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幼儿园,有一些事情还是提前知道的好

 

可大可小。...







又是一年一度开学季。

作为托班常驻心理老师,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家长群里传来的焦虑。

我家这个还不太会自己吃饭,去了幼儿园不知道会不会饿到?

一个班有二三十的孩子呢,老师能顾得过来吗?

我家这个午觉起来没看到我都会哭成个泪人,

要是想家一直哭哭啼啼的……

细细一想都是不忍直视的画面,当妈的心里头那个酸呀!



01
小朋友去幼儿园,是第一次迈入社会化的里程碑,他从一个熟悉的环境换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第一次需要独自面多这么多的陌生人。

即使是成年人,在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也会充满不安。

回想一下第一次进入工作单位时那个青涩的自己,不知道打印机怎么用,不知道饮水房在哪里,不知道同事和上司好不好相处,但是我们不会哭,因为我们对生活有一个基本的掌控感。

但是对于三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第一次才是真正的第一次,也许杯子还拿不稳,路也不太认得,没有家人在身边,他们为什么要被送来这样的地方,他们都没有什么概念。

所以有些孩子会哭,表达着不适与依恋,和无法言说的分离焦虑。


02
很多家长不太愿意看到孩子哭。

他们看到孩子哭,开始可能会跟着一起伤心,但如果孩子哭而不止,难免觉得心烦,有些甚至会愤怒,我不过是送你去上个幼儿园,又不是不要你了,干嘛要哭成这样子?

为了止住孩子的哭闹,家长们撂下各种狠话:“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看着孩子害怕无助的样子,话一出口又会后悔自己的口无遮拦。

其实在这样的时刻,家长的很多感受是被压抑掉的,比如他会觉得孩子哭成这样,看上去真的像我们抛弃了他们似的,我是个坏家长,自责和内疚油然而生。

我们寄希望于他们变成乖孩子,心安理得的接受这样的分离,不哭又不闹,这样,我们的自责和内疚便会被化解。

但这就像把决定权拱手相让一样,往往事倍功半,我们更应该从自己的角度去化解这样的负面感受。

我们要从自己的角度正确看待这件事情,孩子或多或少是会有一点被抛弃的感觉,但是这并不是事情的真相,我们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他可能会哭一个礼拜,可能会哭一个月,但是第一个学期过去之后他还会哭吗?再长远一点,上小学,初中,高中……他还会哭吗?

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并不是抛弃孩子,孩子的哭泣也只是暂时的。

这样我们就能从内疚感中解脱出来,更能面对他当下的分离焦虑。


03
当我们接纳了孩子哭泣,也等同于接纳了孩子的忧伤与脆弱,但并不代表就可以不做任何帮助他适应环境的努力。

除了心理上的调节,还有一些可操作的建议:

1、提前给孩子思想做好准备比如平时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就可以准备很多幼儿园主题的绘本,提前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什么样子的,老师是用来干嘛的,和同学在一起会是什么感觉,提前感受起来,孩子就会对幼儿园有所期待。

2、提前让孩子熟悉环境如果住的离学校不远,家长又有空的话,可以每天带孩子去幼儿园门口溜达溜达,让他从现实里就有一个意识,也会对这个地方产生熟悉感,就不会像第一次到这个地方一样陌生。

3、坚持送孩子入园即使孩子早晨入园时会哭闹,还是请家长们坚持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切忌因为孩子哭闹而舍不得,觉得在家多待几天也没关系,长此以往,孩子会认为自己的哭闹有用,不利于他们早日学会用乐观的态度面对分离。

4、好好的给孩子一个道别在道别的时候不要偷偷摸摸的走掉,可以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或者亲吻,说完“再见”就可以离开。切忌磨磨蹭蹭东张西望,偷看孩子的表现,这样孩子们也会舍不得跟家长分别,觉得家长并不放心自己,容易再次哭闹。

5、正面描述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在孩子放学后,可以跟孩子一起回顾幼儿园里经历的事情,突出幼儿园跟家里比起来更好的游戏环境(“宝宝今天在幼儿园玩了什么游戏啊?” “有这么多小朋友一起好高兴呢!”),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幼儿园比家里有趣的地方。


04
回想起自己家的小朋友初上幼儿园,他居然没有哭,其实比起很多有计划力和行动力的家长,我只是在开学前几天给他好好描述了幼儿园的生活,带他去幼儿园门口逛逛,看看放学时怎样的光景,用爸妈上班和他上幼儿园这样的例子做对比。

给了他足够的心理预期,他便不再害怕,甚至有点期待幼儿园的生活。

但是后来因一次生病,两天没去幼儿园,竟然把之前压下去的分离焦虑勾了出来,足足哭了两个礼拜。

所以,有的孩子可能并不会哭,但不代表他就没有忧伤和焦虑。

有些家长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很棒,从来不哭不闹,爸爸妈妈出门了,他都不会有什么反应,只是默默的玩自己的玩具,做自己眼前的事情。

其实并不是没反应,这是一种为了保护自己的防御方式,他隔离了与父母分离的悲伤,但不代表这样的悲伤不存在。

就像孩子哭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强行让他停止哭泣一样,如果孩子用回避来面对分离的悲伤,我们也不必逼着他硬要有所回应。

我们可以通过表达自己的感情与孩子做链接,比如妈妈送宝宝去幼儿园,可能宝宝很冷淡的就要进教室了,妈妈可以试着跟孩子说说话,好好的跟他道别,并告诉他一放学妈妈就来接他,我们会有些不习惯,但是妈妈会想你的,你也会想妈妈的对吗?

这样做的话,被孩子隔离掉的对分离的真实感受被妈妈看见了,他便会在今后的关系中感到更安全,通过妈妈的言传身教也慢慢学会了更合适的情感表达方式。



后记

上幼儿园,对小孩和大人而言,

其实都不是一件小事,

很多家长在面对这样的分离的时候,

会勾出自身原本就具有的分离焦虑,

曾经在分离中受过的创伤体验仿佛又回来了。

记得有一个个案,

孩子已经上幼儿园了,

表现粘人,完全没办法正常的跟妈妈分离,

妈妈担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问题,

预约了心理咨询,但是遗憾的是,

即使做心理咨询,妈妈也没办法与孩子分离,一定要带着孩子。

所以在那一刻,我们很难说清,

到底是孩子离不开妈妈,

还是妈妈离不开孩子,

也许孩子的粘人,

只是在反应妈妈对他的需要。

这样一个分离的难题搁在眼前,

就让许多家庭为之一颤,

处于家庭中心的成员,


因身在其中,

很难看清到底问题出自哪里,

就像前面这个个案中的主角,

到底是孩子应该做沙盘治疗?

还是妈妈更需要做心理咨询?

为了能及时恢复家庭平衡,


寻求专业的帮助可以事半功倍。
【FMHS家庭心理健康支持服务 】
将通过全面的观察和专业评估
为您的家庭找出症结所在
设计并实施整套解决方案
☟详情请戳链接☟
【FMHS】家庭心理健康支持服务
或扫描以下二维码咨询详情哦



    关注 上海山丘心理咨询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