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内方外】庄子的生命哲学

 

庄子的生命哲学【方内方外】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在诸子百家中有很多伟大的人物,在所有的这些人物之中,庄子是...



【方内方外】



庄子的生命哲学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在诸子百家中有很多伟大的人物,在所有的这些人物之中,庄子是其中的一个最特别的人。庄子的个人生活,语言方式,都是在先秦这些圣人中独一无二的,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墨子,还是曾子,还是韩非子,所有的这些人物都在关注如何恢复一个政治秩序的时候,他们都在努力实现自己政治理想抱负的时候,庄子恰恰把目光从恢复政治秩序中转到内心,庄子更关注个人的生活,或者说庄子更关注生命。庄子更关注在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的一个乱世之中,一个人去如何更好的安顿自己的生命,一个人怎样在这样的社会中,这样的世道中不遣是非,而与世俗处。

今天
我们来看看【方内方外】

庄子的生命哲学


在庄子看来,生活可以分为两种,或者说世界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叫方内,一种叫方外,这不是说我们的人世之间一劈为二,有两个世界,一种是方内,一种是方外。世界永远都是同一个世界,生活永远都是一个生活,但是他对每个人来说有不一样的意义,我们不得不承认,不一样的心灵体味到的生活是不一样的,甚至生活在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场景下,对同一个事件的理解,每个人也是不同的,有时候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取决于我们心灵敏锐与否,还有一方面,我们对生活的感悟,我们的心境取决于这个世界在多大程度上进入到我们内心,并且成为我们思考的素材。我们必须承认,面对同样的事物,不同人有不同样的理解,如果我们站在一个方外的角度,站在一个世俗的角度看的话,整个世界就是一个世俗的生活,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像庄子一样站到世俗之外,我们以一种更真实的状态去了解生活的话,生活这个世界就是一个方外的世界,因此我们看生活的眼光不同,所以生活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不同的样貌。



〖游于方内〗:在《人间世》一开篇,庄子就讲了一个故事,《人间世》这三个字,它讲了,一个是人,一个是这个世界,第三个就是人和这个世界的关系。人可以和这个世界保持各种各样的关系,比如你过多的进入这个世界和参与这个世界,甚至想掌控这个世界,或者你和这个世界达成一种和解的态度,也或者你逃匿或者远离这个世界,不一样的方式必将带来不一样的生活,庄子向我们展示的正是这样一种生活。对于方内之人,庄子举了颜回和孔子的例子,当然这个故事肯定是假的,是庄子编的,是个寓言,庄子说,颜回有一天要去见孔子,要辞别老师,孔子就问他说,颜回你要去哪?颜回就回答说,我要到卫国去,孔子说你到卫国去干什么呢?颜回回答说,我听人说,卫国的君主他非常年轻,并且独行,就是一意孤行,不听别人的劝告,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说任意妄为而从不反省自己的过失,以至于他的国家中民不聊生,人民的死尸在路边堆积如山,这丝毫得不到他的怜悯,这样一个暴君当政的国度,颜回说我想去对他有所改变,正像往日你教导我的一样,说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就是说医生的门庭中,看到的更多的是病人,因为大家都是来求助的,这个对于贤者来说应该怎么样,对于有知者来说应该怎么样?应该去到乱的国度中,然后去帮助那里,去企图恢复那里的政治秩序,这是庄子借助颜回之口说出来的,所以我想去卫国,想去对它有所改变。颜回这么一番豪迈的言语中,表现的是一个年轻者最初的这种梦想,和最初这种一往无前的动力,颜回希望到青年壮期行独的卫君的统治之下去施展自己的抱负,去改变他,但是可以吗?我们通过孔子的回答马上就能体会出来,孔子说嘻,就是一种嘲笑,怎么可能,年轻人的抱负固然是好,但是这种抱负带着更多的是对世界的不理解,以及因不理解而有的冲动和莽撞。什么叫年壮,什么叫行独,首先卫君是一个根本不听从人劝告的君主,其次,他年轻代表着这种残暴、无度的制度还要持续很多很多年,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颜回前往卫国,要不然是一事无成,要不然是白白送死。在庄子眼中,入世就是这样的一个世界。而对于入世者来说,对于方内之人来说,每一个人都希望寻求自己有价值的一面,所以我们看到每一件事物的时候首先看它是不是有价值,我们看到一个树木的时候,我们看到它笔直是枝干,它可以做梁柱,看到它宽大的非常的树干的话,我们想它能否做个床,或者它能不能打一个家具,这个时候求的都是它的有用性,我们把这种有用性套在人身上,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时候首先想他有什么样的才能,他是不是有特别的文字功底,或者他是不是有法律基础,他是不是有管理能力,这实际上都是我们一个方内之人对事物对人的态度。

〖逍遥于方外〗:在庄子看来,这种寻求有用性和寻求有价值性,庄子认为恰恰是没有意义的。为什么所有的事物我们都要给他寻找一个有用性呢?难道没有用,他就不值得存在吗?说不定它有更大的价值呢。这里又讲到了惠子,说有一次惠子看到了一棵大树,惠子很高兴的走过去,结果发现这棵树并不成材,它的树根有些弯曲,虽然枝干蔓延的很大,但是每一个枝干都很细,很弯曲,根本做不了家具,这个也无法做梁木,然后想想他的叶子有没有用呢?结果一尝,叶子是苦的,特别苦,这样看来它就没有任何用处了,惠子就说,根本就是一个无用之树。

于是这个时候庄子就回答他,庄子说,对于方外之人的话,我们不看待这个事物,我们看这棵树为什么会长的如此庞大,恰恰是因为它的枝干弯曲,它的树叶不甘美,比如说一棵白杨,它的枝干很直,在它刚刚长一人多高的时候,可能就有人把它拔掉,然后做一个小棍子,做一个小鞭子,当它再长高一点,到三四人的时候,这个时候有人可能把它砍掉,做家里的篱笆墙,再长大一点的时候,比如长十年八年的时候,这时候可能就有人把它砍掉回家做柜子,它在它的一生处处受到危难,恰恰是因为它看起来有用,而惠子看到那棵大树,它之所以能够颐养天年,长的那么大,就是因为它没有能够为我们人类使用的才能,这种在人看起来是没有什么用的东西,它恰恰能够保存自己的生命,能够完整的健康的终老。如果我们从天的角度来看,这难道不就是一种最大的价值吗?

有那么多技巧,很聪明,掌握各种技能,难道就是生命最好的状态吗?庄子说,我给你举个列子吧,你看没看过黄鼠狼,黄鼠狼是一种非常敏捷的动物,上下挑梁,需求食物,看起来,如此机敏,能够上串下跳,寻找各种机会,可庄子说,东西跳梁,不辟高下,最终是中于机辟,死于罔罟。第一次读这句话的时候,内心非常震惊,其实,生活可能就是庄子做描述的这样,我们不断运用自己的智慧,希望自己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游刃有余,而事实上,不是我们掌控了生活,而是在我们这种自以为假想的掌控之中,我们是中于机辟,死于罔罟。我们最终死在自己手中,最终败在自己这种灵魂上,当然自己在不断地需求机会,不断的在寻求一种巧妙的方式上,恰恰是我们号称的有用和才能,最终残害了我们的生命,最终使得我们不能保全自己的生命,不能过一个健康和平静、安稳的生活。



什么才是最好的呢?庄子说就像你惠施看到的那颗无用的大树,我就把它放在广莫之野,躺于树干之下,让它为我遮起一片阴凉,下雨的时候,可以为我避雨,无风无雨的日子,他可以与我作伴,供我欣赏,这难道不也是一种用处吗,我们看对同样的事物,果然有了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价值判断,这正如庄子和惠子在濠梁之上观鱼的时候说的一样,:“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们都不是对方,惠子不是庄子,庄子也不是惠子,庄子无法体会惠子在这个追名逐利过程中,所得到的内心价值的实现,当然惠子也远远不能理解庄子在他的这个贫困生活中,甚至有时候不得不去向别人借米过活,庄子在这种过活中,他也有内心的这种真正的快乐,庄子所看到的,恰恰是人生的真谛,相互之间因价值的不同,因眼光的不同,对生活有着不同的理解,当然也道出了不一样的人生。
庄子语录
·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 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 夫知亦有之。

·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 夫大道不称 ,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 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 不可,方不可方可。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狂言】庄子的生命哲学


    关注 修齐治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