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越来越流行的大学“间隔年”是什么“制度”~

 

教育改进社员村

不久,一则消息在媒体上流传,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女儿玛利亚在被哈佛大学录取后,不打算在今...



教育改进社员村



不久,一则消息在媒体上流传,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女儿玛利亚在被哈佛大学录取后,不打算在今年9月入学,而是计划休学一年,到2017年9月再入读哈佛。

其实,玛利亚不是一个人在“休学”,她不过是美国30万进入大学“间隔年”大军的一分子。那么,什么是大学“间隔年”?何以美国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间隔年”?“间隔年”对于大学生的意义究竟何在?对于中国高校来说,应该如何看待“间隔年”?

间隔年”的目的何在?

“间隔年”其实就是一种走出课堂、游历四方的“游学”,换句话说,是在看似游玩之中学习,但又在这种学习之中去体验人生,开阔视野。

稍微总结一下,我们就会发现,教育界人士特别是高校推崇“间隔年”的目的至少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让高中生走出课堂,进入社会这个大课堂进行锻炼,可以使他们获取社会经验,更好地认识与发现自己,进而培养观察世界的思想意识;第二,学生在进入大学生活之前,游走四方可以使学生逐步学着走向独立、学会承担责任,进而身心健康发展并尽快走向成熟;第三,通过走出国门,培养学习他国文化、了解世界不同视角的能力和水平,进而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认识世界的思想意识;第四,尝试思考未来的职业生涯,找到自己走向未来、努力奋斗的内在动机,进而为进入大学之后尽快转换角色并努力学习打下坚实的思想和现实基础;第五,学生可以集中一段时间,潜心学习自己喜欢和愿意学习的任何知识领域,从而为自己未来进入大学从事与学术有关的学习打下深厚的基础。

这就是说,“间隔年”的目的之一是既可以使学生真心进入学术世界,但更主要的还是为了强化学生的个人意识。这种个人意识的培养,既重思想和身心的成长,更重实践或者说对现实生活的考虑以及对未来职业深入思考之上的思想认识。用现在的话说,这是一种让学生接地气的成长方式。

从2010年开始,申请“间隔年”的学生日趋增多,在美国高校中甚至成为一种风潮,也被认为是学生给自己未来职业生涯加分的一个重要举措。



间隔年”中,学生可以做什么?

有人用西方高校中教师所具有的“学术年假”来称呼“间隔年”。仔细想来,两者在功能上也颇有几分相似之处。所谓学术年假,一般是在高校任职7年之后,可以获得一年的学术假期,而这一年的假期属于带薪休假,以利于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抽身出来,获得一段休息时间,也有很多教师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完成自己平时因为教学任务繁重而尚未完成的科研工作。

那么,对于一个也已经学习了至少9年最长可达12年、刚刚走出中学校门、即将进入大学校门的高中生来说,可以利用“间隔年”干些什么呢?

第一,可以自由自在地学习。所谓自由自在,首先是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任何专业与课程。在高中阶段,谈起学习,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为未来申请大学作准备。而“间隔年”时,则不同了。其次是在无任何外在压力的环境下的一种学习。这一点非常重要。在美国,高中学习阶段的学习压力不比中国高中小多少。比如,美国大学有提前录取制度,在高中毕业前一年的年底,很多人都会知道自己是否被心仪的大学所录取。按道理,被录取之后,学生往往会放松学习。但美国高校的录取制度中有规定,一旦在被录取之后,高中阶段(特别是被大学录取之后)的成绩呈下降趋势,那么,高校有权取消其入学资格。这就使得高中生即便已经被大学录取,也不敢掉以轻心。因此,在一种轻松自如的状态下学习,成为“间隔年”的一大特征。

第二,可以做一些实习工作,或者做志愿者,以锻炼自己,促进自己的成长。这时,既可以到国外去,也可以在国内进行。

第三,可以外出旅游,以增长见识,了解世界。很多学生选择到国外去,特别是到不太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去,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和见解。

第四,可以专心做喜爱的一项文体活动。

美国高校如何鼓励高中生申请“间隔年”

由于越来越多的美国高校认识到“间隔年”的益处,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鼓励高中生在拿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之后去申请“间隔年”。据美国间隔年协会统计,2013年大约有4万学生进入“间隔年”,这比2006年增长了20%。

许多高校不仅是鼓励,还出台了相应的“间隔年”项目,并且把这些“间隔年”项目列入其课程计划之中,从而使得这些项目更加具有针对性。在一些高中,还有专门的辅导员,负责指导那些有意申请“间隔年”的学生。到目前为止,包括纽约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MIT等在内的知名高校都已经设立有正式的规定,允许乃至鼓励高中生延迟入学。

当然,众所周知,一年的“间隔年”是需要花销的。有些很正规的“间隔年”项目,甚至需要高达3万美元的花费。当然,也有一些稍微低廉的项目可供学生选择。为此,一些高校也作了充分的准备。比如,塔夫茨大学就专设了一个项目,可以解决经济困难的学生在“间隔年”间获得经济资助去他国游学或者做志愿者。

而有些社会组织,则为学生提供免费的住宿。甚至还有一些社会组织提出了“零花费”的计划。比如他们会为18~24岁的学生提供“间隔年”的全额资助(包括食宿、交通等费用),但要求学生在美国或者相关社区中服务10个月。为了不使学生仅待在一个地方,这10个月的服务会安排在不同的地区,任务也会经常变化,使学生有机会到更多的地方、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和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服务期满之后,有些优秀人员还可以获得大约6000美元的教育奖学金,可以冲抵未来的学费或者教育花费。

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举措,鼓励学生去加入“间隔年”的大军之中。

“间隔年”对于大学生及其家长来说究竟有多重要呢?威查德·艾慈2015年6月23日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标题,或许就可以说明一切了。该文章的题目为,《想要帮助孩子在大学获得成功吗?那就让他们选择“间隔年”吧》。



作者手记

中国高校应探究并逐步推行“间隔年”制度

当下,中国的高校尚无“间隔年”制度及其规则。但我以为,探究“间隔年”制度在中国高校的确立,既是时代使然,也符合中国高校的发展使命与当下中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首先,从目前国际上实施的“间隔年”制度来看,对于大学生来说,它的确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带给大学生的正面与积极效果不可低估。这样一个潮流,值得中国高校跟进和学习。

其次,中国的大学生急需从“间隔年”中获益。从大学生方面来看,高中毕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人,是否真正“准备好了”读大学,这是一个值得追问的问题。研究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位列前几位的是:1)学习上: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方法不适当;缺乏质疑精神;2)思想上:自我认知偏差大,缺乏自我定位,对前途感到迷惘;3)职业选择上:缺乏短期和长期规划;实习盲目;不知如何求职,不明未来职业去向。当然,我们现在放下中国高校是否为大学生提供了一流的本科教育不谈,仅只说,如果高中毕业生可以利用“间隔年”去发现自我、了解社会、认识世界,相信到后来他们进入大学之后,上述问题一定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再次,中国高校探究并引入“间隔年”制度,在中国高校双一流的建设中,可谓恰逢其时。双一流建设中明确指出,要“着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即要“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就当下而言,从小学校门进入中学校门再进入大学校门的大学生来说,要依靠四年的大学教育改变他们并达到上述标准,难度可想而知。但如果能够让(至少是部分)高中生,甚至是优秀的高中生进入“间隔年”计划,鼓励他们在大学之前就游学于社会,相信他们会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世界,那么,在进入大学之后,他们应该会有更加明确的学习目的,对于未来会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对于未来的职业去向应该也会有更加明确的意识。

当然,“间隔年”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也不是所有高中毕业生都会选择它。“间隔年”的制度建设也会给现行大学制度的录取、培养、管理等各个环节带来相应的变化。因此,应当对“间隔年”制度加以深入研究,制定出符合各个学校特点的相关规定。(作者郭英剑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本文来自《中国科学报》


    关注 稷下学宫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