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客体关系学派:费尔贝恩与温尼科特

 

通过激烈而深入地拒斥他人对我们的培养,我们才成为自己现在的样子。...



通过激烈而深入地拒斥他人对我们的培养,我们才成为自己现在的样子。

——让-保罗·萨特

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早期,经过了几十年的激烈辩论后,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分裂成三个团体:

  • 完全接受梅兰妮·克莱因在理论和技术上的革新;
  • 对传统的佛洛伊德式概念和实践保持忠诚;
  • 独立群体或“中间派”的一组,他们发展出不同于克莱因理论的客体关系理论。
 
威廉
·
罗纳德
·
多兹
·
费尔贝恩(
1899
1964
如果人们想要求乐避苦,为何大多数人却如此格外擅长令自己痛苦?

费尔贝恩质疑佛洛伊德关于生活的基本动机是享乐的前提假设,他提出一个不同的出发点:力比多并非寻求快乐,而是寻求客体。人类经验中的基本动力不是追求满足和降低紧张,利用他人作为达到此目的之手段;相反,与人的联系本身就是目的。

在费尔贝恩的理论体系中,快乐处于何种地位?快乐是与他人联系的一种形式,或许是最佳形式。如果父母能与孩子愉快交往,孩子就会寻求快乐,但这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个体习得的一种与他人联系和互动的形式。

如果父母带来的主要是痛苦体验又会怎样呢?孩子是否会像佛洛伊德快乐原则所提示的,回避父母而寻找其他更能提供快乐的客体?——不会。

……如同小鸭子会对任何在恰当时候出现的照料它们的物体产生印刻并跟随其左右一样(洛伦茨,1966),费尔贝恩认为,儿童也会对早期照料者与他们的那些互动方式产生强烈的依恋,并以这种互动为核心来建立日后的情绪生活。

想一想“化学反应”在人们的爱情和各种关系中的重要性。我们对他人的好恶并不都是依据他们给予我们快乐的可能性。我们对他人的喜好是由于他们引起了我们对旧客体依恋的共鸣,童年早起人际互动的途径和基调早已奠定了爱的基本范式。(?)
内部客体关系的世界
在费尔贝恩看来,健康的养育将导致孩子具有向外的倾向,引领他朝向能够提供真实接触和互动的真实的人。他认为,克莱因所描述的内部客体是不良教育(孩子的依赖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结果。

费尔贝恩认为,内部客体并不是(像克莱因所认为的那样)伴随所有经验的必不可少且不可避免的东西,而是补偿性地替代了现实事物,即人际世界中真实的人。

自我的分裂
因为我们所有人接受的养育都不可能是最理想的,所以费尔贝恩推断自我的分裂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对父母的内化必然导致自我分裂:自体的一部分仍指向外部世界的真实父母,寻求他们的真实反映;另一部分则转而指向作为内部客体的幻想父母,并保持紧密的联系。

……

我们每个人都是根据最早的重要关系而内化的模式来塑造各种关系。与早期客体关联的模式成为我们偏好的与新客体建立关联的模式。描述人类关系之重复性的另一方式是:我们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内部客体关系投射到新的人际情境中。新的爱的客体之所以被选择是因为他们与过去的坏(令人不满意的)客体具有相似性;与新伴侣的互动是激起旧的、期待行为的方式;新的经验被解释成仿佛满足了过去的期待。正因为这种旧模式的循环投射以及自我实现预言的反复内化,人际关系中的性格和问题才如此难以转变。

分析情境
……根据贝尔菲恩的观点,除非一个人相信存在新的客体、存在着与人交往的其他方式,令她能感到自己看得见摸得着,否则她就无法放弃与旧客体成瘾般的强烈联系。要使分析者断绝与分析师之间旧有的、移情形式的联系,她必须开始信任更自由的新的关系模式。……

唐纳德
·伍兹·
温尼科特(
1896
1971
他在成为分析师之前曾是一名儿科医生,在他的分析生涯中始终继续关注着儿科学。
假我障碍
温尼科特关注的是主观经验的质量:内部现实感、生活中充满个人意义感、视自己为自身经验的中心,独特而具有创造性。

他发现对他最具吸引力的“病人”不是那些受到强烈冲突困扰,或受到干扰生活的、令人费解的症状折磨,或承受抑郁或内疚重压的病人,而是那些在举止上和功能上一如常人,但却感到自己不像人的“病人”——假我障碍,即个人状态的本质——主观感受本身出了问题。

“足够好的母亲”
……在幼儿生命的最初几个月,母亲为幼儿提供滋养它自体成长的环境,怀孕的最后阶段不但是母亲提供滋养环境的象征性标志,本质上也是为此做准备。母亲自身的主观性、自身的利益、自身的节律以及所关注的事物都逐渐退后而成为无足轻重的东西;她将自己的动作、活动,乃至她的生存本身都用来满足幼儿的愿望和需要。

母亲为幼儿提供了由幼儿主宰的生理环境,这使幼儿可以沉浸在温尼科特认为对主观性生长具有关键作用的经验之中,使一个感到生活真实而有意义的独特“人类”个体得以出现。……

母亲在被需要的时候出场固然很关键,但同样关键的是她在不被需要的时候退场。

幼儿第一次感到自己依赖着别人,尽管在外部观察者的眼中他毫无疑问地一直都是相当无助而依赖的——这一逐渐清晰的认识具有巨大意义。幼儿逐渐意识到,世界上不止有一种主观性,而是有许多种主观性;欲望的满足不仅需要表达,更需要与他人妥协,因为他人也有自身的欲望和计划。

更多相关温尼科特的理论创新,可以参考书籍《温尼科特传》。

客体关系学派其他代表人物
巴林特、约翰·鲍比(“依恋”概念)、哈里·冈特瑞普(“替代疗法”)

……


    关注 PsychologicalHealth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