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九月十九观音菩萨出家纪念日!转发增福增慧,功德无量!

 

明日,农历九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出家日,也是佛教的传统节日,各大寺庙都会在这天举行法会,四众弟子精进虔诵观音...









农历九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出家日,也是佛教的传统节日,各大寺庙都会在这天举行法会,四众弟子精进虔诵观音经咒及观音圣号,沐浴佛陀智慧,感念菩萨慈悲。并祈祷国基巩固、人民安康、社会和谐、世界和平;愿正法久住,僧众合和,十方檀信福慧双增,法界众生共成佛道。



农历九月十九日是观世音菩萨出家日


观音菩萨,梵文 Avalokiteśvara,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

观音菩萨妙难酬    清净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周尘刹    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遍洒    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    苦海常作渡人舟


观音菩萨全称“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又称“观自在”、“观世自在”。因其曾发宏愿:世间之人,凡遇灾厄,不论大小,无关厉害,只要虔心念诵观世音菩萨之圣号,即可得慈心无量之救度。是为“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因其大慈悲之力甚广,故而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观世音菩萨持念唵嘛呢叭咪吽,即为六字大明咒,又称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咒。其意涵极为广大,静思当现无穷奥妙。此咒蕴藏宇宙之超然能力,兼具博大智慧,彰显慈悲大道,历来在民间广受礼敬供养。
观音菩萨为何在人间持久度人

不求成佛呢?


原来观世音菩萨,实际上无量劫前就已成佛。弘扬大悲咒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记载观世音菩萨本是“正法明如来佛”,为普度众生,观音菩萨倒驾慈航而来。所谓菩萨生日,其实是我们娑婆世界人们的一种表法需要。
1
每逢这三个节日,寺院均要举行庆祝仪式,其一般祝仪是:唱《香赞》,诵菩萨名、《大悲咒》,唱《观音大士赞》、《观音菩萨偈》、念观音圣号,拜愿,三皈依毕。广大佛教徒庆祝观音圣诞的香会称作观音会。 观世音的名字蕴含了菩萨大慈大悲、济世度人的功德和思想。
2
据《妙法莲华经》记载,“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观音菩萨与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一起,被称为四大菩萨。观音菩萨是我国佛教信徒普遍崇奉的菩萨,拥有的信徒最多,影响最大。
3
《楞严经》卷六所说这位观世音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由此做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不若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声音,致受外境赞叹或诽谤等所动,生起贪、嗔、痴、爱、恶等烦恼,促成杀、盗、淫、妄等恶业,再受轮转生死的苦报。若能观察分析世间音声之虚妄不实,而不受一切歪境干扰,就能入于如如不动的大解脱境。
4
《法华经•普门品》所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也就是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过观世音菩萨,并能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即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
5
《悲华经》中也说:“宝藏佛授记云:汝观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众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可见,《楞严经》是依观音法门的自修而言,而《法华经》(普门品)及《悲华经》则是依观音菩萨的度他而言。
唐僧西天取经的成功秘密

观音菩萨+心经+善神护佑


唐僧唐玄奘西天取经,为何成功?因为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加持和护佑。口里念诵观音菩萨心经,一路西行得到观音菩萨和善神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头一句,便是出于玄奘的译笔。
观世音菩萨精神有4个要点


观世音菩萨慈悲济世教化的精神,不但在人类历史上早已成为亚洲文化的中坚信仰,同时也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多方面的光荣。我们简略扼要的举出观世音菩萨“慈悲济世的精神,应化利物的形式,智慧解脱的开发,名号具有的含义”四个要点:

1


慈悲济世的精神



在中国大乘的佛教思想里,慈悲二个字虽然构成为一个名辞,但有两种不同的含义。

所谓“慈”:是具有父性的慈爱,它在济世、救人、利物的范围中含有庄严肃穆的意义;譬如夏天的太阳,它有利于世人与万物,但有时候也会使你望之生畏。

所谓“悲”:是具有母性的慈爱,它有一味的含容抚育万物而不辞其劳的作用。这种母性慈爱的悲心却往往被人误解为“妇人之仁”,好像没有太大的价值;然而人们如果能够彻底扩充所谓“妇人之心”的悲心,也就是发挥了人类母爱的伟大。

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救世利物的精神,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慈爱。佛学中解释“慈”与“悲”,是说“无缘之慈”、“同体之悲”。所谓“无缘慈”,就是无条件、无要求的慈爱。所谓“同体悲”,就是无时间、无空间的阻碍,悲爱一切人类众生。中国儒家所谓“民吾胞也”“物吾与也”,也同是由这种观念而出发。
2
应化利物的形

根据佛教大乘经典,如《法华经》《华严经》等等的记载,观世音菩萨为了达到慈悲救世的愿望,他能够以种种不同的化身而应化利物,《法华经》中的《普门品》就说他“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他能够以比丘、宰官、居士、男女等各种身形而显世应化。

我们如果仅以普通观念来看,这种说法好像完全属于宗教性的神秘主义。事实上,世间多少不同身份的人都抱有一番“悲天悯人”思想,甚之真能做到“悲天悯人”的事业,不过各以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身份为人类和平而努力。
3


智慧解脱的开发



自从佛教大乘思想在中国生根,而与中国文化中儒、道两家思想合流以来,观世音菩萨借着另一化身名号为“观自在菩萨”的智慧,阐发人性智慧升华的文化思想,不但普遍深入东亚各国,提高了东方人对形而上的了解深度与发挥人性至善的解脱境界;同时,他的浓缩成为一卷数百字的经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已经成为东方人千余年来人生哲学的圭皋。

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名言,使东方人能超越于物性的追求与享受而进入精神世界的升华领域,的确具有人类文化思想上的另一面伟大而崇高的价值。

4


名号具有的含义

观世音菩萨是观察世界上苦难的呼声而来“循声救苦”,这是他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大无畏精神与作为的境界。



一是《楞严经》卷六所说这位菩萨最初的修行方法,是耳根不向外闻,而是向内自闻耳根中能闻的闻性,由此做到“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不若一般人的耳根是向外分别声音,致受外境赞叹或诽谤等所动,生起贪、嗔、痴、爱、恶等烦恼,促成杀、盗、淫、妄恶业,再受轮转生死的苦报。若能观察分析世间音声之虚妄不实,而不受一切歪境干扰、影响,就能入于如如不动的大解脱境。

二是《法华经·普门品》所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也就是说,凡有众生,若在苦恼之时,只要听说过观世音菩萨,并能虔诚地称念观音圣号,观音菩萨便会立即听到每一众生的音声而即时予以救济,所以叫做观世音。《悲华经》中也说:“宝藏佛授记云:汝观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众生住安乐故,今当字汝,为观世音。”

由此可知,观世音菩萨名号的含义和内涵的慈悲精神,正是我们急需效法的宗旨。

人类的文化与文明到了二十世纪的今天,自然科学的日新月异促进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它给予人类世界许多物质生活上的便利与肉体生理上新奇舒适的享受。相反,生存在今天世界的人们,他所遭遇到精神与心灵上的压力与痛苦并没有因为自然科学的发达而得到平安;因此,东方人文文化的精义与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也正是救时的良药。




    关注 五爷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