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评价他人生活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

 

这篇作文不打分...



这个标题估计会引起两种直观反应:

反应一:上海高考作文题。这是近几天的热门话题,不敢妄加评论,只是凭直觉在当时出炉的各种“高深莫测”的作文题中,瞄到了这个比较接地气的话题,有一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积累(相对而言VR的积累似乎还不到火候),也考验青年人的思辨广度和深度(从思维的角度说,我到现在也不太理解某份卷子里“话的长短”和彰显个性提倡创新有什么关系,或者为什么考生偏要被老腔而不是其他的大腔小腔所绑架)。不过在现实生活中,“评价”这个词可能太高端太专业了一些,对普罗大众来说,碰到更多的是“评论”或“评判”,甚至是gossip性质的“评头论足”。

反应二:这很像一句废话,我们在评价他人生活的时候,当然就是在评价他人生活了,还能在做什么?

呵呵,每个行为的后面都有动机,即使没被意识到,它也存在着,评价的时候当然也不例外。

我们是怎么评价他人生活的?评价他人的生活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积极评价,简称“褒”,俗称“夸奖”。夸奖别人时,小到“今天这裙子真漂亮”,大到“你的生活就是我梦想的生活方式”,一般都会让听的人产生愉悦感。这种愉悦感会产生一些效益,比如人际关系更和谐了,社交成本降低了等等。

到了社交网络上就更明显,两个从未谋面的人,可能从点赞之交开始,慢慢了解对方的生活,适时给出积极的评价,等见了面就像是相识多年的老友一样,那铺垫效果真是好得不要不要的。

但有趣的是,现实生活中,有时积极评价并不一定有这么好的效果。面对面交流时,你的眼神,你的语调,或你的肢体语言,都会暴露评价的真诚度。不像在网络上有emoji们掩护着,不一定能触摸到真实的情感。

曾经听过几则关于真诚度的轶事。某个小区有位以亲切和蔼闻名的中年阿姨,每次碰到街坊邻居带着孩子总会热情地打招呼,问问“孩子几岁啦几年级啦”等等,再夸奖几句,让大家感觉无比温暖。可时间长了有邻居发现,如果没见面的时间超过一定长度,这位阿姨碰到时一定会再循环问一遍以前的问题:“孩子几岁啦?读几年级啦?......”邻居们心想:上次不是刚问过吗?就算不记得了,也不用再问一遍啊。他们不知道对那位阿姨来说,也许问题的答案根本不重要,她更在意的是那种交际的仪式感。

还是同一位阿姨(希望她没有伤害到太多人),有一次偶遇同事带着女儿逛街,这位同事人称“黑牡丹”,颜值高气质好,自己唯一介怀的就是肤色不够白皙。那位阿姨看到小姑娘眉开眼笑地夸道:“哎呦,小姑娘长得像妈妈,真漂亮,眼睛大,皮肤白!”一时间美女妈妈不知该哭还是该笑,真怀疑老阿姨是不是上天故意派来黑她的。

我们很难揣测这位阿姨行为的根源,但至少感受到了评价自带的狡黠效果:嘘寒问暖不一定是真正的关心,木讷寡言也不一定是真正的冷漠。


消极评价,简称“贬”,俗称“吐槽”。自从网络发达之后,吐槽已经成了必备技能,可以个体出击,也能群体发力,甚至会成为左右舆论导向的关键因素。

作为俗人一枚,我可以坦诚地描述一下吐槽行为带来的心理感受:释放内心负面的情绪和压力,想象被吐槽对象狼狈状时得到的快感,获得某方面的优越感以提升自己的价值,体验和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的安全感......

人心很丑恶是不是?但如果套用一句《圣经》里耶稣为有罪的妇人开脱时说的话来问大家:“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没有吐槽过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估计这块石头也没什么人能砸下去。

不过凡事总有底线,不能让消极的风险淹没了理智,所以常常警告自己以下几点:

你的评价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了吗?还是与利益无关出于就事论事的评判?(检验评价动机,如果与自身利益挂钩,那永远无法客观评价。)

你的评价除了推翻对方的立场之外有自己的建设性吗?如果你是当事人,不那么做的话你会怎么做?(检验评价能力,只破不立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事,如果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至少说明没有真正做过换位思考。)

你的评价会“株连九族”吗?比如从某个人到Ta的家人,从某人做的一件事到Ta做的所有事。(检验评价的理性,避免掉入非黑即白的二元论里。)

你的评价会给别人造成伤害吗?按说既然是吐槽,被吐槽者不受到几点伤害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吐槽者是站在某些制高点对他人的生活评头论足,恐怕就不是什么善举了。就以高考前广为流传的毛坦厂送考新闻为例,做新闻者只需用冷静的语言描述所见即可,加进任何激情澎湃的宣言或旁敲侧击的质疑都会对观众施加一定的导向。而读者虽有评论的自由,但看到不懈的语气在网络上蔓延的时候,仍让人忍不住心寒:有能力者可以尽情享受所在阶层带来的福利,但可以就此鄙视别人为了改变命运而付出的努力吗?

唉,吐槽真是个技术活儿,喷的是别人,亮的是自己啊。


看起来“评价有风险,开口需谨慎”,那是不是不偏不倚的中性评价才是最安全的呢?那要看怎么解读“中性评价”了。有人说温吞水一样没有立场是“犯罪”,有人说客观描述不做价值判断是美德。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吧,评价对象不同,场合不同,功能不同,评价的方式自然也不同。

其实除了以上之外,还有很多无法归类的评价。之所以无法归类,是因为评价者无招胜有招,根本不按牌理出牌。比如一对小年轻成功牵手了,Ta会“真诚”地来一句:“真是挺好的,男方妈妈过世得早,以后倒是不会有婆媳矛盾了。”只能说评价的眼光够毒辣。

《论语》里有一句话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时候一直以为它的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给别人,直到后来学了英文“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还有其他版本),才惭愧地发现原来它是指:如果你不想别人这么对你,你就不要这样对待别人。这也许是换位思考最古老的版本了吧。


有评价他人者自然就有被他人评价者,人生在世要是不被任何他人所评价,那是不可能的事。如若真如此,思之亦令人悚然,就不赘述了。

然后,看到了席慕容《独白》里的一段话:“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周遭的人对我满意而已。为了搏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途中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和一条不能回头的路。”

如果人的一生被他人的评价左右至如此地步,那也真是没意思得紧了。
 

Angela

教育从业者/杂事爱好者/寻常人生记录者

WeChat: Angela_afternoontea

E-mail: Angela_tea@163.com


    关注 安吉拉下午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