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朝野,萧何的生存之道

 

萧何与张良、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也就是说为刘邦打下汉朝江山的人中,他们三人的功劳最大。但他们的结局却完全...





萧何与张良、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也就是说为刘邦打下汉朝江山的人中,他们三人的功劳最大。但他们的结局却完全不同。韩信最后被杀,落得身首异处。张良虽被封为留侯,但后来基本没有再参与国家大事,最后学道退隐,不知所终。只有萧何被封为酂侯后,又被任命为相国,并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拜”,执掌国家中枢大权十几年,最后寿终正寝。



是什么原因导致萧何与韩信、张良他们命运的截然不同呢?他不仅自己在世权高位重,而且还惠及子孙。关键在于萧何个人的性格上。他懂得韬晦之术,为人谦虚谨慎,同时,善于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不仅他自己避免了杀身之祸,而且使子孙能够福享延绵。



萧何在刘邦开始起兵反秦时就跟随他,对刘邦一直是忠心耿耿,绝无二心。特别在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时,萧何留守关中,安抚百姓,组织生产,政发兵役和赋税,不仅保证了刘邦在前线所需要的兵员,也保障了前方的粮食供应。这对刘邦打败项羽夺取天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后来,论功行赏,萧何位列第一,被刘邦喻为“功人”。而其他功臣则被喻为“功狗”。



即使是这样,刘邦也并不是丝毫没有疑心萧何。但萧何懂得自抑,听从善言,处处以谦让为主,既要充分发挥自己才干,为刘邦建立和巩固江山,又要尽量消除和避免刘邦对自己的疑心。其中,有三件事非常明显的体现出来。



第一件事:在西汉建立第三年,当时刘邦与项羽在中原地区争夺天下,相持不下,难分胜负,而萧何被刘邦留在后方镇抚关中,这时刘邦很担心萧何会背叛他,于是,故意派使者不断慰藉萧何,一方面探听虚实,另一方面,安抚萧何。有人就向萧何建议说汉王自己在前方日子过得艰难,缺衣少食,但却不断派人来慰劳你,这是对你不放心,不如把自己子弟送往前线,汉王必定会消除猜忌而更加信任你。萧何听从了建议。果然,刘邦感到大为高兴,消除了对他的猜忌。



第二件事:在汉初十一年,陈豨、韩信先后谋反被杀,在汉初十一年,陈豨、韩信先后谋反被杀,在韩信谋反时,吕后和萧何设计杀掉了韩信。萧何被封为相国时,刘邦给他增加封邑五千户,并专门派了一名都尉和五百士兵保护他。有人向他建议说这是君主对你不放心,萧何便极力推辞封赏,又把所有家产献出以消除刘邦的疑心。刘邦大为高兴。



第三件事情:在汉高祖十三年,刘邦再次外出准备平叛,多次派人去慰问萧何,有人说这仍然是皇帝对你不放心,你应该想办法消除猜忌。萧何于是就多买田地,接受贿赂,有意败坏自己的名声,刘邦从此也就放心了。



萧何生平比较节俭,对自己后代没有留下什么财产,他认为后辈中成才的人自然能够学到他的节俭而富贵,不成才的即使留给他财产也会失去。他的这种认识可以说是非常明智的,正是由于这一认识,不仅使他能够安然的度过荣耀的一生,也使自己的子孙受益无穷,这才是真正的财富。



因此,萧何给我们最重要的应该是一种生存的智慧和为人处事的哲学,而不单单是财富的积累。


    关注 生本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