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期课程回顾 下]“玩”出科学素养/竞争力

 

[0125期课程回顾 下]“玩”出科学素养/竞争力...

语音
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常常会有人问我这个问题,他说“宋老师,我们几岁开始学科学是最好的呢?”其实我认为一出生便可以开始,当然孩子只要会说话、好奇心最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从观察力的培养的开始。卓越的科学家、发明家都拥有非常好的观察力,为什么说我从一出生就可以开始,其实孩子的学习是通过从五官开始,我们都知道很多妈妈要做胎教,婴儿在妈妈的子宫里面的时候就会听一些古典音乐。孩子通过皮肤,其实是可以感觉到外面的音乐是在震动的,孩子的听力是非常灵敏的,因为在妈妈的子宫里面就可以听到外面的世界了。

接下来通过五官还可以哪些来学习?我待会儿在分享,除了听力以外。孩子小时候非常喜欢问为什么。我相信在你们的幼儿园园舍的孩子,他会问“老师,天空为什么会有白云?云为什么是白的?天空为什么是蓝的?叶子为什么有绿、黄?”可能在大陆雾霾,蓝天比较少一点,也不一定,或许孩子会问“天空为什么会有黑黑的乌云?烟囱为什么冒烟?水煮开了为什么会冒白烟呢?鱼为什么会游泳呢?”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胜列举。但是这些好奇心会随着慢慢长大而消失,当孩子问父母亲问题时,母亲最常说的一句话“你可不可以不要问了?你好烦,长大后你去问老师,老师会告诉你。”当孩子长大后去问老师,老师会说“不要问好不好,背起来就对了,因为考试会考。”

长大之后,相信园长都会知道一个答案。就是孩子从此不再问问题,因为孩子好奇心在幼儿的时候都不被满足,而且你发现我们长大常常怕被同学笑,“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懂。”孩子因为面子的问题,他不太像小时候那样这么喜欢发问。

刚刚我提到孩子的学习来自五官,在妈妈的子宫里面他是来自听觉的学习,一出生的时候孩子除了听觉以外,他的视觉是非常敏感的,几个月的孩子你只要给她看有颜色的物体,他的眼睛就会随着物体移动。有句话是这么说的,魔术师最怕什么?魔术师最怕孩子。这表示孩子眼睛像老鹰般的锐利、灵敏。

孩子在小的时候都有一些特殊的洁癖,他们在睡觉的时候都会用手戳枕头,垫子或者棉被的角落。像我儿子在国中的时候还戳,对触觉非常的敏感。幼儿都喜欢睡到有味道的棉被上,你会发现他会认父母亲的味道。如果爸爸喜欢抽烟的,他就闻出爸爸爱抽烟的品牌的味道。

孩子的痛觉也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比如他跌倒时会觉得痛,他就知道了痛的感觉,当妈妈跟他说“你不乖了,妈妈的心好痛”。这个时候他就知道心痛的那种感觉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孩子不能错过五官来学习。

孩子散步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管道,因为我们在散步的过程当中,会发现很多的新奇的事物,叶子落下有风,为什么会有风?我想说有机会到大陆,我非常期待在年后有机会到大陆跟各位园长演讲,跟大家认识,把科学的二十年来的经验和理论的结合和到三十几个国家旅游的经验,呈现一种全新风貌的科学教育。

科学其实是一种经验累积的过程,在我们研究的过程当中是我们加入数学,就变得比较严谨,那入实验就变得比较精确。因为我们是通过线上分享,所以我没有办法去呈现操作的过程。我今天要让园长能够理解,宋老师这几年是如何去让孩子在科学领域有非常好的成就,其实孩子成就是来自他们要喜欢科学。

什么是素养?我们今天的主题就是科学素养,很多人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其实非常难回答。像我离开了高中已经有三十年的时间,我用一句话来解释什么叫做素养。请园长想一下,我们以前在学校所学的东西现在你还记得有多少?我常常跟家长分享,我们记得的是知识,把知识忘掉留在身上的就是气质。如果说我把气质散发到行为举止,让其他人可以自然的感受到,这就是一种素养。

我相信在聆听的园长,你们的父母亲、家长可能会赞美你“园长,你好有素养”“老师你好棒”“你好有科学的素养、音乐的素养。”刚提到素养就是把知识忘掉的,把该记的东西记起来,散发在我们行为上面的东西能够让别人感受到,这是一种素养。

有些家长会问我“宋老师,我的孩子适合学科学吗?”其实每个孩子都适合学科学,因为我们学科学的目的不是要让孩子成为科学家,而是要让他成为科学人。就像要成为郎朗,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成为这么伟大的音乐家,但是每一个人可不可以成为音乐人?音乐人就是一种素养,一听到音乐就判断这是小提琴,听到钢琴的弹奏不会把误认为是喇叭,这就是素养。就像我自己没有学过任何乐器,但是我非常喜欢听古典音乐。只要古典音乐一弹奏的时候,我都可以说出来这是快板、慢板,这是谁作的小步舞曲、圆舞曲等等。我认为我不是音乐家,但是我是音乐人。

每一个人如果说目标学科学是要成为科学人,他只要喜欢、不排斥,人人都是音乐人。音乐家、科学家只有少数人才能到达那个殿堂。我用比较简单浅显的方式来阐述什么叫做素养、科学人和科学家。

我们园长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最重要的科学要塑造环境,园长这个角色扮演好,我相信老师就会在园长的带动之下让园所感染到科学教学的氛围。我的教学方式其实是用引导取代教导,什么是引导呢?先讲什么是教导。

我们中国人常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对不对?这就是我们的老大心态,我们直接把我们的经验告诉孩子,这就是教导。

引导是我们通过一个前进的模拟,当孩子问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要直接告诉他答案,我们类比一个答案,让他去联想正确的答案是什么?就像我刚刚提到的,比如烟囱为什么会往上冒烟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告诉孩子你发现热气球是不是也是往上的,因为里面填充的是热气,因为热气比较轻,所以它会往上。这样轻比较一个想法是让孩子看他能不能尝试自己的说出来,这就是引导。

我们还要适当的问问题、回答问题。我们不要告诉孩子标准答案,也不要告诉孩子唯一的答案。中国式的父母、老师最喜欢用唯一的答案告诉孩子,所以我们亚洲的教育尤其是在中国大陆、台湾,我们创造力都比较差一点。我非常喜欢以色列的教育,我们来比较一下以色列跟中国台湾教育有什么不一样。

以色列父母在孩子放学后都问他的孩子“今天你在学校问了老师什么问题?”但是中国的父母会问“你今天考试考了几分?”如果孩子考了98分,父母会说“好可惜啊,下次再多认真一点,就会把那两分补齐,你就可以考一百分。”我相信园长你们自己的家长他们是不是都是这样来要求孩子的。

为什么以色列这个国家很小但是非常的强大?因为他们教育的关系。他们父母会告诉孩子,“下次你要注意听老师讲课,而且你要懂得发问。”懂得发问必须建立在一个情景之下,就是你必须要知道哪里有问题,才会问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不是天马行空的问题,要符合结构、科学。很会教的园长、老师、父母只会把孩子变得比较聪明,变得聪明考试才会考的很好。但是,他不会变得比较有智慧,智慧要有生活的经历、经验,才会变得智慧。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变得智慧,所以我们要通过引导式方法。

我自己的教学过程可以分成玩中学、做中学、错误中学。为什么玩中学?你跟孩子说“我们来学数学好不好”,孩子其实对数学有恐惧,但是我说“我们来玩游戏好不好?”每个孩子都喜欢玩,因为好玩才是主动学习的动机。孩子愿意玩之后我们再进一步就是做中学,他才愿意去参与,产生感动,因为完成某一些我们交待的事情,或者通过玩他发现了我们告诉孩子希望发现的一些问题的答案。

可以发现,即便孩子发生错误,通过鼓励、赞美,他们不会产生恐惧。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做事情一次做对,其实你会发现,从错误当中学习得到的经验更是可贵。我用简单的话来说,否定的肯定比肯定的肯定还要重要。因为当你发现一群人都举手的时候,你可以不举手,因为你发现举手的人是错误的,你们没有跟着举手,你的胆识是非常大的。

我在幼儿科学里面三年的课程里面用了三句话来形容他们的教学可以达到的目标。第一年:把看见的做出来,教师引导。第二年:把想象的东西做出来。比如你和孩子说我要做出一只鸭子,他就会通过积木或者生活素材来做出鸭子。第三年:把做出来的东西动起来,具有生命力。

我们用什么材料来教科学?根据很多幼儿专家的研究,他们发现通过玩积木、沙滩是可以很好的学科学的工具。但是不是每个城市、教室都可以布置沙滩,有些城市距离海岸线非常的远,就可以用积木取代沙滩。因为积木可以不断的重组,重组当中建立部分整体的概念。什么叫部分?每一个积木叫做一个部分,组合起来就是一个整体。我也喜欢用生活当中的素材,不要的一些材料,纸杯、纸张都可以成为较科学的材料。我们通过积木、生活素材、粘土,配合孩子的五官,这样就可以让孩子从幼儿进入科学的世界。

科学和创造力是息息相关的,很多人会问“宋老师,创造力可以教吗?”创造力要教非常的困难。好的科学家不一定是创造力十足的,我举例台湾有一位企业家林百里,曾经他接受天下杂志的专访,记者问“林董,为什么你在IT的产业这么的有创造力?”林董回答说“不是我很有创造力,是因为我对这个产业太熟了。”各位园长我们要记得这句话,就像你们园长都对幼教的产业都很熟了,在幼教的产业可以信手拈来,可以做一个创造力的角色,可以做一个有创造力的教学。试想孩子容不容易?不容易。因为他没有背景知识、专业知识。所以创造力非常的难培养。

影响上个世代的网络巨人有好几位。比如,苹果电脑的贾布斯,微软的比尔盖茨或者脸书的主博客,他们都是非常有创造力的,而且他们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大学都没有毕业就休学了。我曾经在大学教书的时候有学生问我说“老师,我可不可以在新生训练完毕后就休学了呢?”然后就是想成为贾布斯、主博客。我说你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拥有创造力的人的非常的少,倒不如好好的念书,然后接触社团,常听演讲,从大家成功的经验当中找到创业方向,而借由很有创造力的人和想象力的人的经验,来能帮助你更有创造力。所以创造力是需要通过模仿来学习的,不是无中生有的。

我有提到,我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有很敏锐的观察力。我在1月17日演讲的主题也是会跟想象力有关,所以我有一些主题会留到那个时间再来跟大家好好分享。

最后,我要来分享的加拿大诗人李奥纳多.科恩讲过一句话我非常非常的喜欢一句话,他说“万物都有缺口,缺口的目的就是要让光走进来”缺口就是光的路口,我们身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园长们,我们要努力打造我们的园所,帮孩子找到缺口,让科学创造力的光走到他们的世界里面,让他们通过科学能够有创意,可以环游世界,拥有科学素养、竞争力。

从欧洲的科学研究散播到亚洲,日本的明治维新成为一个强国,包括我到中国的科技馆,常常去交流访问,在科技馆的门口都会有四个是“科技兴国”。我们希望在未来是一个属于跟机器人共存的时代,因为通过园长你们的铺陈打造,让孩子都拥有很好的竞争力。

今天是我第一次跟大家认识、分享,非常荣幸在这个地方,我们期待下一次的见面,谢谢。


    关注 哈奇乐园长学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