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养生“磨”方》:正文 第一章 饮德食和,千载食疗中的养生智慧1

 

------正文 第一章 饮德食和,千载食疗中的养生智慧1------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中国人的饮食思想。成书于战国时期的中国医学上第一部总结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有关饮食的理论不下四十余篇,透析出中医学和饮食文化之间源远流长、紧密相关的联系。

中医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食养”和“食疗”的作用。《养老寿亲书》指出:“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除了运用药物来防治疾病外,谷、肉、果、蔬等食物也是应当充分利用的。它们可以营养身体、补益精气、增强抗病能力。因此可以说,我们健康的根本就在于生活中的一食一饮。

1.药食同源,健康的根本在于一食一饮。

祖国医学传承数千年,它的思想不仅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点,也融合了东方的思维和智慧,而“药食同源”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理论。

相传在神农氏时期,古代先民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遭受了许多疾患、病痛之苦。神农氏体恤黎民,怜悯百姓,不畏艰险开始“尝百草”,终于发现哪些是可以吃的,哪些是不可以吃的。同时还发现,有一些动植物,不仅可以充饥,还具有治疗疾病、减轻病痛的作用,比如误食某种食物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但食用一些其他的食物后,这些症状会缓解,甚至消除。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终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选择了那些最为安全、有效的“百草”,作为果腹充饥的食物。另一些,则归属于药,按其性能,用以治病。

由此可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始阶段,人们是没有把食物和药物区别开来的。

其实,“药食同源”还可以从《黄帝内经》中得到印证,其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意思是毒性作用大的食用量要小一些,毒性作用小的食用量要大一些,谷肉果蔬,只要不过量食用,都可以养人。认为可以将“食”当作没有多大副作用的药,也可以说“药”是有较大副作用的食物,只是作用程度的不同,本质上并没有区别。

药物也是食物,而食物也是药物。这样的食物种类繁多,俯拾即是。比如:乌龟、牛肉、羊肉、麻雀、鹌鹑、葱白、生姜、山药、薏米、莲子、苏子、苏叶等等,它们既是富有营养的食物,又是作用温和、疗效很好的药品。尤其是葱白和生姜,在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而作为药物,它们在治疗伤风感冒、风寒感冒、流行性感冒方面,其疗效甚至比现代一些所谓最好的感冒药还胜过一筹。在人们对感冒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很好的治疗方法之前,它们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或许,它们将会永远成为对付感冒的一种温和、有效而又廉价的药物。未完待续......欲知下回,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回复 xse95152 获取完整内容!
----------
本小说内容节选自:育儿健康小说 《五谷养生“磨”方》

作者:胡维勤
最后更新于:2016年09月08日
----------
温馨提示:如何阅读完整内容?
方法一: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链接去读小说“五谷养生“磨”方”后续完整章节!
方法二:关注微信公众号: xiaoyida_com (优美小说节选),回复 xse95152 阅读后续完整章节!


    关注 小意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