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后,端午节还有得箬子打吗?

 

关注“磨头人”朋友们可以点击上方“磨头人”蓝色小字打开关注磨头人,关注家乡。磨头人喝着磨头水,说着如皋话,不...



关注“磨头人”

朋友们可以点击上方“磨头人”蓝色小字打开关注磨头人,关注家乡。 每个磨头人都是家乡繁荣、美丽的参与者和分享者,我们期望能够分享你的生活,分享你的名字。

生活见闻、人生感悟、乡土风情、兴趣爱好、商情互动……来稿不限题材、雅欲共赏、实惠大众。定投邮箱:969829580@qq.com   

传说三闾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却又报国无门,自沉汩罗江后,曾给人梦中托兆说:感谢你们投下米饭食品,只是全给江中蛟龙抢吃掉了,于是人们才改用竹箬、苇叶、菰叶把米包裹起来。这就是粽子的起源传说。

以叶包裹蒸食在世界各地均有此习惯,时间可追溯到上万年前,粽子也是这种饮食文化的传承之一,和美好的传说没有必然联系。



粽子是一种方便食品,因而吃粽子不一定等到端午节,古来皆然。我们如皋这片地区,可能是因为箬叶季节性生长的原因,也只有到端午节前后才有机会享受到粽香,若是平日里馋嘴了,也只能上超市转转。

还有半个多月就是端午节了,还没等到节日到来,乡村里已飘起了粽香。母亲早些时候就在想到哪里才能打到箬子,虽然每年都要得愁上几天,但最终还是会弄到一些,今年姑母就给送来了一些箬子,喜欢吃粽子的女儿有口福了。

苇叶
早晨在塘湾村子里闲逛,河边的苇叶已被人采过,留下光秃秃的苇尖在风中摇摆。包粽子就得先有箬子,“箬”字是竹字头,包粽最好的箬叶其实就是箬竹的叶子,箬叶叶面较宽,富有韧性,可用做上好的粽叶。

箬竹叶
我们这儿没有箬竹,只好以河边的苇叶代替,并且也习惯性地称之为箬子。

小时候,每近端午节,母亲就会提前打好箬子,放在锅里煮煮增加韧性。孩子们对新鲜事物都感兴趣,总会拿个小板凳坐在一旁,边看边学。学包粽子是个技术活,箬子卷起来后既脆又软,再填上一把白米包扎起来,得手、脚、口并用才行。

儿时的小河边芦苇多,密密的、一片片的长着,那是片孩子们不敢涉足的禁地,因为每到夏初,一些蛇虫苏醒了过来,专往这些水草地里钻,再调皮的孩子都得远离。而今河道改造,芦苇的生长空间被压缩殆尽,天然苇叶渐渐供不应求,那绿叶包着的玉珠粽香还能够飘多远呢?



谁是磨头最美老板娘。1期开场,全民海选啦!!!

走进诗里磨头,看最美人文乡镇。

磨头感恩日,把爱洒在今天,莫等恩情枯了容颜。

天上七年,磨头七天。

磨头的爸儿为你写诗,磨头的娃儿为你读诗。

千年菖蒲寺

世纪传奇:白毛先生

大王叫我来巡山,我到庙会看一看。

磨头宣传片——春韵篇

磨头宣传片——夏初篇

可爱得翻天:孩子走的“江湖”,大人说的“故事”

磨头人物|我们的酒窝儿老师


    关注 磨头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