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霞︱戏中人生

 

听着戏慢慢变老,有所悟,有所得,也值。...







在所有的戏剧中,我最偏爱秦腔,其次是京戏和昆曲。

我们从一出生听的就是秦腔,在秦腔的音韵中成熟,在秦腔的熏陶中慢慢长大。可以说秦腔给了我们这辈人乃至上辈人艺术的启蒙和艺术的滋润。那时候没有电视,电影也很少,看的书似乎也不多,逢年过节,最大的快乐就是看戏。

离正式开戏还有两三个小时,大家就提着个凳子去占位置,人却都跑到后台看演员敷粉,描眉,上妆。旦角的程式更复杂:勒头,抹额,贴鬓,插珠,一样不能少。这些平日里普普通通和别人没什么两样的农家女,此时个个神采飞扬,似神仙妃子。锣鼓一响,她们就去尽情地演绎另一种人生。这时往往是拘谨的庄稼人最抒情的时刻,心中的爱,心中的恨随着这一唱,化为水化为烟,化为生命的一部分。

秦腔的音调高亢,多是苦音,这种直抒胸意的唱腔非常适合西北人的口味。西北高山大岭,一派苍茫。如此的环境很容易让人产生悲苦无常之感,所以听秦腔是西北人的一大爱好。它可与我们心灵共鸣,给人慰藉,让人抒发。正可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唱戏就是唱自己。很多年后我还记得,每一出戏第一个上场的人在左侧门全神贯注静静等候的情景。渐渐地你会体会到,在人生的任何阶段都可遇见这样大幕既将拉开而等你出场的小紧张。

我永远忘不了那些农忙的人,在细雨朦朦中,一手扶犁,一边高唱“孤王我哭的肝肠断,叫贤弟你要听心间……”(赵匡胤)。这是一副梦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的绝美的图。梦想是直入云霄的梦想,现实是最纯朴的现实。此时,秦腔对于他们就象陈年的老酒又烈辣又香甜,他们离不开这又烈辣又香甜的生活。

今年回老家,有幸看了好几场戏。还是我小时候看过的《铡美案》《窦娥冤》《二进宫》……...戏还是二十多年前的戏,可台上唱戏的和台下看戏的都已物似人非,容颜渐老,青春不在。岁月这个大手笔给我们每个人敷了粉,描了眉,上了妆,时间一到是什么角色就去上演什么角色。

小时候看《周仁回府》这出戏时总看到台下的大爷大娘不停地抹眼泪,百般不解。今年再看,恍然大悟。这种痛悔与仁义的纠结,荡人心魄。隔了三十多年的时光,走过无数的坷坎你才能明白这个道理,这个让泪水洗涤了无数次的道理。所以不老的是戏理,易老的是人生。戏活千年,人生一世。戏,等着一个个人变老,它才把自己亮灿灿的生活真谛送给你,任你咀嚼,回味,感叹。

听着戏慢慢变老,有所悟,有所得,也值。

(图片来自网络,特此感谢)

【作者简介】

张海霞,甘肃会宁人,中学教师,文学爱好者。

【刊名题字】卢  明【本刊主编】成永军


征文启事


亲爱的读者朋友:

“阳关文学号”是立足敦煌、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交流平台。目前,读者已发展至全国32省(直辖市、自治区),粉丝人数稳定增长。旗下微刊《阳关文学》倡导抒发真性情,坚持书写真文字,欢迎原创,拒绝抄袭。

为出版亲情散文集《父亲,母亲》(暂定名),本刊特举办以“父亲”“母亲”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要求真情实感,字数在800-3000字之内。有意者请将文章定稿及150字以内个人简介、照片、插图等发来(文章每段开头顶格,插图、照片等需单独发送且小于5M)。作者文责自负,请勿微信公众平台一稿多投。稿酬以一月内打赏金额的50%计算,其余作为平台维护费用。

本刊面向全国诚征本次活动的赞助商,有意者请致电13893713797。

投稿联系方式:

QQ:616860905

微信:ygk13893713797

《阳关文学》编辑部
更多精彩,请扫码关注
支持原创,赞赏作者


    关注 阳关文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