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讲坛 半是经验,半是愿望(续)

 

北京外国语大学白春仁...




点击上方蓝字即可免费订阅哦!


白春仁,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普希金奖章”获得者,曾任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系主任,教育部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俄语组组长等职。长期从事俄语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并擅长修辞学、诗学、文论、汉俄口语比较、口译、文学翻译等学科。主要著作有《文学修辞学》、《巴赫金全集》(译著)等。


07

5
半是经验,半是愿望(续)


第六、为了对学生负责而问心无愧,我体会关键是教师自身的学习和研究不可有一日停顿。新问题、新学科、新视角层出不穷,须要学习、吸收、 消化,再从中找出学生需要的东西,纳人课堂,用于论文。这是日复一日,经年累月的思索过程。随着涉足新课题、开拓新学科、汲取新方法,脑海里逐渐酝酿出一系列论题。这样,学生人学经过一段了解,写什么问题和怎样引导人门,教师已经了然于心了。所以,教师要想掌握主动权,教出好学生,只有身体力行,抓好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而如果做到身体力行,指导学生又似乎是水到渠成,不是额外负担。

第七、在育人树人的考虑中,因材施教,学当伯乐,据我的经验都可称至理名言。虽说博士层次是培养理论人才,学生禀赋不同,素养兴趣各有所专,用一个模子塑型,势必强人所难。其实,理论探讨本身就是不拘一格的,思辨的,实证的,喻理的,反映了不同的致思方向和心智特点。这就要量体裁衣,同一个论题交给不同的学生,须要设计不同的写法,扬长避短。当然,遇有知识准备不足、缺少思辨训练的,首先要扎扎实实抓好基础,研究的问题不必太复杂,却要在能力培养上用劲,把学生引入科学之门。这种情形,本也是因材施教的题中之义。不过,在因材施教的普遍原则下,我们还应该有个重点—向优秀人才倾斜,学当伯乐,发现千里马。俄国研究、中俄对话、振兴学术,太需要出类拔萃的青年佼佼者。凭我的直感,在俄语界,在俄语专业的学生中,首先在硕博生里,确有一批志向高、素质好、才华出众的。我们该有意识地摸清他们的潜质,估价发展的前景。如是可塑之材,就应高标准严要求地加以培养。从他们中间,一二十年后冒出若干个一流的俄国通,才是博士教育的真正贡献。

第八、众多问题最后归结到一个根本:怎么设定培养博士的教育目标。我想,目标要高些,要规定一个前瞻的方向。具体说不妨归为6个字:博识、善思,活用。博识指知识结构,要深知俄国。善思指研究能力,可与俄国学者对话。活用指创新能力,消化外来资源充实自己文化,为振兴祖国学术作出贡献。我们不在乎被讥为唱高调,这“高调”比一味求功利的“实际”更能体现求真求实的精神。何况中国人的做事经验,取法其上得乎其中;仅仅追求完成论文获个学位,又能有多大的建树呢?! 读博为了高学历,写文章为了提职称,带博士为的升博导,建博士点为的抬高学校地位,这同教育的目的才是南辕北辙的。

第九、博士教育开创已有20年,在回顾过去的同时也该展望一下今后的走向。博士点会增多,博士生规模要扩大,在教育兴国的背景下是自然之理,尽管出现些矛盾也无碍大局。倒是从全局考虑如何提高博士教育质量,值得我们深思。我觉得有一点现在就可以考虑实行:各博士点在规模和研究方向上不必求大求全,而是都致力于建立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现代人文科学的格局里,同一学科和同一研究方向之内,不断分离出或派生出相对独立的课题、视角、方法,其中有的便发展为新学派、新思潮、新观念、新方法。它们相互间争鸣、互动、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学科的发展。俄罗斯学这么复杂的学科,为分工互补的研究布局,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每个博士点要形成特色和优势,关键就在于有深孚众望的学术带头人,能形成小群体的合力。与其大家在一般水平甚至低水平上重复,不如各自用其所长,在某一方面做深做透。实际上这种苗头已经出现,因它符合科学发展的趋向。如能自觉为之,效果会是指日可待的。

第十、回忆多年与学生相交相处的过程,感到从学生身上受益良多。青年人思想敏锐,善于提出问题,爱好争论,刨根问底,这对教师来说是促进思考的最宝贵的触媒。不仅思想总如一股活水,川流不息,而且精神也仿佛被笼罩在青年人的朝气中,时常忘记了时光的飞逝。教师体会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感受学识的意义,也是在授业解惑之际。这给教师带来愉快和欣喜,也便冲淡了老年人沧海桑田的感喟。此时此刻,心底好像响起“学无止境”的话音,扫荡着不时浮出意识的“老迈无用”。所以我常想,假如离开青年学子,独坐斗室搞研究,思想干涩和心身衰老恐怕难以避免。为了这一点,我要感谢自己的学生和有过交往的青年朋友。

来源:《俄语学习》2009年05期

责编:史铁强,黄玫,孔俐颖


您关注的是北外俄语学习杂志


    关注 北外俄语学习杂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