往来,小汽车、摩托车夹杂着工厂上下班的人群不时从身旁穿过,流动的河水映衬着金港湾一幢幢别墅小院,岸边的绿柳在微风中飘拂,抬头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派的镇政府办公楼,广场上的五星红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两座对向大桥贯通两岸,迎接着南来北往的人们,河水碧波荡漾,河中运输船舶长长的汽笛声与这美景交融,令人心旷神怡。

无意间一小伙问我:“听人说这河是由人工挑起来的,真的吗?”我说:“是的,是人工挑起来的。”小伙非常惊讶:“这么大的河流,波浪滔滔,千吨级的货船都可以在河里航行,靠人工能挑起来吗?”小伙的提问勾起了我对亲身经历过的河网化运动的回忆!

早在大跃进的1958年,我还是小小子时,如皋县就提出了“奋战45天,实现河网化”的口号。

当年冬天开始了开挖如海河的工程,从长江边的碾驼满港到如皋与海发县交界处,到处人山人海,红旗招展,车水马龙,号子震天。全县集中了十几万青壮年劳动力,日夜奋战在工地上,用担子挑,当时什么物资都十分匮乏,大锹很少,抽水机更是极少,抽水主要靠人力水车车水,用蚂蚁搬泰山的精神,大打人海战役。

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各行各业也都参加了支援开挖如海河工程。当时我在磨头中学读初中,也参加了一个星期的支援如河河工程大会战,因为我们还是孩子,主要是帮助挖举步挖泥装车。为了加快速度,提高效率,当时有人发明了一种专门运土的四轮平车,从河底向岸上铺设轨道,河岸上安装绞关,在四轮平车上装满泥,拉上绳索,上面用绞关牵引,后面用人往上推,有的不用绞关牵引,直接由人往上背,功效是快了一些,但人也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这年秋天农村到处兴办公共食堂,到了冬天粮食已经开始紧张,所有的青壮劳动力集中在河工工地上,大大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工地人员口粮供应也十分困难,加之到处大刮共产风,不少地方提出了“十个不要钱”,人们以为共产主义真的来了,对公私财物的破坏十分严重,我的一个同学家中当时就成了江安公社一个生产大队的河工食堂,老百姓将家中的高橱、食台、桁条等有用的物件都拿来卖给河工食堂当柴烧,以换取一点人民币,他们不是不心疼家具,而是担心这些物件放在家中,马上会被上交集体,自己却一无所得。

第二年春天,民工吃饭也成了问题,于是胡萝卜饭成了主食,加之劳动时间长,民工个个疲惫不堪。干了6个月,至1959年5月基本结束。但结果并不理想,不能行船,只能起到一点排灌作用。同时开挖的河流还很多,妇女开小河,男人挖大河,不少都是半拉子工程,人们戏称为“排水沟”。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但在那个年代,可是一句口号打遍天下,大跃进的特殊时期,就得是风风火火,先干了再说。虽然直到1964年才又重启河道疏浚工程,使如河运河满足了通航要求,但若是没有前期打下的基础,还真不知道如海河什么时候才会出现在磨头大地上。



13岁的艾默墨:鲁迅说,路是人走出来的,我认为,路是人悟出来的

磨头的超级大块头,全国就两家,一家在磨头。

走进诗里磨头,看最美人文乡镇。

磨头感恩日,把爱洒在今天,莫等恩情枯了容颜。

天上七年,磨头七天。

磨头的爸儿为你写诗,磨头的娃儿为你读诗。

千年菖蒲寺

世纪传奇:白毛先生

大王叫我来巡山,我到庙会看一看。

磨头宣传片——春韵篇

磨头宣传片——夏初篇

可爱得翻天:孩子走的“江湖”,大人说的“故事”

磨头人物|我们的酒窝儿老师


    关注 磨头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