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随笔】罗安平:时间的伟大——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的意义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x0a这首曾经脍炙人口的《二十四节气歌》,曾几何时,似乎已被年轻一代中国人遗忘了。然而就在今冬岁末之时,老歌忽然得以重唱,似是故人回,召唤出我们深植而潜伏的记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曾经脍炙人口的《二十四节气歌》,曾几何时,似乎已被年轻一代中国人遗忘了。然而就在今冬岁末之时,老歌忽然得以重唱,似是故人回,召唤出我们深植而潜伏的记忆。原来,2016年11月30日,好消息从埃塞俄比亚会场传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申报世界非遗成功,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为了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在国际语境中通俗易懂,专家们将二十四节气内涵诠释为: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是的,这一套知识体系,发轫于农耕文明,体现古代中国人对于“时间”的洞悉与敬意,不以冷冰的数字为刻度,而是依循自然生命的节律,在天人关系中寻找安身立命的参照点。从天文与物候角度而言,二十四节气乃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即黄道)运行而划分,运行一周为一回归年,平二十四等份,时序物候流转其间。春夏秋冬,若从春分点开始,以“分”“至”标出四季最典型的气候:春分百花生,夏至白昼长,秋分黄叶天,冬至雪临门,分界点特色鲜明。而寒来暑往,雨露霜雪,惊雷乍动,麦类有芒,精致细微,经年亘古。

这四季更替及随之而生的物候差异,使久习其间的黎明百姓,不仅据此制定出劳作规律的农事法令,并且能观侯知节,见微知著,由此提升立身处世的经纶意识,明白了该在春秋分昼之际谋划未来,在寒暑极致之时蛰伏心性,在满芒与清明时节理解入世与遁世。
雨水
细雨飘然而至,春来不言离愁。
有麦青青于野,有你在我心头。


当然,从广阔的时空背景来看,二十四节气说到底,是一种有限的地方性知识,有自己的时空定位。一方面,它肇始于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原地区,不能无限延伸至天涯海角;另一方面,社会遽然变迁,农耕文明已在工业化浪潮中成为落寞远行的历史背影。那么,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中,节气文化入选世界非遗,其意义何在?我们知道,中国是在2004年签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该公约的实质,即承认与尊重文化多样性,摒弃按照简单进化论思维判断文化的先进性和落后性,彰显社群之间互相欣赏、互相理解的和谐共生能力。就二十四节气而言,它曾经因为“古老”、“不再有用”而被科学与现代性话语霸权所否定与忽视。但恰恰因为经历了现代社会的各种“异化”,面对生态文化的重创,心灵家园的流离,现代人反思自己的时候到了:二十四节气中所蕴含的宇宙观、自然观与生命观,需要我们去重新感知与敬畏,才能挽救粗糙的灵魂与生活。
大寒
天地虽然萧瑟,春风快要吹来。
看着雪花飘落,等着梅花绽开。


二十四节气,并非现代意义上供人狂欢消费的“节日”,而是流淌于百姓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这样的日常或寻常,作为文化源泉与渊薮,浸润出独特的文化空间,构建集体身份认同与文化记忆,而这是人类家园得以共存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个人身心得以安放的栖息之地。

让我们打开自然之书,探访节气背后的乾坤之道,重返精神家园,体悟时间的曼妙与伟大。

   (图文来自网络:老树画里的二十四节气)


作者简介



罗安平,西南民族大学教师,文学人类学博士。
文学人类学
编辑 | 韩宜儒








在田野中发现,
在书斋中思考,
在交流中完善。
由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主办,
实时更新讲座、讲读会信息,
分享书评、影评、摄影、田野报告……
欢迎投稿:its2011@126.com


    关注 文学人类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