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的生本实践启迪

 

敬请关注生本教育微信公众号:“生本教育”...



小立课程,大作功夫
——生本教育理论的学习心得
邯郸市新兴中学 杨建东


又读生本教育创始人郭思乐教授的两本生本教育专著《教育走向生本》和《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这两本书都提到了“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所谓小立课程,指的是教给学生的基础知识要尽可能地精简,而腾出时间和精力让学生大量地进行活动,也就是大作功夫。

郭教授通过举例说明了多年来我们的教育中除了学习必要的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应付恒海沙数的附加知识和附加题目,基础教育“长满杂草”。由于这许多“杂草” ,教师学生都要穷于应付,根本不可能有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因此,要进行生本教育体系的改革,必须首先对课程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朱熹所说的“小立课程,大作功夫”,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体现“教少学多”。
作为在教学一线工作的我,对此也深有体会,在我们平时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只要是中考科目,除了教材和同步练习册,一般都有相应的配套练习、单元测试卷、月考试卷,有的还有报纸和其他的资料。这些资料让教师和学生疲于应付,甚至陷于题海战术中。

郭思乐教授指正,从理论上来说,之所以可以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是因为系统的功能在起作用。在系统中,总有一个最小的独立子系统,由这个最小的独立系,可以得到或生成整个系统。在传统教育里,要求所有的基础知识都教,或者只要想得到的知识都要从儿童抓起,这就是忽视了基础知识这个大系统有最小的独立完全子系统。其实,只要抓住这个最小系统,就是抓住了整个基础知识的大系统。为了让我们理解这个理论,郭教授作了这样的比喻:这就像一个班级,四十多个人,班主任却只要掌握一个由组长组成的独立完全系就行了,通过各个小组长,就可以把信息通传到全班。
教育教学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书本知识,而在于我们如何让学生认识书本所表征、而实际上存在于生活之中的完整、有机和生动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师本的设计总是忽视了实体的活动,忽视了人作为有机体的特征,而把教育过程转化为可以灌输的条文或步骤,以为只要灌输了这些条文和步骤,就可以使学生完整地把握所需要认识的客体。于是对事物的分析性研究,代替了对事物的整体把握,这就带来了教材的过度分析化。

我想举个我身边的例子,我孩子正在读初中,老师平时给孩子讲怎样写作文,强调了许许多多的条文,怎样写题目,怎样首尾呼应,怎样过渡,怎样起承转合,写景的顺序,写人的角度等。试想写作文的时候,如果老想着这些,反而不会写文章了。实际上,有许多事物,是要靠人的感悟、感知、理解或直观来加以把握的。
而如果用分析的方法,当蜈蚣要说清楚它的每一步是怎么走的时候,它就寸步难行了,它不知道该先迈出那条腿,是左边的还是右边的,是第一条腿还是最后一条腿?我觉得,这里郭教授想说的是,凡是要依靠实体感悟的部分,就尽可能不设置或少设置条文,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比如,我们化学学科关于化学式的学习,对于“H2O”这个符号的意义,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告诉学生水的化学式有四个意义,并要求学生据此能够推广应用,实际上就有设置条文的嫌疑,因为这种知识完全可以依靠学生的归纳和感悟获得。

郭教授指出,如果我们把课程做一个图解,如果只做一个活动,我们可能会把这个活动的所有知识都看做是基础知识;而如果做两个活动,我们就会把这两个活动中都出现的知识看作是基础知识,这也是刚才的两个活动的知识的公共部分;如果进行了三个活动,我们就把三个活动的知识的公共部分——它比上面都小,看作是基础知识的集合。这样,活动越多,真正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就越少、越精粹。
现在,郭思乐教授指出可以把基础知识分成以下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人类规范的、作为学生后继学习中的工具性知识,比如汉字、英文字母、元素符号。这些知识是学生必备的知识,不具备这些知识,后继学习就会受阻。

第二层次,是人类发现的规律,这部分知识的约定性或规定性不如工具性知识强烈。其中一部分知识仅是在理想状态下成立的,它必须与其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实际情境下使用。这个层次的知识也是学生必要的,必须注意,这些知识都是学生在掌握了第一层次知识之后,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的活动获得的,而且是必须通过他们的活动来获得。

第三层次,是经验性的知识,这种知识其实还是不成熟的,或者未定型的。教师是知识获得的先行者,他们的经验是有益的。但教师的经验还不是确定的知识,至多只能是一种给学生的建议。
第四层次,是在教育教学的运作中产生的应考的技术性知识,基础教育的教育阶段一结束,它就消失了。实际上,只有第一层次的知识列入我们不得不教授的视野(当然,即使此时我们也要把教转化为学),其他都可以有学生主体去完成。而坦率地说,第一层次的知识其实很少。这样,我们的学生就有可能“大作功夫”。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孔子说,举一隅,而三隅反。都说明了这种万物归一、一生万物的关系,这位我们小立课程、大作功夫作了哲学的支撑。

下面给一个我在教学中的一个真实的案例:

我在讲初三化学《化学式与化合价》第1课时“化学式”的时候,我留给学生的“前置小研究”是:“根据以往所学,制作一张小卡片,正面写物质的名称,背面写出这种物质的化学符号。在此基础上研读相关书籍资料的‘化学式’,尝试说一说这些化学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上课的时候,我没有直接给学生讲化学式的意义,而是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围绕“前置小研究”展开讨论,达不成一致意见的拿出来在全班展示并交流。这一节课给小组内交流和小组之间的互相展示的时间较多,学习效果也比以前我单纯讲授和让学生练习巩固要好。我想这也许就是“小立课程,大作功夫”成功所在。

其实如果分析起来,化学式的教学的知识目标无非是化学式的概念、意义、书写和读法四大块。要达成这个目标,我们设计的是通过学生制作小卡片来交流展示完成,实际上也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孩子们的交流、合作、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开始的时候,我还有点担心我们的“前置小研究”的设计是不是局限在化学式的概念和意义上,但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交流,我发现学生在制作卡片,准备交流的过程中已经在不自觉的考虑化学式的书写和读法了。
我想,“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的功能正在于此:给学生一个台阶,让学生一步步地通过活动深入到问题的实质,逐渐对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思索和认识。孩子们是顺着小研究的引导,一步步地探索思考,逐步达到最后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体验是真实的,也是深刻的。

敬请关注生本教育微信

公众号:“生本教育”


    关注 生本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