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所有传统节日,都逃不过变成食谱注解的命运

 

坚持个人口味是自由选择,但各个地区互相交流不同的口味偏好,也是一大乐趣。...



作者 | 罗熙临

责编 | 罗熙临

排版 | 安丽娜



中国的文化,与时节息息相关,农忙农闲,节庆祭典,都与农历时令合辙。在这一年里,我们以时令为序,整理传统中或失落或曲解的故事,以朔望为辑,回溯古老的日常生活。希望这些文字,也能为接下来的时日增添几分乐趣。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痛心于国破家亡却无能为力的屈原,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汨罗江。

按照我们惯常听闻的版本,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了。

但事实上,端午更有可能和其他传统节日相似,是一个基于时节而定的纪念日。闻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就提出“祭龙说”,即端午节在形成之初,可能是长江下游以龙为图腾的吴越民族的风俗。端午节里龙舟竞渡、五彩丝系臂等风俗,则被认为是龙图腾的实体化表现。
不论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抑或是民间传说里的孝女曹娥,还是来自于图腾、农时和传统生活,时至今日,端午节留给生活的纪念意义都已经淡薄。作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不像春节是辞旧迎新的重要节点,也不像清明、中秋具有祭祖或团圆的宗族职能,这个设立在夏季的节日,更像是在忙碌的四时中,为所有人拨出了片刻的休憩。而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流传演变至今的风俗,才是最核心的记忆点。
在端午的各个风俗中,北方的居民要想体验赛龙舟的热闹,未免有些困难;离开童年时光后,又很难再从戴五色绳、佩香囊中体验到乐趣;熏艾叶的行为则很容易触发火灾报警器……思来想去,实操性最强的风俗,还是吃粽子。


在传统版本里,粽子当然也是和屈原有关——为了不让诗人的遗体被鱼虾所食,楚国人在汨罗江里投下糯米做的食物,试图喂饱全河的鱼虾。至于为什么投河祭奠的食物,变成了如今的餐桌佳肴,想必是不忍心浪费粮食的先人们做出的选择。

粽子起初以形状简单分为两大流派:用茭白叶、艾叶、荷叶等包着黍米,做成牛角状的,是“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烹熟的,是“筒粽”。

据唐代《初学记》记载,“角黍”的来源是屈原托梦,称祭祀用的食物都被江中蛟龙偷走,因为蛟龙最怕艾叶和五色丝线这两样东西,所以用艾叶包、五色丝线捆的食品,才能免遭盗窃厄运。而“筒粽”则是因为原料获取方便、制作简单而流传。

春秋时期出现的原始粽子还是纯粹的主食,没有辅料,出锅前也没有调味,是最简单质朴的粮食。

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除了糯米,人

们还在原料中加上了中药。等到南北朝时期,人们又开始在糯米里参杂红豆、红枣、板栗、肉类等辅料,成分接近了今天我们熟悉的粽子。


到了唐代,粽子从简单的四角形发展到了锥形、菱形等形状。宋代则出现了加入果品的“蜜饯粽”,不知道是否因为太过黑暗料理,今天已不多见。

如今,粽子已经成为网络“南北口味大讨论”的核心食物之一。习惯豆沙、红枣馅和蜂蜜调味的北方“甜党”,与习惯蛋黄、板栗、虾仁、猪肉的南方“咸党”,就“什么粽子更好吃”和“什么粽子更正宗”两大问题展开旷日持久的讨论。

坚持个人口味是自由选择,但各个地区互相交流不同的口味偏好,也是一大乐趣。在今天,粽子和月饼、汤圆一道,成为味觉流动的载体。

所以在这个端午节,你是吃甜的还是吃咸的呢?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注 清华大学清新时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