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仁恒“粉丝式社群”的独特现象

 

你也记不住仁恒到底哪里好,就是觉得哪里都好。...



在中国地产圈,仁恒是一个比较奇特的公司,他们没有叫嚣式的推广,一直以稳健低调的态度示人,却占据着另外一个身份:

销售额榜单前列中,房屋单价最高。

据链家数据显示,仁恒的二手房比同区域贵30-40%,市场上流通的仁恒二手房非常少,而且,租金也比同区域贵20%以上。

还有一个数据很有意思,就是仁恒的老客户重复购买率约在30%,老带新的比例占据项目的50%左右,这个数据在部分楼盘中有出现过,但平均值达到如此比例的,也就这一支独苗了。



仁恒的客户“经营”的非常好,套用时髦的语句,就是“粉丝社群经济”。

为何仁恒拥有这种“粉丝式的社群”?

1、诚意打动粉丝

从仁恒的营销动作而言,他们并没有刻意要去营造“社群”,而是实打实的做产品,然后,抓住了客户的“心”,然后形成粉丝,形成社群。

这一观点,与评价仁恒的另外一句话很贴切:“仁恒出名的时刻,是它交付使用后,大家住进去了,才真的出名”。

甚至有地产业内人士表示:“从产品打造上,我最佩服的就是仁恒,因为我去看了最终交付的房子……”



也就是说,仁恒并不在意在营销阶段的包装,而是重视客户入住之后,一种“实打实的诚意”,这才是粉丝式社群建立的最大原因。

2、用实力秀肌肉

在很多人眼里,仁恒是一家“作品高调、作风低调”的房企,这种属性已经基本上确定了他们对于产品的专一,不虚张声势,而是静候最终作品。

这种就是“北大教授”与“娱乐网红”的区别,人们虽然很熟悉这些网红,但更愿意接触教授,因为这些教授才是有深度的,不肤浅的。

现在很多房企说“匠心”,已经变成一个烂大街的名词,但是,仁恒的匠心是最受人尊敬的,他们精工细作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3、建造用来住的房子 

很多楼盘销售说辞中,都有这么一句“我这房子未来升值多少多少”,而在仁恒的销售说辞里,很少聊到未来升值,而更注重“你在这里享受什么。”

仁恒想要铸造“用来住的房子”,而不仅是投资产品。许多抱着投资态度买房的人,在收房之后,哪怕不住,也舍不得出租,舍不得卖,而是像收藏品一样持有。总想着以后会住进来。这也是为何仁恒二手房在市面上紧缺的原因。

4、有追求的一群人

2017年1月11日,苏州仁恒将举办“与仁为善”的公益晚会,提倡大家一起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其实这就是仁恒的追求,也是仁恒业主的追求。



微公子一开始听到仁恒要做公益,着实捏了一把汗。公益这个话题一般人不敢碰,一方面做公益容易被非议,另一方面也是曲高和寡,而且公益晚会并没有邀请明星。但仁恒公益晚会的报名发出之后,据说已经一票难求,甚至微公子自己就收到朋友委托求票了。

深入了解后才知道,原来仁恒业主中,就已经有一群人自发的在做公益,甚至有把公益当事业的NGO发起人。也是这群已经达到社会顶尖水平的人,进入到马斯洛需求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仁恒就给他们搭建这个舞台,带着大家一起追求更高层次。这与请业主吃饭,给业主送礼,甚至请业主看明星演唱会,是完全不一样的套路。说明仁恒非常了解自己的业主,也和业主拥有同样的价值观,这也促使他们会带着业主一起,去实现“自我的价值”、“对社会的贡献”,这就正式宣布“粉丝社群”的建立。

5、品牌的差异,来自价值观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任何行业,名噪一时的多,基业长青的少。

反观仁恒,踏踏实实做产品,认认真真做企业,尽心尽力地服务自己的客户,你也记不住仁恒到底哪里好,就是觉得哪里都好。



早些年大家看不懂仁恒,觉得它有点不跟市场走的“傻劲”,在这几年大家都转型做高端的时候,才发现仁恒当年的“大智若愚”,坚持做好产品,总有人买单。这需要时间积淀,更需要粉丝积累。而当好产品已经成为仁恒的标签时,仁恒又开始新的挑战——给粉丝优质产品之后,还要争取与粉丝达成价值观的认同,甚至引领粉丝的价值观。从“与仁为善”的品牌理念上,可见端倪。

仁恒从不说自己有互联网思维,却是“粉丝经济”在这个行业里最显著的代表。这种坚持的信念,让仁恒成为排行榜中的另类,同时,也使得仁恒拥有了大量的“粉丝”,这些粉丝逐步形成了“仁恒独有的社群模式”。

(完)
信玉堂地产
微信号:szdcwjx
主编微信号:leo9477
中国地产自媒联盟成员
博鳌年会唯一获奖公司



    关注 信玉堂地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