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年轮》读后感

 

本书的副标题为民国以来百年中国私人读本。内容主要是介绍当时一些有名的杂志和书籍。从1900...



本书的副标题为民国以来百年中国私人读本。内容主要是介绍当时一些有名的杂志和书籍。从1900年到2000年,一百年的经典。大部分都是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的书籍。以十年为一个专辑,其实也是那十年的历史缩印。透过书,来反映当时的格局和主要的思想。

也许在混乱的时局,文化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而时局稳定以后,文化受到政治等各方面的限制,不能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思想,思想也只能止步不前。即使有比较好的作品,也只是像在井底跳舞,难登大雅,也不能给人心灵的震撼。思想不自由,宁毋死!

一个时代的文学作品反映了一个年代的历史背景。

关于学校教育。自从废除科举考试以后,国人对于文化的追求和学习热情依旧未减,加上西方文化的传入,可选择的空间加大,然而当时对于经典著作学习热情未减,培养的一批人才既有经典文化中关于道德修养的教化,又有西方科学精神的启蒙,多元化的知识造就一大批学者和文人。物质的匮乏对于文化来说,有时候还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越是稀缺,人们越是重视,所花费的精力也越大, 因为他们知道这些都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这里面还谈到了列宁的家庭。提起列宁,大家对他不是很陌生,可是他为何会成为这样的伟人,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家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可是父母亲都是有文化之人。全家人都爱看书,阅读。他们在家中办了一个期刊,每个家人每周写一篇文章,到了周末的时候就把每个人的作品阅读一番,加以点评。这样的家庭生活可以推广,也能增进家人彼此间的感情,也能提升个人的修养和能力。

这本书真心值得推荐,首先是作者写作这本书费尽心血,从各大旧书店以及朋友家中收集各个年代的书,从1910年到2010年,百年历史,多不容易,还要每个年代挑选十本书籍。其次挑选的书也很有时代的气息,充分反映那个时代的历史和特色。最后,每篇文章,并不是简单的书籍介绍,还有自己的感想和评价,而且尽量客观,没有太多的个人批判思想,让人觉得很客观又不觉呆板,十分温情。

西方的知识分子开始贬值,我们开始“升值”;西方人拆铁路,我们修铁路;西方人口从城市流向农村,我们从农村流向城市;西方人从高楼撤下平房,我们从平房搬上高楼,西方人以自己的语言为至尊,我们在拼命学外语。西方人科学重点转向社会,我们的科学转向自然。

觉得这段话写得很客观,中国大部分的状况就是如此,究竟国人何时能够恢复我天朝大国的自信?


    关注 初心书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