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Shirley】很美的故事

 

艺术,对你我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其实,如果我们把艺术放到我们身边,那些人和事之中去,我们就会发现,多一份爱和理解,远比仅仅去嘲讽、刻薄来得有意义得多。...



JL按:

在上月的一篇推送的专题“平淡天真的史诗”中,我们了解到了Thierry Bornier的摄影,也了解到展览背后的推动项目就是“Shirley’s Temple-Art ”。在这个国际艺术家驻留项目之外,还有慈善、纪录片等诸多板块。很多人好奇,Shirley是何许人也?这些项目都是由Shirley一己之力、身体力行在推动着的。于是,我们带着这份好奇与钦佩,争取到了这份近距离面对面交流的机会。Shirley本人也没有架子,真诚地和我们分享了她的经历、故事和想法,畅所欲言。这位信仰上帝的独立女性,言谈间有锋芒,有锐气,有温暖,有感恩。一切,都是对艺术和生活的赤子之心。

而艺术,对你我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其实,如果我们把艺术放到我们身边,那些人和事之中去,我们就会发现,多一份爱和理解,远比仅仅去嘲讽、刻薄来得有意义得多。



Shirlley在Shirley's Temple-Art启动晚宴上与Thierry Bornier作品的合影Q:JL元巽艺术记录

A:赵怡红Shirley


项目的初心

Q:我对你这句话印象深刻:“如果不能进口国际艺术作品,那我就直接进口艺术家吧。”

A: 很多人都特地引用了这句话(笑~)

Q:因为你放在新闻稿的醒目位置嘛~

A:恩,其实这句话一开始是在国外一个奖项活动上,一位柏林朋友随口说的,我当时就觉得“进口”这个说法夸张而幽默,也容易让人注意到。其实这样的模式在国际上是很普遍了,但是国内还比较少。所以我选择了这个空间推出这样的一个平台。

Q:所以提这句话也是包含了一些文案策划的意味在里面......

A:那倒没有,纯属无心插柳。现在看来也很受欢迎嘛(笑~) 我的驻留项目邀请外国艺术家来我们这里生活一段时间,他们在这段驻留时间、会在这里创作作品,那么我的空间就是他们展示作品和与当地人交流的地方。

Q:一个外国艺术家能在当地生活、创作,那么观众看到他们创作出来的作品就会体会到这种“当地”的鲜活感在里面。

A:对,这就是我想做的项目的初衷。因为我不是以一个传统的画廊业主或艺术经纪人出发,而是以艺术生活作为链接,我把“艺术家”的范畴扩大了,而不是单一的、传统意义上的限定定义;他/她不一定非要是一个画家、摄影家,对我而言只要是他/她有任何创新的点,我都把他们看做一个“艺术家”,所以我的理念是艺术是生活中发生的那些“创新”的闪光点。

Q:你前面说你今天佩戴的耳环也是自己设计的?

A:对,是我设计的一个系列的首饰。我不是故意要戴单个的耳环,因为我的发型加上又喜欢出彩的特别的风格,一个就足够了,一对挺浪费的(笑~)我在设计里带有中国的元素,比如珍珠,或者有汉字的形体,这些我设计的东西都会带有不同的古典元素在里面,而形式和材料上又是现代的感觉。



Shirley平素也有设计首饰的爱好。图左那串便是采访当天Shirley佩戴的一款,她说取自易经的两个对应她名字的汉字。



“当代艺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Q:所以你这个平台不仅是有展览,也是希望观众能到现场来看,能和艺术家交流。

A:对,就像我这个平台,它其实是双方的。

上海是一个开放的国际化大都市,国外有很多艺术家都想到上海来实地生活、实地创作,但是对观众来说——这个观众也包括了外国在上海生活的观众,他们在艺术上都是比较单一的,他们接触到的都是中国的艺术家。当然中国艺术家优秀的也很多,但是国际上的范围更广,双方应该更多更广泛地彼此接触、了解。

Q:现在国内的当代艺术确实是这样。我身边很多不是艺术圈的朋友也常和我说“你们当代艺术都看不懂啊”——你看,当代艺术给大家的印象就是姿态很高冷、拒人千里。所以我觉得你的平台理念非常好,能让跟多艺术圈外的观众能接触到,这是不是也是你的一个初衷?

A:其实我的初衷非常简单,我是觉得目前国内被吹捧的当代艺术,也就是在这几年、十几年,如同沙漠之地拔地而起,一下子被吹捧到很高的位子。但是对民众来说,当代艺术就等同于看不懂的东西。

但是这个城市里的艺术是应该为公众服务的,所以我就比较欣赏公共艺术。现在很多情况是,艺术把民众都排斥在外,而是服务于很少数的所谓的收藏家,这样是不对的,艺术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那种对社会、对民众的意义。

话说回来,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中国没有真正的所谓的收藏家,充其量是艺术的投资者,甚至是投机者。我个人是希望能更贴近民众的生活,这个可能和我本身做纪录片是有关系的。我本身对当代艺术是比较了解的,因为在柏林生活的那些年接触了很多。所以我回到上海,现在做的“进口”艺术家,其实不仅仅是引进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其实是引进是艺术家背后的理念——文化的理念和生活方式的理念。以此来提高民众的鉴赏力和平均审美观念。

Q:这有点像艺术教育呢......

A:我不太喜欢用“教育”这个很大的词,我只是在这个小小的空间传播,让更多的民众受益。



那无以名状的纪录片生涯·上帝的爱·民众的述说


Q:我们了解到你是纪录片导演出身,那么纪录的对象是?

A:我的独立纪录片一开始就被德国和法国的艺术频道Arte收录。我拍摄的题材是中国文化,因为我对两地文化都比较熟悉,所以就用我自己的视角、观点把中国文化介绍给欧洲。

Q:能和我们简单分享一下你的纪录片生涯吗?

A:我拍纪录片的特点,就是让纪录片中的人物发表他们观点,让他们自己发声,我只是记录。德国有很多优秀的反映其他国家和文化的纪录片,但普遍比较强势,是导演把自己的观点、包括是非判断强加给观众。而我想改变这样的状况,所以纪录片里很少有我自己的观点。我拍片还有一个特点是唯美,从摄像到剪辑,从音乐到设计,要美得不输故事片(笑~)。

Q:现在有没有纪录片我们可以看到呢?

A:目前主要是法语、德语版本,他们互相都会自动翻译,所以主要在德法语言国家播放。目前最近的一部是英语版,入围纽约电影节纪录片单元,被一家好莱坞传播公司独家代理,目前还没有中文版。还有要放的话我就是在朋友之间分享的,是公益性质的。



Q:有没有印象特别深刻的故事?

A:太多太多了,但是让我最难忘也是特别感慨的是我的第一个纪录片,就是这个开始促使我走上了这条路。当时是德国国家电视台要拍摄年度大片:“中国的河流,中国的未来”,我们一队总共四人从长江头一路艰险拍到长江尾。制片人面试了很多人都不满意,后来不知道是谁放在他们办公室一张留有我电话的纸条,然后他们打电话打给我了。讲了一个小时的电话虽然我多次强调我没有拍过电影,但他说这就是你的第一部而且会是最好的第一部,挂下电话,这个现已退休的当年德国国家二台最牛的专拍外国题材的纪录片大导就直奔火车站从德累斯顿赶到柏林和我见面,我们在约定的咖啡馆谈了几个小时。

随后,我们就一起到了中国开始了非常非常辛苦的拍摄,持续有3个月,那段时间我们很多次不同观点的争论,彼此都有各自坚持的对文化的理解。那段时间我几乎一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16个小时。虽然非常累,但是我很感谢这部片子,期间的一切困难、挫折和收获都是我最大的财富。

Q:Wow~这真的是很棒的经历,我都能从你的眼睛里看到故事。

A:我确实会留意去发现不同的故事,善于与人打交道、与民众打交道,然后在民众中找到故事。回想起来,我相信很多事情都是上帝的安排。因为我迄今都不知道当时是谁把留有我电话的纸条给制片人的。



爱在空气中流窜


Q:你同时也有在做慈善项目Shirley’s Temple-Charity,是一个帮助白血病患儿的慈善基金。当时是怎么想到要发起这样一个项目的?

A:其实很多事情回想起来,都是上帝的安排。公益这块也是。缘起两年前,出于一个妈妈最普遍的心态:想给女儿办一场难忘的十岁生日。对中国人来说,每十年都是一个大生日。试想,十年后的女儿20岁了,我几乎可以很肯定她会这么说:“对不起妈妈,我今晚有安排。”所以你看,毕竟十岁的时候还是母亲最能给她安排好一切的机会,所以我想把这个活动想得很“上纲上线”(笑~)。最终用艺术展览的形式办生日宴,也是女儿给到我的启发。

女儿上的是国际学校,他们学校也不缺名目繁多的公益活动,如果单纯因为“公益”很可能就会演变成女儿回家问妈妈要钱,然后拿到学校交给老师,好啦,公益就做完了。我觉得这样就导致会给孩子有这样的一个错误的观念:只有钱才能帮助别人。

如何改变呢?首先不是只有钱才行,更要用你的心还有你的脑子。然后,钱呢,是你自己要挣到钱,而不是你问别人要到钱。那孩子其实可以做很多的事情,他们有很多天赋,可以画画、唱歌、跳舞等等,所以我们要引导他们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然后就有了这个艺术展览的形式,那天拍卖了大概二十多幅孩子们的作品。

我没想到拍出了不可思议的价格,套用一句当时一位美国艺术家朋友在场的一句话是:“爱就在空气中流窜,谁也无法挡住。” 当时确实是这样的感受,而且很神奇的是那几天我因为持续两个月的辛劳工作失声了,但是就在活动的这四个小时里我发出了声音,在之前和之后我还是“生病”模式.....这真的是我生命中那些不能解释的事情之一。所以这件事和当时的情境,让我感受到这或许是上帝给到我的“任务”,所以就一直做到现在。当然不容易,但很暖心。



 



比作品更重要的,是“人”
Q:现在这个房间里,我们看到的是Shirley’s Temple-Art的启动首展: Thierry Bornier摄影展。你是怎样想到邀请Thierry的?

A:当时他的作品震撼到了我。其实我一般对风景照是不感冒的,他是第一个用风景照感动到我的,而且当时只是在他的电脑里看。我希望将这份感动分享给大家。而且他作为一个法国摄影师拍了我们国家的风景,在国际上获得那么多的认可、获得那么多的大奖,甚至很多人看了他的照片而来中国旅游。就是这样的一个摄影师在中国不被我们所知,所以我就很想把这样的美好呈现在自己的国家。

Q:现在展览推出半个多月了,反响如何?

A:正如我所期待,反响非常强烈。头几天门都被敲破了,所以后来不得不设定集中到周六下午的这样的一个公众开放日,毕竟这是一个比较私密的艺术家空间,不得不这样做。然后开放日我会来这里导览,因为我觉得照片背后的故事也特别有意义。

来的观众有很多都很喜欢Thierry 的作品,然后有很多人还想用手去摸....

Q:不会吧,真的吗?

A:对,因此我不得不在作品旁边贴上“请勿触摸”的标示。可能Thierry的照片看上去太像油画了,他们觉得不可思议(笑~)

Q:确实。之前我和Thierry聊天时他也说到可能他是绘画出身,所以摄影不自觉会带有绘画的感觉。

A:对。其实大家的一个共同感触就是:一个外国人能把中国拍得这么美。其实每一幅照片背后都是有情感的,如果没有对当时当地的了解和热爱,我相信是拍不出一件有份量的作品。



以我身边这幅作品为例,是我最喜欢的(《蓝色抽象》),他拍的是当地渔民劳作的场景。我觉得他是拍出了对当地渔民劳动的敬畏。这是一片海藻摊,为了搭建这个摊子劳动强度非常大,竹子手工要一个个去插。晒海带的时候也是,清晨的时候要把很长很长的海带啊紫菜啊什么的,每天早上要拿出去晒,晚上收回去。而我们可能花九块钱就可以买一大堆的晒干紫菜、海带了。所以,Thierry是被这些劳动者打动。可能很多人初看的时候觉得照片很朦胧、很唯美,但是我因为知晓了背后的故事,所以打动我的是照片背后Thierry对劳动的敬畏。拍得如此美的场景其实只是当地渔民最普通最日常的场景。



Thierry Bornier的《蓝色抽象》

Q:如果知道这背后的故事,这张照片就不仅仅是挂着的照片,它就是能打动人心的艺术品。所以这个一定要现场看才能体会啊,在电脑、手机屏幕里不可能体会得到。

A:对,所以我一定要在开办展览的同时推出“大师工作坊”和“艺术晚宴”等艺术沙龙,是希望给给艺术家和观众零距离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艺术家及其创作的经历,这是远胜于仅仅欣赏作品本身的体验。



Q:
最后一个问题,想了解你平时最喜欢收藏怎样的艺术品?

A:恩....其实我不喜欢用“收藏”这个词,我觉得一个真正的收藏夹是伴随艺术家成长的。前收得比较多的是欧洲的,一般我有一个特点是我比较熟悉或者认识这个艺术家了,我会对他的整个的构思感兴趣,然后从他这个人去发现他的作品。这样的了解之后,更能触动我去购买他的作品。所以话说回来,就像我前面说到底,我还是跟人打交道比较多,我对“人”更感兴趣,所以对我来说,作品背后透出的其实是艺术家这个“人”。所以我一直开玩笑说“其实我最大的收藏品是人”(笑~) 我确实认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很棒的人,他们不管是绘画也好,设计也好,音乐也好,都有很美的故事!

Q:好的,非常感谢Shirley和我们分享了那么多“很美的故事”!感谢!

A:也谢谢你的时间!





————

Shirley女士平素是时尚达人,喜欢骑行,她笑言这是被女儿带动的:



还有参加4C公益演出和小朋友的合影:



最后附上三段采访小视频:


“我是觉得目前国内被吹捧的当代艺术,也就是在这几年,如同沙漠之地拔地而起,一下子被吹捧到很高的位子。对很多民众来说,当代艺术就等同于看不懂的东西。”


“现在做的“进口”艺术家,其实不仅仅是引进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其实是引进是艺术家背后的理念——文化的理念和生活方式的理念。”


“其实每一幅照片背后都是有情感的,如果没有对当时当地的了解和热爱,我相信是拍不出一件有份量的作品。”
想获得和Shirley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敬请关注“于Shirley's Temple-Art”项目!

—————————————谢谢阅读———————



采访 | 报道 | 合作:jlyx22@126.com


    关注 JL元巽艺术记录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